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郑竹(外一篇)

来源 :躬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feng_1986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瘦的郑竹
  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巨匠,他笔下的竹、兰、石等自然天成,妙趣横生,尤以削尽冗繁、清瘦飘逸的“细竹”为人们喜爱,对后世影响深远。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出身于書香门第,少年时学诗词于乡贤陆震,24岁中秀才后开始鬻字卖画,40岁中举人,50岁才开始了12年的县令生涯。这位怀着“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七品芝麻官,所采取的一系列利民措施,却得罪了当地一些大贾、豪绅,使他不得不辞官再度卖画于扬州。
  郑板桥的作品以竹第一、兰第二、石第三,创作中,他力主不用雕饰的天成自然之美,他认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所以坚持以造物主为师。板桥笔下的墨竹或疏或密、或浓或淡、或长或短、或肥或瘦,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他勇于突破文人画自我表现的藩篱,自立门户,领异标新。比如古人画竹,作桃叶柳叶皆为竹家所忌,但板桥却大量采用,他认为作画应以气为先,笔墨为主。要冲破陈规,才能开拓新境界。又如在题款上,高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他把以隶、楷、行三体相参的“六分半书”题于竹枝之间,并不拘泥于齐天平地的陈规,不但为画境增添了意趣,而且开创了中国画家在题款上的审美价值。从他的章法、题款和诗文,也无不体现出他的谐趣和匠心独具。
  板桥的画专以意似,不在形求,这也与他疏宕洒脱的性格、磊落瑰奇的气质是分不开的,他的兰、竹都被赋予强烈的感情、思想和个性,可以说是人化的自然,“我辈为官困煞人,到君园馆长精神。请看一片萧萧竹,画里阶前总绝尘”(《画竹赠郭质亭》)。
  郑板桥对竹观察入微,在创作上他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段论。他对历代画竹名家,尤其是文同、吴镇、徐渭、石涛、高其佩等人都有过系统研究,但他却说:“凡我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可见他的竹多师造化,又寄寓了自身孤高豪迈、傲岸不屈的个性和情思。他画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神韵俱足。
  创作中,郑板桥非常强调个性:“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他在题《兰竹图》中写道:“颇能乱,甚妙。”这个“乱”不是无序的混乱,而是对明末清初泥古守旧之风的挑战,也是板桥“维新特立”精神的写照,他自豪地把这种“冗繁削尽留清瘦”的细竹称为“郑竹”。正是因为他在描绘对象时抓住了形、质、气,同时又心追真气、真意、真趣的审美境界,所以他的作品能达到化境,做到竹中有竹、竹外有竹,把中国文人画的思想境界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郑板桥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在扬州公开张贴润格售画,所以传世作品不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及基金会、私家收藏约近千幅。伴随着这种影响力,自清代中期以后也出现了大量伪作。清人桂馥在《丁亥烬遗录》中说:“见先生书画不下百余件,真迹不过十之二、三。”今存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板桥书画也不乏赝品。作为一位职业画家,郑板桥也难以对付“来如雪片”的索书索画函,这时其门下木匠谭子猷、大弟子刘敬尹就成为其代笔者。板桥仙逝后,谭木匠等人就成为仿造郑板桥书画的高手。
