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自由之境的审美气象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思想是先秦时期重要的美学派别,道家美学的全部思想是建立在关于“道”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其基本观点是以“自然”作为宇宙之本原,以“道法自然”作为人生之要义。老子的“道”论隐藏着中国古典美学的本体论,“道”成为“美”的本体论依据;庄子认为“美”根源于“道”的自然性,庄子之“美”集中地表现为其对自由逍遥之境的追求。
  关键词: 先秦道家自然自由逍遥之境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都是一种综合性的思想体系,道家和儒家的美学思想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的根基。儒家的核心概念是“仁”,先秦儒家谈仁,主要讲仁乃人之本;道家的核心概念则是“道”,先秦道家谈道,明确指出道乃宇宙之本,同时也是人之本。老子乃先秦道家的创始人,其后有庄子,其基本观点是以“自然”作为宇宙之本原,以“道法自然”作为人生之要义。老子的“道”论隐藏着中国古典美学的本体论,“道”成为“美”的本体论依据;庄子认为“美”根源于“道”的自然性,庄子之“美”集中地表现为其对自由逍遥之境的追求。
  一、至善至美的自然之道
  《老子·一章》中有这样的论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从中可以看出,“道”是非语言可以表述的自然之“道”,“道”是“无”和“有”的统一。老子关于“道”的两种属性的表述,提出了一种“美”的观念,即美在自然,自然而然。同时老子进一步指出,道具有自然无为和对立转换的特征。
  在老子看来,“道”和“无”是至善至美和无比伟大的,而具体的“物”、“有”只是道的显现和末叶,所谓“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为万物之母”。这种认识不仅为去知、去欲、绝圣弃智提供了依据,而且为否定音乐、文饰,抛弃五声五色和追求自然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就其出发点和哲学体系本身来讲,老子否定审美艺术、否定人为创造,无益于审美艺术的发展。但由于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辩证思想,由于儒家审美观所带有的缺陷,以及艺术本身发展规律的实际要求等各方面的原因,它的运用在审美艺术的创作欣赏中常常起到某些积极的作用:促使音乐、绘画从一味追求形式上的雕琢转向质朴自然,从单纯、孤立地追求可感的声色,转向对整体全面的把握;促使人们不拘于耳目的直接感觉的局限,进一步将直接感触与内心的想象、联想结合起来,从音、色有无之间的复杂交化过程中,从感觉与想象活动的总体中去把握艺术形象,品尝那形声之外无穷的意味。这势必促使人们在创造欣赏中去追求更高的境界,不断提高审美和创作的能力。
  在《老子》第一章中,老子把宇宙最本初叫做“无”,把万物的生发之源叫做“有”。老子的“万物自生”成为庄子自由思想的重要起点,因为他为庄子个体化原则基础上的自由达到更为深刻的整体性本质提供了一条有利的思路。但老子道的创生性不仅指其为“万物之宗”,更是指一种遍及万物的能和其作用下的整个宇宙生命的动。“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①“出”与“入”是两个很形象的词,由道生为“出”,这是“万物并作”,灭于道为“入”,这是“复归其根”。“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②“常”即道,生生死死,反复运行,这就是道之生生不息的“大生”。“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③由神到器,由器到神,道生万物,各归其根,“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都是大道之行,人力“不可为也”。在一个极宏大的场域内,道规约着万物,成为宇宙生命的潜隐结构,物的自生任性也皆是道运行的体现,因为任物自生,才可以万物为宾而不遗一物。道的规约始终存在。“天下有道,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④“有道”“无道”不是指道是否存在,而是指是否遵循了道的规约。正因为规约始终存在,才会有“不知足”,“欲得”的“祸”与“咎”。道创生万物,生也是一种具有控制性的力量,万物自生只是方式,逃不出道的规约。就这样,老子用“无”与“有”阐释着他的道,完成了他对宇宙生命本质的思考。“有”“无”一体,“无”中生“有”,在万物蓬勃的大“有”中,“无”发挥着绝对的控制力。
  老子的“万物自生”止步于此,老子的道也因此成为物之外的异己力量。然而,庄子则将“万物自生”推向了一个更纯粹,也更本体的境域。庄子以“齐物”的思想为每一个个体奠定了存在的合理根基,以“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为人找到了合适的生存姿态。“……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齐同万物,让生命回归本初,这种境域本身就是道。可见,原先道作为一种强大的客观必然性所展示出来的相对于个体生命的异己性在庄子那里获得了本质性的消解,完全转化成了个体本身的存在性。当老子之道的纯粹绝对,自本自根,无为而无不为内化为个体的存在之质时,个体便具有了存在—形上之维的自由本质。老子的自然化为了庄子的自由,老子的自然宇宙观化为庄子的个体生命自由观。
