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文报刊能为英语教学提供大量真实地道的英语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听说读写技能和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创造机会和条件。因此,利用每周一次的报刊阅读课,教师应精心挑选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并授之以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在教学中,笔者着重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展开训练。
一、听的训练
心理学家詹姆士曾通过调查发现,一个人平时表现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经过激发后可达到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之间大约有60%左右的差距。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21世纪报》有个栏目:“Joke Corner”。其中有些笑话短小幽默,完全可以作为听力材料。如“everything has a price”等这些材料,学生不仅乐于听,而且听得认真仔细,有效地避免了听力课堂中学生容易出现的紧张、焦虑现象,并使那些听不懂的同学急切地想知道故事的内容,有效地促使他们想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的欲望。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在听时能抓住所听材料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的幽默所在。少数听不懂的同学也能竖起耳朵,听懂几个单词,但绝不会开小差。长此以往,这部分同学听力也能得到改善。有时我为了保持学生的求知欲和读报兴趣,提高听力水平,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小的文章,并在上课前以3分钟演讲的形式让学生介绍给全班同学,训练了大家的听力水平。
二、说的训练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课,一定要注重把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语言实践,提高语言实践质量。报纸上的阅读材料经常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完全可把一篇篇的阅读材料转化为一个个学生感兴趣又能言之有物的讨论(speech)。正如Mark Novak 所说“Newspapers get English students talking”。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要让学生开口,选择合适的话题至关重要;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或争论。为让学生能在课堂表达观点,可在课前公布讨论话题,让学生进行充分准备。在讨论中,教师尽量鼓励每个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说话,要求他们尽可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观点,并举出例证。
三、读的训练
许国璋教授曾说过:“只有通过读,你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才能享受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甜头,读,给你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让学生学会如何快速获得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材料的丰富程度,将大大影响学习者获得信息的速度。阅读英文报刊,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天下大事,学习和巩固许多英语语言知识,而且可以接触到大量鲜活的语言,大大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英语报刊是丰富的当代英语语言资料库。其内容新颖,紧跟时代步伐,一些新词、新短语常常最早在报纸上出现。实践证明,教师合理利用报刊,能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报刊的习惯,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1.猜测词义
根据上下文和熟悉的词或短语的意思,来推断其意思。如在报道航天英雄杨利伟时有这样一句话:Yang Liwei’s physical condition is flawless.其中flawless是生词, 我就鼓励学生猜测。他们根据后缀-less的含义和自己对他健康状况的了解,就基本判断出flawless是perfect的意思。
2.通览阅读
报刊材料的表述往往比较简明扼要,以大意为主。阅读新闻报道应注意标题、时间顺序和当事人的评论等。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带着5个问题(即,who,what,when,where和how)去阅读原文,边读边自己回答问题。问题弄清楚了,文章也就基本读懂了。这样可帮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阅读文章,抓住文章的重要细节,获得更多的信息。
四、写的训练
当前的中学英语写作属于引导性写作;开放性不强。因此,许多学生用英语写作的积极性不高;更有些学生由于平时输入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较少,一提笔就出现中国式英语,读起来很不地道,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1.坚持做好摘记
鼓励学生坚持做摘记,记录下阅读中碰到的好句子,经常诵读,并对课堂上没讲的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词组辅以简单明了的例句,张贴在教室“学习栏”中,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自行阅读,积累词汇。
2.坚持把课堂讨论话题落实到笔头
课堂上要关注学生使用语言的情况,引导学生多用新学过的语言知识,重视学生的口头输出。口头表达能力强,必然有助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语言能力的输出。要鼓励学生上课说到什么程度,课后就写到什么程度。好的文章,贴在教室后面,以作鼓励。
3.坚持写读后感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为阅读文章列写纲要或读后感,巩固阅读成果,内容不宜长,80~120字即可。也可通过报纸广交笔友,交流读报的心得体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感觉。这一切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树立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自信心,进一步端正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态度。
作者单位:甘肃省渭源县第二中学
一、听的训练
心理学家詹姆士曾通过调查发现,一个人平时表现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经过激发后可达到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之间大约有60%左右的差距。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21世纪报》有个栏目:“Joke Corner”。其中有些笑话短小幽默,完全可以作为听力材料。如“everything has a price”等这些材料,学生不仅乐于听,而且听得认真仔细,有效地避免了听力课堂中学生容易出现的紧张、焦虑现象,并使那些听不懂的同学急切地想知道故事的内容,有效地促使他们想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的欲望。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在听时能抓住所听材料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的幽默所在。少数听不懂的同学也能竖起耳朵,听懂几个单词,但绝不会开小差。长此以往,这部分同学听力也能得到改善。有时我为了保持学生的求知欲和读报兴趣,提高听力水平,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小的文章,并在上课前以3分钟演讲的形式让学生介绍给全班同学,训练了大家的听力水平。
二、说的训练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课,一定要注重把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语言实践,提高语言实践质量。报纸上的阅读材料经常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完全可把一篇篇的阅读材料转化为一个个学生感兴趣又能言之有物的讨论(speech)。正如Mark Novak 所说“Newspapers get English students talking”。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要让学生开口,选择合适的话题至关重要;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或争论。为让学生能在课堂表达观点,可在课前公布讨论话题,让学生进行充分准备。在讨论中,教师尽量鼓励每个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说话,要求他们尽可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观点,并举出例证。
三、读的训练
许国璋教授曾说过:“只有通过读,你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才能享受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甜头,读,给你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让学生学会如何快速获得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材料的丰富程度,将大大影响学习者获得信息的速度。阅读英文报刊,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天下大事,学习和巩固许多英语语言知识,而且可以接触到大量鲜活的语言,大大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英语报刊是丰富的当代英语语言资料库。其内容新颖,紧跟时代步伐,一些新词、新短语常常最早在报纸上出现。实践证明,教师合理利用报刊,能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报刊的习惯,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1.猜测词义
根据上下文和熟悉的词或短语的意思,来推断其意思。如在报道航天英雄杨利伟时有这样一句话:Yang Liwei’s physical condition is flawless.其中flawless是生词, 我就鼓励学生猜测。他们根据后缀-less的含义和自己对他健康状况的了解,就基本判断出flawless是perfect的意思。
2.通览阅读
报刊材料的表述往往比较简明扼要,以大意为主。阅读新闻报道应注意标题、时间顺序和当事人的评论等。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带着5个问题(即,who,what,when,where和how)去阅读原文,边读边自己回答问题。问题弄清楚了,文章也就基本读懂了。这样可帮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阅读文章,抓住文章的重要细节,获得更多的信息。
四、写的训练
当前的中学英语写作属于引导性写作;开放性不强。因此,许多学生用英语写作的积极性不高;更有些学生由于平时输入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较少,一提笔就出现中国式英语,读起来很不地道,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1.坚持做好摘记
鼓励学生坚持做摘记,记录下阅读中碰到的好句子,经常诵读,并对课堂上没讲的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词组辅以简单明了的例句,张贴在教室“学习栏”中,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自行阅读,积累词汇。
2.坚持把课堂讨论话题落实到笔头
课堂上要关注学生使用语言的情况,引导学生多用新学过的语言知识,重视学生的口头输出。口头表达能力强,必然有助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语言能力的输出。要鼓励学生上课说到什么程度,课后就写到什么程度。好的文章,贴在教室后面,以作鼓励。
3.坚持写读后感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为阅读文章列写纲要或读后感,巩固阅读成果,内容不宜长,80~120字即可。也可通过报纸广交笔友,交流读报的心得体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感觉。这一切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树立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自信心,进一步端正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态度。
作者单位:甘肃省渭源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