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的方法和技巧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w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续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给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提示,从已有的条件出发,去推想故事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展开合理、充分的想象,构思适当的情节,紧扣所供材料,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续写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途径。
  常见的续写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接着写下去,这是一种读写结合的续写方式,往往要求写出一篇有所发展、情节不同的新故事来。新故事与原来的故事情节有一定联系,新故事的中心思想可以是原来的,也可以是新的中心思想。另一种方式是给文章开头续写情节或续写文章结尾,这在考场作文中出现的比较多,由于是续写片段,一般不必长篇大论。这类续写,要求在理解原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对原文内容进行补充,力求使所改写的文章与原文保持一致。
  一、续写的写作要求
  ①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②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
  ③续写文章要在主要人物思想行为、性格特点、语言特点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续写部分的主题必须是健康的,有意义的。
  二、续写的方法和步骤
  ①一般先确定中心,然后根据中心构想故事情节,接着就可以动笔写了。
  ②展开想象,合理推测情节发展。展开想象,就是对原文故事没有写出的情节展开合理的推想,打开思路,多角度地去想象,想象出几种情况,几种结果,从中加以选择。
  ③续写要注意前后照应,防止自相矛盾。特别是给出开头的续写,必须要与上文紧密联系,使上下文融为一体。
  最后,要特别强调的是,续写要结合过去的生活经验,进行推测、想象,也要靠平时的写作基本功。续写可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锻炼学生选材、组材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例】请先阅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然后阅读下面两则续写的文段,体会续写的方法和要点。
  续写一:她看看佛来思节夫人那张雪白粉嫩的脸,又看看自己粗糙的双手;看看夫人珠光宝气的打扮,又看看自己的一副穷酸样。想到自己这十年来的艰辛、屈辱,气不打一处来。她猛地挣脱夫人的双手,愤怒地对她喊道:“你这个虚伪的家伙,你那么多的珠宝,原来都是假的吧?怪不得当初你能这样爽快地借给我。你为什么要拿假东西蒙骗我?你害得我好苦啊!”
  续写二:听了佛来思节夫人的话,她百感交集,眼前叠现出当年舞会的情景和十年辛勤劳作的艰辛。但她想得最多的还是过去的那些梦想:舒适的居室、名贵的佳肴、漂亮的服装、亲密的男友。佛来思节夫人的项链是假的,那就意味着还能重新得到三万五千多法朗,这么多钱足够自己重拾旧梦。
  写作指导:续写首先在读。读是基础,续是主体。续写优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的好坏,所以一定要细心认真地读。读有三要:辨文体、明中心、看思路。读后是写,写的关键是要与提供的材料保持文体一致、中心一致、思路一致、对象一致。续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贵在合理,这个“理”,就是生活的逻辑性。续写部分不应该游离开头部分,应该是开头部分的顺理成章的发展。以此为前提,想象要力求丰富,要善于调动生活积累,使续写出来的文章有血有肉,与原文形成有机的整体。
其他文献
在和很多学生家长交流的时候,家长都反映,孩子在家不会做家务,不会洗衣服,连自己的袜子都是爸爸妈妈给洗的,就是这样,学生还不知足,认为这是家长应该做的,别说感恩了,甚至动不动就朝家长发脾气,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  一、感恩正离我们越来越远  初一刚开学的时候,总会看到好多孩子手里拿着冷饮津津有味地喝着吃着,他们的父母甚至还有爷爷奶奶跟在后面汗流浃背,拿着行李蹒跚地穿梭于各个报到的窗口!  一位家长前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学生把阅读获得的语言能力转化为有思想的语言文字,不断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对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在实行目标递进的作文教学方法的过程,谈几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校本研究方面的体会。  一、敢于给学生作文满分,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  很久以来,教师和学生中有这样的说法: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
期刊
人生几何?苦乐相参。世事纷扰,是非无尽。生死有命,运不在天。愿志如一,不负初心。  祸福相生,因果报应。幸也不幸,成败相形。总会听到有人这样抱怨自己的人生:为什么他没有生在富贵人家?抑或是为何家里无权无势?总在感叹命运不公,为何偏爱他人,给予了他们所有的荣耀。其实,我一直认为,幸运与否全在自己一念之间。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海伦·凯勒,上帝没有给她健全正常的生命,她的出生就带着不幸,仿佛她是被世界抛弃的
期刊
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风格特点、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再结合学生自身的理解,进行情境导入式教学。让学生领会诗歌丰富的内涵,进而濡染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养。  一、朗读为先,体验诗意  鉴赏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
期刊
一篇好的文章,除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外,语言生动形象也是不可少的要素。而中考考场上很多考生的作文,大量存在着语言贫乏苍白、枯燥淡味、缺乏感染力的毛病。怎样才能培养并提高学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呢?只有教给学生使作文语言亮丽起来的方法,才能使他们的语言表达真正进入美妙的境界。  一、善用修辞  精美的文章中多用修辞,高明的作家,无不是善用修辞的能手。  1.用比喻、拟人,可以使干瘪的句子生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三个面向”,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使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数学课堂中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期刊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会跟着学生着急。于是,语文课不停地写作收效却甚微,渐渐地,作文对教师而言成了教学中的硬伤,对学生来讲作文成了学习的软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克服望“文”生畏的心理,使学生知道写些什么,从何下笔,是一个非常重要问题。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并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教学时要倡导师生之间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训练中可从这些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创新写作提供源泉  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里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并不是背熟了好去模仿抄袭,而是背熟了才能吸收消化,把别人文章里的好处变成自己的,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强化
期刊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时常有很多困惑,现代网络技术发展,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信息世界的爆炸,使得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速度加快。学生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情商越来越高,从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面临这样的形势,如果教师还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根粉笔,按照一成不变的老方法来教学的话,不但在知识能力上远远追不上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而且很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同时也使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产生危机。  那么,作为新时代
期刊
这是一本引发我理性思索的好书。作者以使命感的虔诚,深层次多角度的发现梳理并阐述了乡村教育的失落,以及乡村教育的人文理念和乡村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其中作者在著述中提出的乡村教育的断层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当乡下的乡村教育设计,扩而言之,我们的整体教育设计,实际上更多的就是一种‘逃离乡土’式的教育设计,乡村只是作为城市文明的参照、补充,作为被城市所‘观看’、俯视的对象,乡村作为前现代的‘他者’、被排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