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践行思路探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在这个阶段所学的知识是这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英语作为帮助学生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不仅能够让学生和世界进一步沟通,而且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众所周知,英语在高考中的分数比重也非常大,将英语作文写好是学好英语的法宝,实践表明,读后续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根据教材文章内容进行创作,因此,高中英语教师有必要抓住这一优势,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作文;读后续写
  【作者简介】张美华,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
  英语读后续写是高考改革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考试题型,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新题型的出现可以更加全面的考察高中生掌握英语的情况。这种全新考察方式,主要是通过让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考试内容中已经给出的英语材料先进行阅读,在阅读之后根据高中生自己的理解,再结合材料地给出的文章主题和前文,进行文章后续内容的创作续写。但英语老师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要明确注意的是,读后续写并不是简单的续写,当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创作续写时,必须保证续写的主要内容能够和原文互相匹配,因此它考察的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英语读写的能力,英文写作技巧是否熟练。然而仅仅这样还不够,读后续写还要求学生所用到的表现手法与所写文章的整体具有连贯性,所续写的内容也要能够进一步体现文章主旨。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采用读后续写的模式,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评判性思维水平,还能够帮助高中阶段的学生及时化解难题,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常情况下,在书写读后续写类作文时,高中英语教师应该为学生展示 350 个词以内的相关资料,学生在阅读相关材料过程中,应当抓住文章的开头语以及关键词,学生在这些重点词汇的引导之下进行续写,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将其变成浑然天成的佳作,在保证情节结构完整的同时,控制好词数,词汇大约在150 ,明确文章的主要体裁为记叙文,还可写议论文以及诗歌等等。本文就先对高中英语教学读后续写的价值进行了一个分析,然后结合我的教学经验从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学生读后续写文章的逻辑的技巧和方法几个方面来提出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使用读后续写方式的主要价值
  当我在深入研究以及分析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实际状况之时,发现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在学习上具备足够的积极性,当学生在面对决定自己一生命运高考之时,往往能够保持全神贯注的学习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对于学生引导者的老师而言,此时应当转变自己的角色,不要把学生变成自己的傀儡,让他们对自己唯命是从,而是应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英语学习上及时表达自己的思想。当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之时,可通过读后续写的方式,从整体上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个人观念,让他们在课堂上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当老师在使用读后续写方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合理规划、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其次,让学生自己完成续写任务,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
  二、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优化策略
  1.及时转变英语教学思想。不少学生明确表示,当他们进入高中阶段以后,便会不由自主地被高效率的学习所感染,进而渴望获得更多知识,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以及主动性进一步学习。为适应学生这一学习规律,高中英语教师有必要在作文教学中采用读后续写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放慢课堂教学进度,但是此方式是众多老师公认的有效的教学手段。比如:笔者在教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一“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中的the road to morden English之时,因为本篇文章主要讲通往现代英语的道路,为深入贯彻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老师可先让学生阅读文章,读出自己的感想,随后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英语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学生写完以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派出一定代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实践表明,高中老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打破沉寂氛围,还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2.转变固化的传统教学方式。传统英语教学的续写往往是在教师主导,学生在老师的支配下学习,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走,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成老师的傀儡,为改变这一不足之处,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自主性思维,让学生按照最基本的要求进行写作,摆脱过于拘谨的学习态度,续写不仅可在上课过程中进行,也可在课后时间。比如:当我在教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二“Unit2
其他文献
On the topic whether the literature should be close to and true to authentic daily life, critics hold different views. Some argues that the major source of literature work is ordinary life, while othe
【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作业作为其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起着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对课本的知识进行巩固的作用。在当前的英语作业的形式上,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不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课堂的效率也比较低。所以我们如何对英语作文的形式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以此来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率,是我们广大教育者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之一。所以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的一些相关的意见和想法。  【关
【摘要】为了适应职校英语教学的需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教师要从职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消除阅读的心里障碍,选好阅读材料,并从阅读策略和教学策略上做研究,总结出有效地提高职校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 职业教育;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有效方法  【作者简介】王香存,山西省阳泉市职业中专学校。  英语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学科的地位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要想得到提高,不仅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同时还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全面的创新。本文主要结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从多元化教学等多个方面探讨创新的教学方法,推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发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创新  基于新课改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高中英语在教学方法上需要作出一定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在当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固化、教学内容不均衡等问题。通过分析我国现行高中英语教学体系,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教学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水平做出微薄贡献。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体系;思考  【作者简介】姚毅(1981-),女,汉族,广西桂林人,遵义师范学院外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石,是一个民族存续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支柱。在我国长达五千多年的文化发展进程中,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一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近些年,我国未成年人群体对韩国明星、日本动漫、外国节日等追捧和青睐愈加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问题完全暴露出来。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必须大力挖掘教材,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中,使英语语言的教学与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
【摘要】高中是学生步入大学的关键时期,英语学科是高考中必考的科目并占分数的比例也十分的大。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中占分数比例较大的一部分,对于高中英语老师来说,高中英语中阅读教学是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同时,老师对学生英语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克服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的难关,老师可以采取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高中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使高中英语阅读教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两个英语专业大二平行班写作课进行为期5周的头脑风暴活动训练,旨在探究“头脑风暴法”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学生的写作焦虑。  【关键词】头脑风暴法;写作焦虑;二语写作  一、概述  前人研究表明“头脑风暴法”能够调动和激活学生背景知识,缓解学生“无从下笔”的写作困境,帮助学生审题、定位主题、开拓思路、丰富内容。近年来,随着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转变,学者和教师更加
【摘要】课程考核改革是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本校工程地质学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考试内容侧重基础理论知识,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拓展及学习能力的考核不足。  【关键词】工程地质学;课程考核;改革探索  【作者简介】马云(1986-),女,长江师范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讲师,从事岩土工程及灾害防治相关研究。  【基金项目】长江师范学院教
【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基本工具,更能起到传播国家文化的作用。语言的发展过程能展现一个国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将人类文明展现得淋漓尽致。英语文学的起源应该追溯到14世纪,出现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英语文学作品,主要以宣扬人文精神和传播知识作为目的。语言艺术是英语文学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作者不仅能能通过语言艺术表达一定的情感,还能使英语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本文就英语文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