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a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一种运用语言文字表现客观生活以及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很多学生表现出畏惧作文的态度,而教师对此也深感头疼。因此,就造成了学生难写作文、教师难教作文的局面。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有话可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兴趣,才会有作文的欲望,也才会想方设法积累丰富的素材,从而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所以,作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和研究,依法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有话可说。
  (一) 采用比较“活”的命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虽然年龄比较小,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和思考问题的模式,作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多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兴趣和思路的题目,使学生在写作时不会无从着手。规范的作文命题应该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符合的题目,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二)引领学生走出课堂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写作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作为教师,要多引领学生走出课堂,站在他学生的角度组织他们进行参观、游览、采访等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仔细的观察和丰富的亲身体验积累写作的素材,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当进行课堂作文时,课堂就成为了学生生活的再现,学生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变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感了,此时,作文和学生的生活就深深地融为了一体,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写作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会了写作文,并从此爱上写作文。为作文水平的提高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采用仿写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小学生具有善于模仿的特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一特征,使模仿为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服务。
  (一)仿写句子,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精妙的语句值得学生模仿,比如,《桂林山水》中的句子;“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学生在写游览胜地一类的作文时可以对此进行仿写。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以及领会语句的绝妙之所在,而且能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技能一定会得到提高。
  (二)仿写片段,可以提高写作的文采
  从模仿到创作是学生学习作文的一条基本规律。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仿写教育。比如,在讲解一些描写山水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时,学生肯定会被作者所描写的美景深深地吸引,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仿写一段自己身边的优美的山水风景。学生们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写出的文章多是文辞优美之作。虽然原文的影子还依稀能够看得见,但是也明显地能够看到小作者发自内心的创作。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都是优秀的文章,所以有很多是值得学生仿写的。
  (三)仿写整篇,可以释放学生的个性
  当学生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个性就需要释放。仿写整篇的文章不失为一个检阅学生能力的好的方法。当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仿写,只有结构简洁、节奏明快并且能够引发学生兴趣,刺激学生思维的文章才是适合整篇仿写的文章,也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激发学生释放个性、挑战自我的激情,从未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三、自改、互改相结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传统的作文批改,都是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因此,我们要建立多元批改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我们的评价中来,成为评价的主体,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一篇作文完成后,学生一般都会通过自己的阅读对文章进行修改,以使自己的作文能够更加完善和优美,但是,仅仅自己对文章进行评价修改时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鼓励学生互相修改作文,这是一种很好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互相修改作文,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使学生对写作的基本要求理解得更深刻。
  学生互相对作文进行评改,并不是随便地改动,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要领的,这些都是教师提前要为学生明确的。一般主要是看词、句、段是否有多余的部分;词语用法是否得当;语句是否完整;句子以及段落之间衔接是否紧密;是否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句是否通顺以及是否有病句存在;是否有错别字以及不当的标点符号等。这样,在教师规定的范畴内,学生自主地进行评改活动,可以有纲可循,有理可依,也只有这样,才鞥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和掌握作文的精髓,从而使自己的作文水平水涨船高。
  冰心说:“小学作文难就男仔无话可说,有话写不出来,写出来又不具体。”所以,作为教师,就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断潜心研究和探索,逐步找到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和手段。
其他文献
一篇好的文章,除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外,语言生动形象也是不可少的要素。而中考考场上很多考生的作文,大量存在着语言贫乏苍白、枯燥淡味、缺乏感染力的毛病。怎样才能培养并提高学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呢?只有教给学生使作文语言亮丽起来的方法,才能使他们的语言表达真正进入美妙的境界。  一、善用修辞  精美的文章中多用修辞,高明的作家,无不是善用修辞的能手。  1.用比喻、拟人,可以使干瘪的句子生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三个面向”,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使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数学课堂中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期刊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会跟着学生着急。于是,语文课不停地写作收效却甚微,渐渐地,作文对教师而言成了教学中的硬伤,对学生来讲作文成了学习的软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克服望“文”生畏的心理,使学生知道写些什么,从何下笔,是一个非常重要问题。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并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教学时要倡导师生之间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训练中可从这些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创新写作提供源泉  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里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并不是背熟了好去模仿抄袭,而是背熟了才能吸收消化,把别人文章里的好处变成自己的,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强化
期刊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时常有很多困惑,现代网络技术发展,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信息世界的爆炸,使得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速度加快。学生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情商越来越高,从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面临这样的形势,如果教师还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根粉笔,按照一成不变的老方法来教学的话,不但在知识能力上远远追不上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而且很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同时也使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产生危机。  那么,作为新时代
期刊
这是一本引发我理性思索的好书。作者以使命感的虔诚,深层次多角度的发现梳理并阐述了乡村教育的失落,以及乡村教育的人文理念和乡村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其中作者在著述中提出的乡村教育的断层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当乡下的乡村教育设计,扩而言之,我们的整体教育设计,实际上更多的就是一种‘逃离乡土’式的教育设计,乡村只是作为城市文明的参照、补充,作为被城市所‘观看’、俯视的对象,乡村作为前现代的‘他者’、被排斥
期刊
续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给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提示,从已有的条件出发,去推想故事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展开合理、充分的想象,构思适当的情节,紧扣所供材料,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续写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途径。  常见的续写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接着写下去,这是一种读写结合的续写方式,往
期刊
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藏马子弟兵团就是其中的卓越代表,它由普通群众临时拼凑而成,前后服役仅一百余天,但却屡立战功,并被授予了“陈毅子弟兵团”的光荣称号。  一、消失的藏马县  藏马子弟兵团得名于藏马县,以其境内的藏马山而得名,县治所在地为泊里(今属青岛市黄岛区)。抗战后期,整个山东的形势错综复杂,有我八路军新四军的胶东半岛、沂蒙山区根据地和苏北根据地,还有青岛
期刊
病句题是高考的必考题,也是学生平日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虽然从高一开始,就做过很多题,讲过很多题,也系统地训练指导了,但六大类病句类型结合了具体材料,演化出千变万化的病句题,辨别起来就变得极其复杂。在平日学段测试中,病句错误率依然居高不下,由此可见学生在病句辨别方面,不仅缺乏系统的知识,而且缺乏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辨别手段,更缺乏辨别病句的基本能力与意识。  针对这种情况,反复思考,研究学生存在问
期刊
古人作文讲究起承转合,正是体现了文本内部情绪的变化,情感的波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本词的首句,地位很重要。它奠定了全词豪放不羁的感情基调,衬托出旷达深远之景,同时照应了题目“赤壁怀古”。吟哦本句,它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这样的画面:长江滚滚,波浪翻涌,一位位风流杰出人物随着他们的丰功伟绩劈荆斩浪,颠簸漂浮在历史的波涛上,那些浪花把他们吞下又抬起,吞没又涌出……品味“千古”的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