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孙中山以知觉分人为三种之新解

来源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中山在其论述中,常以“知觉”的不同把人分为“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三种。这种观点长期以来被视为抹煞了人的阶级性和劳动人民的力量,是唯心主义英雄史观。今天,当我们从人的认识和历史实际出发重新审视这种观点,则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合理的成分。
其他文献
语词自身并不指称,作出指称的是人——这是斯特劳森(P.Strawson)关于名称之指称的一个洞见。然而,个体有关于名称之指称的对象的多个信念储备,在遇到含有某个名称的表达式并意欲对之做出反应时,他如何确定这个名称的指称?经典语义理论没有专门回答这一问题。最近来自经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无论哲学家建构语义理论,还是普通人确定名称之指称,都以直觉(intuition)为前提。但直觉因人而异,人们关于指称的直觉因文化而异,激进经验主义者因此质疑经典语义理论。
语句(sentence)是语义的基本单位,语词只有在语句语境中才能获得意义。这是弗雷格(G.Frege)的一个著名观点。(Frege,1884,P.140)可见,语句在弗雷格的语言哲学或语义理论中占据多么重要的位置。然而,语句是什么,它的涵义和指称是什么,它的真值以及相应的事实与它的关系是什么,等等,这些基本的问题却是在学界长期引起争论的。罗素(B.Russell)虽然在许多方面继承了弗雷格的语言哲学观点,但是在以上基本问题上同弗雷格的观点却是大异其趣或相去甚远的,其标志之一是罗素用“命题”(propos
自从蒯因在著名的《经验论的两个教条》等一系列文章中对分析性做出批评以后,分析传统内已经很少有哲学家再对分析I生概念持肯定态度了;随之受到威胁的是意义以及逻辑必然性的概念。本文以鲍西安(P.A.Boghossian)提出的认识论的分析陛概念为基础,结合前期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关于逻辑命题的重言式解释,给出了关于逻辑命题的分析性的一种辩护。按照这一辩护,我们仍然可以拥有一种基于逻辑自明性的分析性概念;同时,对逻辑自明性也可以从重言式概念中给予解释。
当代物理学中有两个标准模型,一个是微观世界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另一个是宏观世界的“大爆炸宇宙模型”。说它们是“标准模型”,主要因为它们在迄今的理论和实验观察方面是最成功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统一描述了电磁力、弱作用力和强作用力,它们的理论基础都是以杨一米尔斯理论为核心的量子规范场论;“大爆炸宇宙模型”的理论基础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可以看作另一种规范理论。规范理论是描述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统一框架。如此统一的规范理论框架是如何来描述这些不同作用力的?
一、哲学的"两面性"及其思想风险哲学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扇面",包含着对于美好事物的执着而高远的憧憬和追求,于是,以哲学为志业的哲学家们自然会把自身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追求对象化和投射到哲学上,认为哲学具有毋需反思的美好甚至"神圣"的价值和品格。这种对哲学的自我理解无疑有其深刻的历史与现实根据。然而,当人们沉浸在对哲学的自我陶醉之中时,往往容易遗忘哲学的另一面,那就是它所蕴含的思想风险以及为此所应承担的重大思想责任。自觉地反思哲学的思想风险及其思想责任,对于深化哲学的自我理解、提升哲学的自觉意识具有十分
形而上学一词,源自西方哲学词汇“metaphysics”,按中文解释,意即超越于各门以具体事物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黑格尔认为形而上学最最重要,他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竞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黑格尔,1982年,第2页)但后起的实证主义哲学家们则激烈反对作为存在理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他们强调哲学应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和典范,追求知识的可靠性和确定性,而不应超越实证经验之外玄思所谓彼岸世界的抽象真理。
一、集体行动与集体意向 行动哲学家多将集体行动定义为归属于多人的行动(actionascribedtomorethanoneperson)。(cf.Tuomela and Miller;Gilbert;Serale;Bratman;Swindler;Velleman;Kutz)。有人称之为“联合行动”,行动谓词在多个个体上分配。巴兹利(N.Bardsley)则称之为“多人行动”(MAA,
经学在中国有着两干多年的历史,“哲学”概念引入中国并随之成为中国的一门现代学科却是晚近的事情。1913年1月,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新的《大学规程》,经学遭到废止。当时在一些学者中间,围绕学校是否应该保留经学学科的问题展开过争论。然而,经学因为失去了必要的生存空间,最终还是在20世纪的中国逐渐走向了衰落(甚至是衰亡)。
严复、梁启超、章太炎先生的中国逻辑思想的产生是其对西方逻辑了解后的产物,而他们关注西方逻辑之目的又是服务于其社会变革之需要,因而,他们的中国逻辑的观念处在学术与政治之间,而且这种学术是服务于政治的一种手段,学术救国才是他们确立“中国逻辑”身份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