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中“微写作”的实施对策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写作”已经悄然进入语文课堂。和传统的大作文式的写作模式相比,微写作因形式多样、创作灵活、语言精简等而备受学生喜爱,并成为消除学生写作畏难情绪,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习惯的有效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微写作的过程中,应当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同时,加强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作习惯,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写作;特点;意义;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微信、微博等“微生活”方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微时代”俨然已经到来。受到“微”生活方式的影响,如今,“微写作”已经悄然进入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促进写作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相比较传统的作文写作模式而言,“微写作”内容的集中和精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习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本文立足初中语文教学,探索“微写作”的内涵、意义以及实施策略。
  一、“微写作”的内涵及特点
  (一)微写作的内涵
  顾名思义,所谓“微写作”,是指内容简短、精简,字数不超过200字的文体。微写作是一种即时性写作的模式,如微故事、微小说等。本文中,笔者所阐述的微写作,主要是内容简短的文学作品,可以是课堂小练笔,也可以是学生日常生活练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微写作模式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提炼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对促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微写作的特点
  1.形式多样性
  形式多样是微写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微写作的呈现模式众多,小到口头训练,大到片段写作,都可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微写作训练的模式。正是因为微写作形式的多样性,使得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微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开展训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灵活性
  微写作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不仅体现在写作的文体、字数上,还体现在写作的时间、地点等方面。例如,学生在微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写见闻,也可以写感想,不会受到文体和字数的限制。正是因为这种灵活性,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束缚,有助于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3.时代性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背景下,“微”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主要模式。微写作作为一种快餐式的写作模式,也开始逐渐得到认可,并成了现代教育背景下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微写作以其独有的特点,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微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消除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
  一直以来,“作文难,难作文”成为学生作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阅读积累不足,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从小学阶段的仿写到初中阶段的独立习作,学生在立意选题、结构把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因此,让学生一下子独立完成一篇大作文,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影响学生的作文写作效果。相比较大作文式的写作模式而言,微写作作为一种精简、短小的写作模式,其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能够消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畏难情绪,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激发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最佳途径。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灵感,提高写作能力
  微写作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即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灵感、素材主要源于生活,源于生活的点滴和发现。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微写作,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领悟生活的习惯,同时,在观察和领悟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灵感将会得到激发。而长期的微写作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再感到无话可说,反而会思如泉涌,进而写出优质的文章。可以说:微写作是学生日常写作练笔的有效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所在。
  三、微写作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施对策
  (一)创设情境,激发灵感
  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灵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思如泉涌,有利于让学生写作优质的文章;而挤牙膏式的写作模式,则会让人感受到文字的生涩。而如何激发学生在微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呢?笔者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可或缺。因此,在初中语文微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产生共鸣,以达到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目的。例如,在《繁星·春水》一文的讲解中,笔者结合文本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背景音乐《时间都去哪儿了》《烛光里的妈妈》等的播放,激发学生的情感,然后让学生以感恩、母爱为主题进行即兴创作。这种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即兴创作的模式,有利于让学生在情感的带动下思如泉涌,激发写作灵感,写出优质的文章。
  (二)观察生活,言之有物
  笔者在指导初中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活的积累,导致文章虚构的成分较大,进而出现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的现象。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微写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有利于夯实学生的生活积累,最终实现言之有物的写作目的。例如,培养学生观察时事热点的习惯,结合当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优势,让学生每天关注热点新闻事件,并深刻了解事件背后的社会因素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同时各种热点事件也是学生写作中的优良素材,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更加客观和具体,写出的文章不再显得空洞。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和积累的过程中,还应当培养学生写短评、写感想的习惯,写短评或者感想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思考和练笔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示范指导,培养技巧
  很多教师认为:微写作形式多样,创作灵活,因此,教师无须对学生进行过多的指导。其实不然,虽然微写作的方式比较灵活,但也不可能是漫无边际的创作。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微写作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示范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首先,示范指导不可或缺。对初中学生而言,虽然在写作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对写作的内容、方法等把握不足,导致学生写出的文章也容易出现质量不高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当加强示范和指导,如通过分析优质的范文,让学生充分感知优质范文之优所在。其次,在指导学生进行微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技巧的指导,如精简句子和表达方式,避免长篇铺垫,学会用亮点来打动读者等。写作的技巧,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并会成为学生未来写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立足生活,培养习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微写作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选取题材进行创作。例如,春天来了,教师组织学生郊游,让学生用心去感受春天之甜美,用眼睛去观察春天的五彩缤纷、用耳朵去倾听春天的声音,然后让学生围绕郊游进行微写作,学生可以写一路的美景,也可以写一路的趣事,只要达到抒发自己情感的目的即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微写作创作的习惯,让学生在长期的练笔积累中提高习作水平。
  综上所述,微写作作为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有效模式,在当前的初中语文作文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以微写作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指导写作技巧,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丹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微型写作教学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6.
  [2]陈芳.微写作教学实施途径多样化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2016(12).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当代教育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更是成为诸多一线教师的研究重点。文本细读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初中生理解课文。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出文本细读的优势,本文从回归文本,立足基本学情;解析文本,分析关键词句;透视文本,解读情节构思;还原比较,体悟文本内涵四方面对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细读;阅读教学
【摘要】阅读能力是当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素养。在传统的阅读课堂中,教师往往过于关注课文的讲解,经常花费多个课时研读同一篇课文,课外阅读在教师的眼中可有可无。实际上,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丧失。而群文阅读恰好可以弥补现阶段阅读教学的弊端,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重视群文阅读活动的创建。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助于以后学习各学科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是新课改的亮点,本文主要从语文核心素养重要性、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的现状和教学策略进行研究,着重分析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学生的
【摘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遗失了生命中一份独特的美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读整本的好书。为了重拾这份美好,九江市长虹小学开展了有书共读活动,意在鼓励教师阅读,引导孩子阅读,用阅读喂养美好的灵魂。  【关键词】阅读;有书共读;回归;美好  一、幸福的阅读童年  我出生在农村,父亲医专毕业后成为一名医生,母亲未上过学一直在家务农,爷爷奶奶已年迈,下面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一个山旮旯里的农户没有男
【摘要】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文本细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文本细读指导与否、指导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效果的好与坏,更会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快与慢。所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文本细读的指导,也是语文教师必须切实掌握的教学能力之一。本文在对目前小学语文阅读
【摘要】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进行评判的一个重要标准。学生的语文水平受到阅读能力的重要制约和影响,同时阅读能力作为一种基本能力也在其他科目中发挥着举重若轻的作用。而在传统教育视域下,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专门训练并没有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也因此,阅读能力作为提升语文学习水平的机要却成了木桶上的一个短板。可喜的是,伴随着课改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