  品鉴郑板桥的书画首先是望气,他在《兰竹石图》中自题道:“天之所生,即吾之所画,总需一块元气团结而成。”板桥作品的神还源于他对古代诗、文、历史、博物等多方面的修养,这是他由一个文人画家转向职业画家高人一筹的地方。他于书法,博学众家,碑帖兼工,所以随笔挥洒,遒劲古拙,别具高致。他以书入画,以画为书,这也是作伪者难以企及的。同时他十分注意画面位置的处理,虽然他一生创作的题材并不宽泛,但同样题材的作品能做到一画一境,绝无雷同。作伪者在造假时只注意板桥书画的一些外部特征,加之刻意地“安排”章法,所以伪品不是过火就是板滞,故与板桥的画法相距甚远。
  篆刻的前世今生
  常与篆刻家盘桓交往,得益良多。十分惊讶,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惟有汉字的生命力这般持久。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汉字几经嬗变,由金文甲骨直到大小篆,最终定型于今天的汉字。
  篆刻艺术保留了汉字的任何一种形态。走进篆刻艺术,等于走进了“汉字进化史”,很像物种的化石,清清楚楚地展示着动物世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演变进化。然而,篆刻艺术是汉字的“活化石”,至今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篆刻不仅是汉字的活化石,在名章之外,篆刻的闲章又是人生哲理的浓缩、真知灼见的提纯,故而以“前世今生”为题,为篆刻作一些“注脚”。书法、篆刻从艺理、技艺上是相通、相容、相融的,但却绝不能相互替代,书法曾经是篆刻,但书法等同不了篆刻。
  大凡篆刻大家都是书法家,但书法家不都是篆刻家。为什么?倘你无答案,请看“穿堂入室”这个成语。书法是篆刻之“堂”,只有穿过书法这个“堂”,才能进入篆刻艺术这个“室”。
  篆刻与邮票都是“方寸”的艺术。邮票这个“方寸”包容了大千世界;篆刻虽小,却囊括了中国汉字发展的全部转折点。
  刀是笔的祖先,石是纸的祖先;笔是刀的进步,纸是石的进步。事物越是进步的,操作就越简单。篆刻是溯源的艺术,是返祖的艺术。“逆历史的”肯定是笨拙的,却是高科技时代最受追捧的。
  篆刻艺术超越了具象,是象形汉字“象形中的抽象”;是表意性书画艺术中“抽象中的抽象”;其刻写的文字内容是哲思妙言中“经典中的经典”。在中国书画艺术的朗照下,篆刻永远是一轮月亮。书、画、印三艺并存时,篆刻的光隐去了;印章单独存在时,其柔美的光辉能让人凝视、凝神、凝思。
  其实,从明代文彭而后,篆刻便由实用性向艺术性转身,由依附于书画的“藤”,而逐步成为秀于林的“木”。西冷印社的建立,犹如植物的分蘖和蚯蚓的一体两截,已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客体。
  篆刻仅占书画作品面积的百分之一乃至千分之一。但它如美人痣,痣于美人眉间,增妍,增俏,增媚。然而,人们一见美人只觉勾魂摄魄,其美在人也美在痣。篆刻正是一种衬托美、依附美。
  篆刻谋篇布局的完整性,揖让参差的思辨性,浑然合一的成熟性,是艺术的“精耕”,而非艺术的“垦荒”。从绝对面积的精密度上来说,书画望其项背,难矣哉。
  寿命是生命力的长度。古老的石鼓、金文、甲骨、篆字等,在篆刻艺术中老而不亡,这也正是篆刻这部车载着它们行走在高科技的2l世纪,并与现代科技并行不悖的结果。
其他文献
扑上去,用胸膛  用血肉之躯  堵住敌人火红的枪口  勝利是来之不易的  这不是雕塑  这也不是绝唱  在前赴后继的革命的道路上  只有需要,他活下来的战友  将毫不犹豫地代替他  扑上去,坚守这个姿势
期刊
石头的躯身  钢铁的骨骼  头颅朝着信仰的方向  怎能轻意低下  倔强的元帥  真理的士兵  从一座山上黯然地退下来  从此比任何一座山都高,都孤独  质朴,坚定,粗犷  讲真话的人  他一生都不喜欢仰视  却阻挠不了我们仰视他的一生
