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目标下的政府制度创新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rjsd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许多国家已经承诺并开始施行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回顾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3060”目标,即我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以及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亟需政府进行制度创新.本文阐释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实质差异,并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特征和现实条件提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低碳加较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基于这种发展模式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下政府制度创新的若干政策建议,包括构建碳责任账户、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施碳税和碳金融、引导公众践行低碳生活等.
其他文献
为了有效地加强大学英语写作课堂教师学生间的互动,使教师在短时间内准确诊断英语课程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反思和综合分析等能力,本文以大学英语写作诊断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为研究内容,在分析诊断式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探索大学英语写作诊断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得出结论:诊断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在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缺陷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针对电子技术设计性实验中存在的学生独立设计电路能力不足、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和实验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应用Multisim10软件进行电路仿真设计和分析的辅助教学方法.对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中的一个具体的设计性实验,利用Multisim10完成了实验设计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从而证明了应用该软件进行电子技术设计性实验教学是可行的.
从产学研用系统工程角度,研究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培养,在校实现就业前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实习与就业推荐相互结合.结合自身优势与物流运载无人化发展趋势,拓展与企业的合作交流模式.基于国家物流数字化发展战略、系统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系统化地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和学生工程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特别报告书凸显了气候危机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但其在本质上并未摆脱依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应对气候危机的思路.在资本主义体系内所能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不仅必然以失败告终,而且还会加剧不同国家、阶级、种族之间的不平等,这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底层逻辑所决定的.以气候正义、公正转型、绿色新政为代表的社会思潮的萌发和环保运动的兴起表明,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刻反思和重大变革的重大契机.只有彻底打破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从根本上否定资
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从单一课堂授课向理论结合实践、提升学生信仰的转化,是体现高等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的重点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也决定了加强实践教学是本课程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努力探索各种实践教学途径,使其与“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相吻合,并搭建体现“原理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载体和平台.本文针对此门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热情等方面的要求,探讨加强其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以此提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
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成效的探讨,已有研究大多将问题焦点置放于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与政府分类制度设计,鲜有研究从政策扩散的理论视角解释地方政府生活垃圾分类政策采纳行为.本文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的推行作为观测的兴趣事件,建立了基于46个重点试点城市的事件史分析模型,以检验试点城市回应中央部委政策规定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在各试点城市的扩散主要受地方主政官的政策偏好与注意力分配的影响;当前,还没有充足的证据显示更大的生活垃圾生产量会提高城市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的可能性;另外,整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仍处于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发展阶段,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均各有特点.本文从锦州地区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出发,挖掘出能够深度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的红色教育资源,并依托红色教育资源的价值意蕴,探讨红色教育资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的路径,为各高校结合自身区域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开展红色教育和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根据当前课程思政改革的需要,运用系统分析和目标分解的方法,对“汽车事故分析与鉴定”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力培养和毕业要求、课程思政特点等进行深入地剖析,确立了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公平正义等思政教育理念,探讨了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思政点、融入方式和思政教育目标,形成了课程思政教育方案,通过多维反馈机制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和驱动性.
《民法典》于环境侵权损害中突破性引入了惩罚性赔偿条款——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但其规定较为原则易于引发适用范围之分歧.对此,基于民法乃调整私益范畴之逻辑,就生态环境损害不宜适用惩罚性赔偿分别从解释论下文义、体系、目的3个层面展开论证,提出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条款的适用范围应限定于“人身损害”的私益救济;并在此基础上,建议于后续相关修法或司法解释中针对现有条款限缩适用之不足,分别于主观构成要件、损害结果要件、“主观过错”的证明责任、赔偿标准4个方面对其加以优化和完善.
大学生是目前垃圾分类研究对象中易受忽视的重要群体,正确规范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是当下推进垃圾分类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高校奖惩机制的视角,对南京市典型高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比较制度惩罚和经济奖励对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制度惩罚对大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垃圾分类行为具有直接显著正向影响,而经济奖励则对大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没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两者都能通过垃圾分类意识对垃圾分类行为产生间接正向影响.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