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物理课充满魅力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学生考上了交大,本硕连读,教师节回母校看望老师.当老师们夸他学习习惯好、聪明时,学生回答了一句“是老师当时启蒙得好”——这句话深深触动了笔者,也让笔者觉得作为物理的启蒙老师,我们任重而道远.怎样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喜欢物理?怎样构建魅力物理课堂,让物理课更吸引人?这些是每一个物理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1抓住兴奋点,hold住学生的注意力
  
  前苏联的教育家马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力不可能以同样的强度维持25分钟以上.在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地组织活动,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自己作为学生参加过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发现在纯粹听讲时,作为成年人的我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持续十分钟左右,十分钟后就要插话或者干点别的什么事情,然后再回到课堂内容.而作为老师,我们希望学生四十分钟全程集中注意力,希望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构建更高效的魅力课堂,那么就必须利用这些规律,尽量让物理课堂丰富多彩.
  
  于是在课堂上,笔者减少自己讲的时间,尽量多地安排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最低限度十分钟一次. 例如,在学习《时间的测量》时,第一个十分钟学习时间的单位,我安排学生阅读课本自己找出常用的时间单位,根据已有知识说出他们的换算关系,当找出时间的国际单位时,由我来计时,同学们眨眼睛、数脉搏次数来感受一秒有多长;第二个十分钟学习测量时间的工具,从课本上了解历史上有哪些测时间的工具,让学生谈身边测时间的工具,然后同桌合作模拟打点计时器工作;第三个十分钟了解打点计时器,并练习使用,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解决碰到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第四个十分钟学生交流、总结与练习,由碰到问题的学生交流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实验顺利的同学带着自豪去听,同时也增长了见识.整节课学生都处于兴奋之中,课堂效率当然也比较高.
  
  2联系生活,使物理课充满活力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物理本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所以从与我们联系最紧密的生活中汲取需要的素材,无疑会极大的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要做到这点,教师自己首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经验,必要的时候不妨让自己做模特.
  
  例如,在学习《光》这一章时,笔者播放了自己随手拍下的与光有关的现象,并署上时间地点:2009年1月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拍下的光沿直线传播的图片,2011年4月在嘉定华亭人家拍下的自己在哈哈镜前的照片、玻璃水缸中乌龟的照片,2011年8月在家里拍下的光通过饮水机的水桶时发生色散的照片,这些来自生活的真实场景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与共鸣,当然也成功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光學的兴趣.我同时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不妨像老师这样留心观察并记录下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又如,在讲光的反射时,我问学生“我发不发可见光?”刚准备开小差的同学听到这句话奇怪地抬起头看着我“你当然不发光了”“那我不发光你们怎么会看到我?”.通过这样自己当模特,不仅成功拉回学生的思绪,而且自然而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内在动机的满足在于学习过程的本身,即“乐在其中”.在合适的情景创设与具体的学习活动后,学生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消除,学习期待达到了,学习需要得到满足,主体的学习动机会进一步强化,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积极影响,内在动机随之形成,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满足中逐步提升.而一次次学习兴趣的提升也让物理课生机盎然,充满魅力.
  
  3鼓励赏识,让每一位学生自信满满
  
  “我除了读不好书,其他什么都好”——班级里一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让我瞠目结舌.“你为什么会认为自己读不好?”“我妈妈一直这样说!”这太可怕了,不一定正确的评价,说的时间长了,连当事人自己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了.
  
  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处在集体中的学生尤其如此.基于此,通过作业、课堂表现、与班主任沟通,甚至是网络等途径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接下来这个问题我相信×××一定能回答出来”、“你
  考:“怎么做”,让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案,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分析实验;“为什么这么做”,交流讨论,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做中促进学生手脑并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4加强实验室的管理,适时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开放实验室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有效措施,它克服了器材不足,实验课时少,课时分散等弊端.如:在学完托盘天平后,可要求学生利用小木条、瓶盖、铁丝、细线等自制简易天平,并用它测量一些物体的质量,与实验室中的天平进行测量比较.学生经历动手过程会倍感亲切,兴趣盎然.学校应尽快改变实验室的封闭式管理状态,制定开放管理办法,鼓励学生主动做课外实验,边学习边实践.其次,实验室要配有专职的实验员,要求实验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也要具备科学管理的素质和创新意识.
  
  2.5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诸多的科学探究中,由于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常常会出现实验过程、现象不清楚、不全面或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些往往成了学生认识上的难点.例如:惯性定律、电荷的定向移动、分子运动等.而应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其集成声音、图像、文本、影像、动画的功能,对实验现象进行模拟甚至仿真,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是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
  
  新世纪,伴随着新课改的脚步,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于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来说,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迎难而上,投身于物理课程改革中,关注民族教育,关注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把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引向深入,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添砖加瓦.
  
  
  
  
  们以为人家回答不出来吗?我看未必,×××,证明给他们看!”——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回答得非常好,声音响亮,表达清晰,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建议大家像他这样回答问题”、“问得好,只有敢于问出来,这节课你才是收获最大的,因为你的疑问得到了解答”、“再想想看,题目里有什么条件你没有注意到的?”——对优秀的同学;“同学们前一段的表现非常好,我相信这是因为大家的良好习惯所致”、“我一直认为我们班的同学非常不错,而且在办公室里跟其他老师这样表扬你们”——对全班学生.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与赏识.于是,常常在课堂上会有这样的感叹词“噢……”“咦……”“对哦”;常常在上楼梯时,会有学生问我“老师,我昨天的作业做得还不错吧?”;常常在路上碰到时学生会说“老师,我相信我的物理成绩不会比×××(班级里成绩优异的同学)差”——为此,我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并尽量记住那些特别需要关注的同学的表现.
  