  二、从自然走向自由逍遥之境
  庄子哲学的核心是“自然”之“道”,他认为“美”根源于“道”的自然性。“天在内,人在外”,但他不同意儒家的“以天合人”,而要求“以天合天”,强调自然的原则和和美的自在性。天地的无限之美、美和丑的相对、天籁之音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反对对美的统一性的破坏,注重美的合规律的特点。可以说,庄子在中国传统的天人之际的视域中以审美的自然维度体现了更高的天人合一。
  庄子崇尚自然,有学者对此作了精辟的总结:“庄子‘篇篇皆以自然为宗’,论逍遥,则主张适性,言齐物,则强调‘天籁’,谈养生,则‘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处人间,则‘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论德充,则‘安之若命’,求宗师,则‘安时而处顺’,应帝王,则‘顺物自然而无容私正’,这都表现出其‘宛转附物’的自然态度。”庄子崇尚自然也体现在他的美学中。庄子曾多次谈到天地之美:
  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天道》)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天下》)
  在这些论述中,庄子非常明确地肯定了美存在于“天地”—大自然之中,为“天地”所具有。人要使自己“备于天地之美”,就要“观于天地”,“原天地之美”。庄子的这个基本看法,是要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去了解美,寻求美,而不是沉浸到某种超自然的神秘的精神世界或天国中。
  同时庄子认为,生出万物的“道”虽然有义、有仁、有寿、有巧,但又丝毫不是有意识劳苦努力的结果,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对“道”的这种自然无为的特性,《骄拇》中作了更为具体的说明:
  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
  庄子虽关注天地自然,但他更注意的是天地自然背后的那个“道”,因而庄子的“自然”更多指涉的是自身和本然:
  庄子所推崇的天籁之美来自于天地万物的自行显现,而天地万物的自行显现也就是天地之道。庄子在美学的原初意义上自觉而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揭示是无比重要的,因为人对自然的审美经验“處于根源部位上,处于人类在与万物混杂中感受到自己与世界的亲密关系的这一点上,自然向人类现出真身,人类可以阅读自然献给他的这些伟大图像。……创造的自然产生人并启发人达到意识”。⑤
  然而庄子哲学中的美,并不是讲纯粹的自然美或艺术美,而是讲人与自然合一的精神愉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表现人的自由人格的,是表现人的心灵境界的。庄子认为人的生活要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亦即自由的、美的境界,就要超出于人世的一切利害得失之上,处处顺应自然,不因为得而欢喜,也不因为失而哀伤。即令是生死这样的大问题,也要把它看成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一种自然变化,不为所动。这样,人就可以擺脱外物对于人的束缚和支配,达到像“天地”那样一种自然无为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备于天地之美”了。
  这是一种达到了自由与无限的境界,也就是所谓“备于天地之美”的境界。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庄子以自然无为为美,也就是以个体人格的自由的实现为美。
  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通过“鲲鹏之变”、“大小之辩”、“无用之用”告诉人们目前目光的狭隘和他们本应获得的自由的美妙。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在庄子看来,“以游无穷”的境界是无待的,而“无待”之境就是自由之境。从鲲到鹏的这种从潜鱼到飞鸟的质变,由困顿之游到展翼之飞的自由的实现,庄子没有提及它需要任何外界之因、外界之助,它并不依赖于外物,需要的只是自身的“化”,也就是一种自我的觉醒、奋起和蜕变。
  总之,庄子把审美当作物我一体境界,对后来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美学不仅是单纯从物的属性上去寻找美,而且从我与物的精神联系上寻找美,把美看作是一种生活的境界,一种令人忘怀一切的特定情境。
  
  注释:
  ①王弼.诸子集成·老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4.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
  ⑤[法]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8页.
