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从课堂走向校园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校园文化的创建是学校文化精神的灵魂与核心,它承载着学校的历史,突显着学校的特色。为了谨敬地传承和发扬学校文化,让绳文化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和人才的培养。本文旨在通过笔者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从拓展教材内容、改变授课模式、营造学习气氛、多彩主题活动这四个方面作详细阐述。
  【关键词】 劳动与技术;中国结;编织技艺;校园文化
  劳动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提高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技术知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在不断追求知识技能完美结合的新课程改革中,中国结的编织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编入了省编劳动与技术教材。我校就结合劳技教材中的绳编内容,把“绳”融入课堂,编入课程,打造极具我校特色的绳生活课程,涉及到生活中衣食住行玩等五大方面。把“有形的绳文化”和“无形的绳德育”有机地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建设中,把单一的中国结绳编文化提炼成课程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德育文化,从而更好地融入到学校文化品牌的创建中。
  一、量身定制,拓展教材内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拓展课程资源空间、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笔者从小学劳技教学的课堂实践和研究中对小学阶段的绳编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从绳编内容的编排来看,每一个年级都是以一个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现:如三上年级的奇妙的绳结和可爱的挂件。通过学习简单的二股辫、三股辫来学编挂件进行装饰,三下年级的纽扣的缝制和小布垫的缝制。四上年级运用单向平结、双向平结、变化的平结来进行手链、挂件、花卉以及小动物的编织。四下年级小布袋的缝制,把布条拼接组合缝制成小袋子。五上年级用方形玉米结、圆形玉米结和变化玉米结来编织小狗、小马、小蛇等可爱的小动物。六上年级的教材中则通过百变吉祥结来编织一幅完整的壁饰创意作品。三至六年级的教材中,都把中国结绳的基本结以一个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现,整个小学阶段它是由简单到复杂、由组合到变化,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我们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材安排的绳编内容,我们对一至六年级都设置相应的绳编课程。并结合我校实际,列出了一至六年级各年级需要独立完成的分层达标任务。每个年级必须要掌握三种及以上的基础结,第一个学期进行基础结形的过关考核,第二学期进行结形创作的考核。
  二、互联网 ,打造时尚课程
  传统课堂教学是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可以说是一种“仓库理论”。对于劳技课上的编绳内容——中国结,我们很多教师也是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学生几乎在同一起点上。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动手能力或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于教师。因此,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授课方式,打造新型的劳技课堂授课模式。生生互动、合作学习谁都可以成为谁的老师。课前课中课后都可以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1.拍摄微视频,制作微课程。浙江省劳动与技术建议中指出:凡是要求学生动手制作的作品,教师必须亲历实践,先做一遍,估算制作的时间,检验工具、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熟悉制作的全过程,找出制作中的技术要点、难点。于是每教一个中国结,笔者都会按图解去编织,熟悉结形,掌握编织技法。对制作中的技术要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用手机拍下我课前编中国结的全过程,特别讲透技法和要领,拍成3分钟左右的一个微视频(一般拍摄一个结形所用时间)。然后把这些微课程发至网络平台(QQ、微信、微博等),来一个翻转课堂,先学后导。
  2.教师绳编微课堂。利用每天下班前的十分钟,连续一个月不间断地学习,每位教师基本上都能熟练掌握18种基本结形。教师先过关先达标先考核。教师熟练地掌握了其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的学生。
  三、用心用情,营造“绳化世界”
  学校努力营造“绳文化”艺术氛围,开辟中国结绳文化长廊,利用楼梯间的转角设计了一个巧手工坊,里面放置有四个草编坐垫,墙面挂有18种手工编织的结形(用3号线编成的大结形),四周还有中国绳结文化的介绍和中国结编织的技法和要求。有时高年级老师在现场指导编织,他们是学生心目中的“绳童”,因为他们都是绳编高手。有时低年级小同学在驻足欣赏。更多的则是三五成群的学生围在一起研究结形如何巧妙组合变化创作出更加漂亮精美的中国结。不到几平方的开放式空间成为孩子课余时间更爱去的地方。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打造的地盘。
  校园里每一根廊柱也成为我们的“静态课程”,上面是一个个中国结的图解,学生举一反三自主探究更多的中国结的编织技法。他们将不同的结形变化组合创作出用三个酢浆草结和一个十字结就组成了一个如意结,用多个双钱结组合编成十全结,用酢浆草结编成一个绣球结——这里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动手实践的最好平台,更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绳化世界”。
  四、与绳共舞,丰富校园生活
  学习编织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美化学生的心灵、灵活学生的双手。每一学期学校都会评出校园“十佳小巧手”,并颁发奖牌进行表彰。
