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思考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ughty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日臻深入的今天,已有很多权威人士和同仁们做出了详尽的解读和经验的介绍。新的经验模式不断出现,为我们一线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借鉴和参考。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改革的洪流中,努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发展实际保持吻合,让教学方式方法在改革的推动中不断提高。本文主要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粗浅的收获,以期得到更多的指导。
  一、语文教师要具有一颗与时俱进的心
  教学改革一刻不停的向前推进,作为站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要时刻保持与这场教学改革的亲密接触,及时聆听教学改革的经验成果,及时汲取这些精华与经验,要有一颗与时俱进的心,阅读教学刊物、各类教学论文,借助互联网,搜集高中语文学科有关教学改革方面的成果经验,使自身教学理念保持与教学改革的无缝衔接,使自身的教学设计工作时刻保持与教学改革的同频共振,利用模课、同课异构、翻转课堂、卷入式等教学新模式,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师只有时刻保持自身知识的快速更新、理念的快速更新、方法的快速更新,才能够和教学改革保持一致性,力求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有新的突破。
  二、语文教师要注重教学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尊重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走出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努力。在高考制度的束缚下,除了积极有效的帮助学生“知”与“能”的双重发展外,还必须注重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激发和培养。注重从学生的心身特点及未来其个人生存与整个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展开教育。
  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一条主线,坚持以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为两个抓手,按照“揭示目标—自主研究—互动总结”为流程,以思维品格的训练为前提,指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拥有怀疑和探究的意识和热情,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当一个学生逐渐形成创新的意识、胆量和热情时,他的个体生命才得到了最大的尊重。
  三、语文教师要能够融合心理学的成果
  教师需要在教学工作中强化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因为教学工作已经突破了单纯知识传授的功能,还要强化思想教育。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充分重视情感因素,重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要能够准确把握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思想状态,在教学工作中进行巧妙设计、有效运用,从而起到推动教学工作开展的效果。例如周记,就是诸多语文教学形式和活动中的最容易让教师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桥梁。教师要注重情感评价和知识能力评价并重的原则,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借助心理学的科学指导,及时激励和引导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素养。
  语文教学心理学,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千百年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识字、阅读、写作等语文教学方面的经验。例如,识字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童蒙教材采用句式整体的韵语以及对偶编写教材;阅读教学中的“熟读”、“精思”、“存疑”、“博览”、“多作”等思想;写作教学中的先“放”后“收”、多看多写,教师对学生作文要善批善改等等。这些最普遍也最重要的经验中蕴藏着丰富的语文教学心理学的思想。因此,教学过程中融合语文教学心理学的思想是促进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四、语文教师要尝试放大信息手段作用
  教学资源的整合内涵很广,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硬性要求。教学的资源既包括教学的手段,也包括教学的空间,以及其他一些活动资源。信息手段在近年来非常火热,其根本原因在于能够对语文课堂教学发挥技术支撑功能,实现教学演示手法的提升与容量的增加双重目标,对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教师要重视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研究,将信息手段引入语文课堂并充分体现信息手段的促进作用。
  另外在课外活动资源的整合上,教师要善于发挥各种活动的作用。虽然高中生学习紧张、压力较大,但是在课外开展一些与学习相关的拓展活动仍然非常必要。这些活动的开展,无论是文学兴趣小组、朗诵兴趣小组,还是文言文学习专题研究等等,可以为巩固课堂学习成果提供一个拓展的空间,也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舒缓,保持良好的状态。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广大教师要站在课程改革的高度,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层面,立足于推动教学成效提升的角度,去认真看待分析这一问题,使语文教学工作始终保持和改革最前沿的互动,从而扎实提高语文教学成效。
  当然,放大信息手段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它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却也容易让教师在追求活动形式时远离课本和语言。毕竟,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是举足轻重的,它不仅是一种阅读行为,而且是一种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活动。所以语文课堂“热闹”固然重要,“安静走心”却是根本。如果不是以学生的阅读和语言活动为中心,在课堂上即使花样再多都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是与语文课程改革背道而驰的。因此把握放大信息手段的“度”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的学习,似乎是在潜移默化地教会人如何去探索光辉灿烂的人生之路,人生的路有多长,语文的路就有多长。所以高中语文新课改是一场深刻的教学和人生的改革,语文教师要能撑起教学的一支长篙,引导学生向语文学习的青草更青处漫溯,才能满载一船星辉。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在水利部的关心和支持下,湖南省2008年率先出台了《湖南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使水能资源管理有法可依,同时加大了依法管理水能资源的力度,特别是违规水
金融监管模式和各国的国情以及经济发展阶段是相适应的,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金融体制不同,所选则的监管模式也有所不同。20世纪末,随着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纷纷根据新的
古诗是诗人思想智慧的结晶,也是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由于时代的久远,以及语言、文化的障碍,对于古诗的理解必定会出现一定的隔阂,这就需要学生不断加强传统文化修养,掌握一定的古诗阅读的方法。在古诗教学中,通过联想来了解文章的丰富含义,来体验和重塑诗歌的意境是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一、通过背景进行联想,整体把握  一般的诗歌写作都是反映作者当时的心理特征,都是对社会现实和作者人生经历进行的描述。在诗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反而越低:有的学生把语文打入“冷宫”,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有的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学语文只是应付老师,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的学生投机取巧,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大搞题海战术,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特别是进入高三,由于高考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纤维蛋白原热沉淀法微量测定时,毛细玻璃抗凝管中血液的血浆层必须全部浸没在56℃水浴中20 min.但是在操作中常遇到毛细玻璃管被折断;毛细玻璃管中血浆层没有完全浸没于56℃
冲动性购买行为是一种普遍发生的消费;旨购买行为,这一购买行为也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本文梳理了有关线下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研究历程与成果,从测量冲动性购买行为的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还有个形象的名字叫“反弹琵琶”。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人、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议论文中的逆向思维,就是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阐发新见解。逆向思维常常会使我们的作文出现新观点,进入新境界,收到独辟蹊径、出奇制胜的效果。  一、对传统观念逆向求异  传统观念是历代人们思想和智慧的结晶,但有一些传统观念有着认识上的局限性,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