  
  参考文献:
  [1]张海明.经与玮的交结——中国古代美学范畴论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2]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21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3]于民,孙通海.中国古典美学举要.合肥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4]李欣复.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史.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3.
  [5]任芳莹.论先秦时期道家思想的美学追求.时代教育,2009,(4).
  [6]王振复.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7][法]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8]王弼.诸子集成·老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4.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学生倾听现象入手,详细界定了“音乐课倾听”这一模糊概念,并由此展开学生音乐课倾听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方法与措施的阐述,从而确立音乐课堂的“钥匙”——学生“倾听”能力的定位。  关键词: 音乐课堂 倾听 对策    音乐课堂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她在赋予学生们知识营养的同时,更调剂着他们的学习生活,释放着他们童年的梦想与青春的激情,但很多学生曾经较长时间地徘徊在音乐课堂的门前而无所适从,这
摘 要: 本文以丁云鹏、吴彬、崔子忠、陈洪绶四位明末人物画家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变异画风,以及他们对画面形式趣味的独特实践、形式与时代交融的个性思考。  关键词: 明末人物画 变异画风 变异特点    明代中期,唐寅、仇英主攻山水,兼作人物,拉开富有生机的人物画创作序幕,所绘仕女温和流美,效仿者甚多,然而,往往由于细丽刻画流于柔媚,徘徊不振。明末,画坛风格突变,几位不同凡响的
摘 要: 随着中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广告翻译也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中英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的差异,在汉英广告翻译中存在着大量的语用失误。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汉英广告翻译 关联理论 语用失误    一、引言  广告翻译在推销中国产品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审美情趣、消费心理及对商品的认识
摘要: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给金属雕塑家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也赋予了金属雕塑更加丰富多彩的生命形式,其特殊的表现手段,一直被金属雕塑家所重视和钟爱。许多金属雕塑的表现方法完全超出了“雕”和“塑”的意义,耐人寻味,值得用心去解读和领悟。  关键词:金属雕塑 空间 生命 情感 环境    现代意义的雕塑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艺术变革与发展后,具概念已变得非常广泛。它整个的发展历程就像
摘 要: 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面对如此打击,苏轼并未沉沦,在《赤壁赋》中,苏轼淋漓尽致地表露了自己的心态。  关键词: 《赤壁赋》 苏轼思想 “悲”    黄州山水,尤其是黄州西北的山麓,横插江中,峭壁直立,山石赤红似火烧,它的对岸即是华容镇。人们传说,这儿就是当年“火烧赤壁”的古战场。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
摘 要: 小组合作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功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组合作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齐心协力,共同提高。  在同学们激情澎湃的励志声中,我的幸福之旅又开始了。今天学习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十课《狼》。故事短小精悍
摘 要: 本文从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视角出发,对黄哲伦自1979年以来创作的与华裔文化身份探寻有关的8部代表作品进行分析,深入探讨黄哲伦在其剧作中体现的文化身份冲突、文化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超越及文化身份反思的独特文化身份探索之旅的问题。  关键词: 黄哲伦剧作 文化认同 文化超越 文化探寻    华裔美国剧作家黄哲伦是华裔美国文坛和百老汇舞台的璀璨明珠,其创作生涯贯穿了华裔美国戏剧创作的三
摘 要: 异地办学是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办学的特色之一,当前还存在一些制约学院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异地办学情况,提出了促进异地办学软件学院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示范性软件学院 异地办学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开办9年以来,积极进行了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由于不同的学校存在不同的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在教育部的准许下,37所示范性软件
摘要: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初最早提出的。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先行者,其民族主义思想内容丰富,见解深刻。通过对梁启超民族主義思想进行探讨,熟悉其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对其思想进行客观的评价,无疑对我们了解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发展脉络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是一幅复杂斑驳的图景:内乱不断,外
摘 要: 习作必须是关注生活的,也必然是反映生活的。本文就如何让小学生习作走向生活化,从阅读、生活、活动、想象、体验等角度,提出应创设“知识平台”“发现平台”“联想平台”“共享平台”。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生活化习作” 平台    所谓“生活化习作”,就是习作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习作必须是关注生活的,也必然是反映生活的。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小学生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