  学校还结合节日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绳主题活动。立夏节,开展网结斗蛋比赛;母亲节,开展“爱的红绳结,串起妈妈的幸福感”主题活动;体育节里,开展“一分钟吉尼斯跳”“我是校园双跳王”“绳动校园、情满家园”亲子趣味运会;艺术节里,我们举行全校各班艺术绳操比赛;科技节里,我们举办“与绳共舞,放飞科技梦想”科幻化比賽;踏青节里,我们举办春游踏青,开展各种各样的绳游戏;收获节里;中低高三个年级分别开展绳童话创编、绳文化主题小报、绳彩飞扬主题征文等活动。
  “中国结”从课堂走向校园,成为学校的一个文化品牌,学生在这里从小接受文化浸润和教育,让更多的学生学习了解中国结绳文化,学编中国结。来传承和发扬独具中国特色的民间手工绳编技艺,这是极具教育意义的。
其他文献
陈冬是个小摄影师,他每天总是胸前挂着一架照相机,到处寻找生活中的闪光点。  这天,陈冬又带着他那架心爱的相机出发了。哪里有闪光点呢?他找呀找……这时,他看见小红哼着歌,一蹦一跳地跑过来了。咦!这是谁扔的纸屑,多不卫生呀!小红心里想着,慢慢的蹲下身,把一张张纸屑小心地捡了起来。说时迟那时快,陈冬按下了快门,咔嚓!小红捡纸屑的模样永远定格在陈冬的照相机里,她胸前的紅领巾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  
西天一声轰响震耳至于聋,殖民者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大锁,同时掀起了中国有为志士之思潮。晚清思想家魏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火炬手,曾留下了這样的话语:“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沉重的历史留下启示。  做人处事,贵有自知之明,扬其长且避其短,方可敢于成功。若将做事喻为掷骰,骰有六面,五面可视,正视上层的表面时,目光应穿透这个六面体,看到骰底面上深层次的奥妙。此时,办起事来才可有条理而
在烘焙社团自己动手的第一次,我们做的是又香又脆的蛋挞。  老师把制作的过程写在黑板上,让我们自己边看边做。我们组用鸡蛋分离器把蛋清和蛋黄分离,然后把细砂糖倒入牛奶中,用打蛋器轻轻搅动,再加入蛋黄,继续搅拌。搅拌时要没有小泡泡才可以。蛋挞液做好了,把它倒入蛋挞皮里,放入烤箱烘烤。這时我的心情很紧张,心想:做出来的蛋挞会是什么味道?这是我第一次做东西吃,会不会失败呢?这些都是我的疑问。我看到组员们七嘴
说起我们六年一班,那可真是人才济济,卧虎藏龙!有文质彬彬的学者、数学天才、小品大王、舞蹈之星……这其中以我们班的“管家婆”最为突出,那可是人人都闻风丧胆的。  只要我们班的男生不守本分,调皮捣蛋的话,她们二话不说,伸手就使出必杀技“降龙十八掌”。男生们就会很守本分,乖乖坐好。而只能趁她们不注意时进行报复——等他们从身旁走过去时,揪一揪她们那双乌黑发亮的头发或者伸出脚伴她们一下,让她们摔倒,然后在旁
【摘 要】 随着诸多本科高校的转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成为教育者和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议题。论文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研究视角,探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将学校的专业教育与当地经济产业相融合,实现校企双向合作,从而探寻出适应当地发展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兼具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及人才的内涵  1.应用型本科教
【摘 要】 教无定法,贵在有效。本文作者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才能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保驾护航。  【关键词】 自主;个性;合作;探究;语文  古人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学会“捕鱼”,这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要求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活动中学有所获。作为一名小学
【摘 要】 教学环境的生态失衡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推进,同时影响学生探索知识的行为,阻碍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在教育生态视角下,小学数学要致力于维持课堂生态平衡,融合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念,构建更富生命力的数学课堂,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涵养。本文以苏教版《认识射线、直线和角》为例,采用多元教学形式、开展课堂互动、创设学习情境等策略,实现学生抽象与具象的平衡、质疑能力和答疑能力的平衡、表达与思考的平衡,课堂
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与粗糙地面会互相接触,并产生一定摩擦力。用物理角度分析会陷入一个误区。如有人认为在行驶中的汽车与地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是受轮胎、地面接触面积影响,如在轮胎氣体变少,汽车向前行驶时要用更大的驱动力,也要耗费更多的汽油,将这一摩擦力归于滑动性摩擦。  摩擦力可分成三种,滚动、静、滑动摩擦。学习中,对于滑动摩擦较多,如站在应用性角度分析,滚动摩擦价值更大,在生活中广泛运用,最突出的是机动
【摘 要】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社会,我们的美术课堂需要充分结合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为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强大的技术保障,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初中美术课堂,谈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更美更灵动。  【关键词】 初中美术;信息技术;课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也在不断地被拓展、被创新,从最早的幻灯片,到现在的各种移动设备,这其中的发展速度让人叹为观止。信息技术
构建“学”为中心的“生本课堂”是一种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力为目标”的教学形态,其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形成一些必备的品格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一、“树信心”——让学生在“喜、乐、趣”等情感体验不断产生中树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