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都很强的学科,要想使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学好语文。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又至关重要,因为写作能力的提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语文自信心,众所周知,如果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抓好语文教学工作就无从说起。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究竟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我认为,农村中学的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由于爱各种条件影响,他们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写作能力也比较低。他们很害怕写作文,有的学生在写作时没有任何目的,想一句写一句,一篇文章写完后,显得无血无肉,更谈不上主题思想了。尤其是现在,作文在中考中的比分较大,学生更是力不从心,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这就给我们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从多年来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不断实践和总结,在培养学生写作欲望和写作能力方面進行了一些尝试。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欲望是写作训练的重中之重
  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写作水平较低,因此,老师在安排学生写作时应该降低标准。只要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把一件事叙述清楚,并能在作文中用上学过的一些词语和句子就可以了。学生因写作能力较差,他在写作时很畏惧,不敢大胆地尝试。所以我们要善于挖掘学生在写作方面的“闪光点”,并抓住这个“闪光点”不放,把学生写得好的某一个句子或段落念给全班同学听,让他们逐渐体会到作文训练的乐趣。尽量多选一些学生的作文来念,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文的信心,由于中学生都喜欢表现自己,他们更想得到教师的表扬,于是他们便有了写作的欲望。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好的老师,只要他们有了写作文的积极性,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才能发挥作用,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提高。
  我在一次教学中作了尝试,当我接到七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时,我特意安排了一次作文,题目是《上中学后的打算》,在写之前我作了写作的提示,并教给学生写作方法。但在批改时我发现全班学生作文都很差,我该怎么办呢?学生都不想老师打击他们,我决不能去责备学生。因为那对我的语文教学会更不利。紧接着,我又安排了另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语文老师”,我请同学们就写我自己,看哪些同学能把我的外貌特征写清楚。结果我发现,在他们中有很多同学都经过了认真观察,还用上了一些好的语句,哪怕一篇文章中只有一个比较好的句子,我都没有放过,目的是想表扬更多的学生,让他们对写作文产生兴趣。果然如此,从那次作文后,全班学生都对写作文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更喜欢看作文书,更喜欢写作文了。到学期结束时,竟然有3个学生在学校举行的作文竞赛中获得了奖励。
  二、抓好作文的批改和讲评工作
  认真批改学生作文,并抓好作文讲评这环节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因为只有及时批改和讲评作文,才能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把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影响学生的写作效果。
  作文批改形式可以多样化,可由老师批改,也可让学生互相批改,还可以让几个学生共同修改一篇作文,当然主要方法应该是老师批改。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写好批改评语是很重要的,而且评语不能空泛。因为老师的表扬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催化济。为了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时学生的作文可以在班上进行互评,而且要求学生在互评时要写上评语。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学生在参与批改作文的同时,实际上也是一个相互学习和相互提高的过程。语文老师每学期如能组织二到三次的作文互评,每次互评完后教师进行总结,在全班表扬那些批改作文认真和细致的同学,这样学生参与评价作文的积极性就会随之而得到提高。作文写作水平当然也会随之而得到提高。
  作文讲评的形式也应多样化,严禁作文讲评课上教师唱独角戏。要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双向交流,变生生双向交流为生生多向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如可以让一个学生来读另一个学生的作文给大家听,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各组的小组长来汇报讨论结果。大家共同来评价一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哪些段落还需要进行加工等。这样的作文讲评课,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切磋,使他们在轻松的学习条件下得到进步,还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勤读多写的好习惯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他们多读有益的书籍,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使他们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作好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当然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作品,并指导他们进行阅读,定期组织他们进行课外阅读交流。还对学生中读书笔记作得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学习潜能。在多读的基础上再多写,就很容易把别人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因为阅读是理解语言的过程。写作则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只有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多读多写,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写作意识,只要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学生写作的能力才能得以培养,作文写作不平才能不断上升。
  总之,学生的写作离不开语文教师耐心的引导和精心的设计,写作能力的提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因此,我们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从苦写到乐写,从被动到主动,他们的作文水平才能得以整体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无痛分娩产妇对产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 于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分娩产妇中选取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给小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关于这一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基础性、时长性等一些鲜明的特点,开展探究性学习之前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真正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展开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中学教育正全面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这迫使我们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思考,把创新思维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凸显主体,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现代政治教学更凸显人性化,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乐意接纳学生,真心赏识学生,激起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力,从
摘 要: 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得到了改变,课堂上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数学学科的教学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惑。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面对教学中的诸多困惑,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学习方法,不断的学习反思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探索出更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  关
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产后抑郁症产妇接受心理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变化以及对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将院内84例产后抑郁症产妇患者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2例,研究组的护理手段
在教改沸沸扬扬,教法五花八门的情况下,我校从优选择实践了谢仲卿教授主持的“两先两后”课题教学法。经过三年的实验,我们深深感到,“两先两后”课题适合农村实际,是用最简单的办法落实课改精神。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两先两后”课题框架内,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两先两后”改变以往的教学程序  一位名家曾经说过“衡量课改成败的关键是看学生学习方式是否转变。”“两先两后”(先
情境作文教学就是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师设定或引导学生创造拟定情境,从而过到由感受情境,到美化情境,发展情境,诱发写作动机的一种半供材料作文。下面浅谈一下我是如何为学生创设情境的。  一、课堂上的情境教学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在讲课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情感投入新课的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创设情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讲课时创设一种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