  4量身打造,体验成功的喜悦
  
  上课前笔者会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什么,上完课后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达标.为了落实基本知识,检验自己是否达标,我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量身定制习题,下课后马上将课堂练习的内容收上来,检查学生的落实情况,做到堂堂清、周周清.
  
  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我注意做到知识点单一,针对性强,面向全体.选用相关的基础的中考题,让学生了解怎么考.例如,在光的反射定律的练习中,我提出要求,这节课要达到三会:“会记”反射定律、“会用”反射定律解题、“会画”光反射的图并且不能丢分.“会记”采取全班齐读、齐表述的形式,“会用”采用当堂回答、个别提问的形式,“会画”采取教师演示、学生练习中考题、教师带着红笔当堂批改的形式,下课后交上来检查学生的订正情况.
  
  设计课后的配套练习时,我注意紧扣学科教学基本要求,采取目标明确、目标细化的形式.在一张练习卷中,一般把一个知识块分为若干个细化的目标,而每个目标下有三到五道针对本目标的练习.学生做出了这三五道题,也就达到了此目标,也就达到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布置作业时我注意根据各班的实际教学情况,布置相应的目标习题,一般在十五分钟左右完成.针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为了杜绝试卷有去无回的现象,我一般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当天的作业.而这么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也很乐于尽快完成.一段时间下来,他们有一种感觉——物理很容易学.
  
  一章的教学结束后,笔者注意将学生易错的题目汇总成一张试卷,再次练习.经验告诉我们,第一次错的同学经老师讲解后虽然懂了,下次碰到可能还会用第一次错误的方法解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每位同学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我采取反复练的措施.易错题重复做,直到讲出道理、不错为止.每一堂课内容的落实,让学生有了底气,当他们在阶段性测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时,那种带着稚气的自豪也再次感染了我.
  
  荀子说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我们不懈追求,我们的物理课堂一定会超越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成为魅力课堂,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师也一定会为学生启好蒙,让更多的学生喜欢物理!
  
  
  
  
其他文献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解决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抛体和类抛体运动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它的特点是运动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恒力作用.分析求解抛体的运动的过程,既涉及到对物体运动状态、运动过程的分析,又涉及到牛顿运动律、运动学基本规律和公式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抛体的运动也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下面通过几个近几年高考和质检题,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法.
英语中有些单词看上去只是由名词的单数变成了复数,但实际上单词的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信快来看看吧!  1. air和airs  air意思是“空气、大气”。We must breathe fresh air. (我们要呼吸新鲜空气。)  airs意思是“架子、神气”。put on airs(摆架子)  2. arm和arms  arm意思是“臂膀”。Tom held his father in
21世纪教育基点的转移是建立在对学习要领的全新理论基础上的.可以说,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学习的革命”.人们将彻底改革几个世纪以来已经习惯了的教学观念与学习方式,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使受教育者将自身的所有才能尽可能全部挖掘出来.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学科教育,如何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要求,结合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对学生实施素质教学,是广大物理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
1. sport, game  sport和game都可指娱乐性、锻炼性或竞赛性的体育活动,但二者用法有所不同。  (1)sport指需要体力的户外活动,如游戏、登山、拳击等。eg:  Riding a bike is Tom’s favourite sport.  骑自行车是汤姆最喜欢的运动。  (2)game可以是室内或户外,体力或脑力的活动,通常有一定的规则。eg:  Let’s play
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思维模式,是应用于学习、思考、记忆等各个人脑活动的思维路线图,可以帮助扩展思维、打开思路.随着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实施,初中物理课堂越来越注重新型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应用.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1思维导图概念    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将各个不同层次的主题关系用层层
相对滑动的滑块与滑板、滑块与传送带,由于他们速度及加速度的不同,致使两物体间有相对滑动,由于摩擦力的可变性,以及物体所受外力的不同及初状态的不同会使物体的运动一般包括多个运动过程.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明确题目所给的条件,分别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过程分析、规律分析.具体做法是:首先要明确物体的初始状态,再根据在该过程中物体受力的特点进行运动规律分析,由运动规律一是确定物体的运动分为几个过程,二是确定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建立概念、发现规律、探究过程、验证结论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行衔接的桥梁和纽带.物理实验对激发兴趣、发展多种思维、训练动手能力、培养物理学习方法和习惯,形成以事实说话、用实践检验真理的科学精神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物理教师对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的认识
1969年,坦桑尼亚某中学的学生们都在争先恐后地利用学校的冰箱制作自己最喜欢吃的冷饮.一位名叫姆佩姆巴的学生最喜欢吃冰激凌,于是他在热牛奶里加上糖,也准备自己做.可是冰箱容量有限,别的同学放入的牛奶差不多就把冰箱占满了,姆佩姆巴来不及等牛奶凉下来就将它放入了冰箱……过了一会儿,等姆佩姆巴打开冰箱去取自己制作的冰激凌时,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自己放进去的热牛奶结冰结得那么快,他很快就吃到了自己亲手做的冰
Unit 5  1. Do you have a ping-pong ball?  (1)这是一个一般疑问句,是借助助动词do来进行提问的。在英语中,句子的谓语动词如果是实义动词,常常借助助动词do或does(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用does)来提问。例如:  Do you know Li Ming? 你认识李明吗?  Does he have a bike? 他有自行车吗?  这种一般疑问句的回答
美剧里面有很多精彩的句子,平时多注意积累对口语学习很有帮助。今天我们给大家摘了一些例子详细解释一下,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