期刊
把通往新中国的一切障碍  搬走,决不允许它们挡路  减慢前进的步伐,包括  机关重重的暗碉和堡垒  满腔的愤怒是炸药  热烈的信念是导火线  没有木棍支撑  咬咬牙,用手臂托起来  举着,把它送上天  再也聽不到他青春热情的声音了  再也看不见他生龙活虎的身影了  我们在含泪前进的队伍里寻找时  他年轻朴实的战友,个个像他
期刊
千万年里,渤海的潮汐在这里涨涨落落,一切归于平静之后,留下了茫茫无垠的盐碱滩。芦苇坚韧地植根于这片泥泞的沼泽之中,开始了千万年的生命旅程。一望无际的芦苇,像一群群纤腰袅娜的女子,相拥相携着在风中悠然起舞。它们从遥远的地平线那边漫过来,荡漾起绿色的蓬勃的涟漪。涟漪抚弄着裙衫,它们温柔地微笑着聆听生命拔节的絮语。居住在黄河口的人们,用生存中积攒下来的智慧,保护着这片湿地,保护着芦苇的绿色的静美,保护着
期刊
五月的欲望,一浪高过一浪  小麦,这些北方的土著  热烘烘、香喷喷、如待嫁的新娘  让秦岭惊讶,让巴山惊讶  让八百里秦川惊讶。生长在农事里的植物  出尽了风头  麦子同样苦难。走过冬天漫長的脸色  春寒的陡峭,攥紧内心锋芒  沉默的黄金,现在要争着发言  那些高过村庄,高过农人信仰,辽阔的崇拜  模糊了故乡的眼睛。五月的梦  比天堂还高  喧嚣的季节之后,怀孕的土地空秕下来  唯有麦子跑动的足迹
期刊
在《斑斓的花冠》这本集子里,其实我最喜欢的是《磨坊女子》这篇,他写出了我儿时关于磨坊那种古老的情愫,和儿时的梦想。在那个饥饿的年代,常常跟着父母到磨坊,看到轰鸣的机器旁边,那多人那么多粮食,那么多的人对麿坊主人那么的点头哈腰,麿坊主人那么理直气壮地卖力地把一箩头一箩头别人的粮食举过头顶,倒进自己的机器里。那是多么的雄壮而又散香的劳动呀。儿时恰恰磨坊主人也有一个女儿,恰恰她也对我很好,因为我学习好,
期刊
多年前,在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写的是北宋一个叫王禹偁的人。  读那篇文章的起因是不认识那个“偁”字。因为不认识,读的原始兴趣是想认识这个“偁”字,查了字典知道是读“cheng”,无意间,稀里糊涂的读了两段。这一读不要紧,便被这位“老王同志”的事迹所深深吸引。  那篇作品大约一千多字,篇名记不得了,刊发的杂志也记不清了。现在提起这陈年烂套子的往事,是因为我又一次见到了那个曾经不认识的王禹偁,况且,这
期刊
四奶  四奶院里有棵枣树。枣树有几十年树龄了,一个五尺汉子抱不过来。枣树粗糙的皮,尤如干旱的塘底污泥,一块一块裂着纹。繁密的树枝将偌大的院子遮着三分之二,还有一些枝杈,越过一人多高的院墙,向下斜斜的伸展,将墙外罩出一大片萌凉。  春末,青绿的枣树叶间萌发了嫩黄或白色的小花,稠成疙瘩一片了。枣花落时,将树下的地都盖严了。  四奶家的枣是优良品种,叫马牙枣。成熟的枣子有姆指粗,二三指长,甜得让人找不着
期刊
与友书  你好,谢谢挂念。我已回归故里  工作安好,性情安好。如你一般  依旧还在写诗,试图以惊险而陡峭的分行  说出更多:岁月的庸常,人心的距离  生活的暖意与法则……这些文字  是我与命运抗衡的惟一武器  还有,我灵魂的形状依然沒变  怀揣众所周知的财富和密码  眉间放一字宽,安于一种小日子  小忧伤的生活。只是也许是到了中年  之境,时间向我撒下危险的网  西风也把我越抱越紧。内心的原野又 
期刊
2006年,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同年早些时候,他的名作《我的名字叫红》(本文以下简称《红》)已经发行了中文版,随后他的很多作品都被翻译成中文。但迄今为止,最为我们脍炙人口的仍是《红》,——奠定帕慕克在国际文坛的地位、将其推上诺奖宝座的也是这部作品。公正地说,《红》在艺术形式、思想内蕴、文采风韵等各个层面上,都堪称臻于极致,但最让人惊艳的还是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基于不同内视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