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建立概念、发现规律、探究过程、验证结论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行衔接的桥梁和纽带.物理实验对激发兴趣、发展多种思维、训练动手能力、培养物理学习方法和习惯,形成以事实说话、用实践检验真理的科学精神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物理教师对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然而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思想意识落后、经济欠发达、信息闭塞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仍然是十分薄弱的环节,实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育观念落后,应试教育思想左右物理实验教学
  
  不少学校的领导、教师对物理实验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实验能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做实验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你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也不管你的教学过程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只要考出好成绩,你就是优秀教师.在这种理念背景下,类似“老师在黑板上调天平,学生在练习本上连电路”的“黑板实验”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
  
  1.2实验器材短缺、陈旧
  
  由于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教育思想、教材都有较大的变化,很多教学内容要求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学习,因此,大多数物理课都要在实验室上,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实验仪器严重短缺、老化,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新教材不相适应,致使很多实验无法进行,或即使能开出的实验,由于仪器数量有限,也只能由教師演示,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动手操作而只能当观众.
  
  1.3实验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式呆板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大多数民族地区学校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形式单一、陈旧,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安排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无计划、无目的,缺乏系统性.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手包办现象严重,学生最多只是机械模拟,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就分组实验来说,新教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到注重事项已经省略,让学生从中去确定.然而每次实验课教师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根据教材讲实验目的、原理……然后学生照着现成的实验步骤或跟着教师动几下,取几个数据,实验就算完成了.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这个思维障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1.4实验室管理封闭,实验管理人员缺乏,不能发挥其作用
  
  长期以来民族中学实验室几乎不对学生开放,除教师取器材和做实验这段时间以外,实验室的大门一直是“铁将军”把门,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少之又少,造成了有限的资源也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专业的实验教师更是没有,多为教学人员兼职.他们只想把仪器“管好”,对仪器缺乏正确的保养.
  
  2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策研究
  
  以上实验教学的现状,极大地影响着民族地区物理教学质量,与物理教学的目的、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很不相符,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很不适应.为了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使实验教学能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转变教学观念,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新课程把实验融入科学探究中,并强调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可见,物理实验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领导应该树立全新的观念,在课程设置、经费投入、师资配对和其他方面充分考虑到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教学改革给予保证.作为物理教师,更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坚持新课程教学理念,落实实验教学.
  
  2.2充分发挥旧仪器、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新教材对学校的硬件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新教材教学的需要,尽量想方设法提高使用率, 使老旧器材迸发出生命的活力.比如:试管,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试管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利用试管去探究音调问题,用嘴对着试管吹,让其发声,再在试管中加一些水,再对着试管吹气,让学生体会声音的不同,从而去感觉音调;在学习大气压强的时候,可以做大小试管实验,让学生体会大气压的存在;还有可以用试管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制作简单的温度计等.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多思考、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器材,开发更多的实验,让旧实验仪器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要提倡鼓励教师和学生自制实验仪器开发实验资源,缓解仪器设备不足的矛盾.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物理实验室应不断地充实实验设备,更要鼓励学生和教师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自制仪器”.自制教具对于促进教学、教法改革,激发学习兴趣,启迪思维,激励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勤俭节约的品质,提高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改变教学模式,放开实验思路
  
  物理教师要有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的紧迫感,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主动探讨适合民族地区学生具体情况的实验教学模式,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严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包办”现象.“不让下田,怎会耕田!”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交互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该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制造问题矛盾,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思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时下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当电子白板技术、网络等进入课堂之时,更是丰富了原有的幻灯片、动画等教学手段.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一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扩大教学容量,可以起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对于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如何整合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在寻找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联结点上,我们还存在着不少障碍.本文就尝试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若某一现象(或系统)在某一变换下不改变,则该现象(或系统)具有与该变换所对应的对称性.空间对称是物理学中的主要对称之一,表现为物理现象(或系统)在时空变换下的不变性.磁场的两极、电荷的正负表现了物质空间上的对称性.空间对称在物理问题处理过程中有很多的应用,下面以题为例,进行讨论.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广大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学习课程标准新理念,如何进行历史教学改革,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了我们历史
1参考圆与简谐运动  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的质点在xy平面内以原点O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该质点在x轴上的投影做什么运动呢?这个运动与匀速圆周运动有什么关系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解决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抛体和类抛体运动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它的特点是运动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恒力作用.分析求解抛体的运动的过程,既涉及到对物体运动状态、运动过程的分析,又涉及到牛顿运动律、运动学基本规律和公式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抛体的运动也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下面通过几个近几年高考和质检题,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法.
英语中有些单词看上去只是由名词的单数变成了复数,但实际上单词的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信快来看看吧!  1. air和airs  air意思是“空气、大气”。We must breathe fresh air. (我们要呼吸新鲜空气。)  airs意思是“架子、神气”。put on airs(摆架子)  2. arm和arms  arm意思是“臂膀”。Tom held his father in
21世纪教育基点的转移是建立在对学习要领的全新理论基础上的.可以说,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学习的革命”.人们将彻底改革几个世纪以来已经习惯了的教学观念与学习方式,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使受教育者将自身的所有才能尽可能全部挖掘出来.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学科教育,如何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要求,结合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对学生实施素质教学,是广大物理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
1. sport, game  sport和game都可指娱乐性、锻炼性或竞赛性的体育活动,但二者用法有所不同。  (1)sport指需要体力的户外活动,如游戏、登山、拳击等。eg:  Riding a bike is Tom’s favourite sport.  骑自行车是汤姆最喜欢的运动。  (2)game可以是室内或户外,体力或脑力的活动,通常有一定的规则。eg:  Let’s play
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思维模式,是应用于学习、思考、记忆等各个人脑活动的思维路线图,可以帮助扩展思维、打开思路.随着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实施,初中物理课堂越来越注重新型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应用.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1思维导图概念    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将各个不同层次的主题关系用层层
相对滑动的滑块与滑板、滑块与传送带,由于他们速度及加速度的不同,致使两物体间有相对滑动,由于摩擦力的可变性,以及物体所受外力的不同及初状态的不同会使物体的运动一般包括多个运动过程.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明确题目所给的条件,分别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过程分析、规律分析.具体做法是:首先要明确物体的初始状态,再根据在该过程中物体受力的特点进行运动规律分析,由运动规律一是确定物体的运动分为几个过程,二是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