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_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授课前,教师应首先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习哪些知识。然而,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一个误区:教师利用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来讲授课程内容。相对教师的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更需要一个锻炼思维方式、培养学习兴趣的过程。
  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根据调查,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乏味的缺点,在教学实践中,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教师应把灌输知识的过程变成思考问题的过程,因为灌输式教学不仅会忽略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会忽略学生对课程教学的需求,使数学教学形式化,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3.教学对象缺少兴趣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句话揭示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将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巩固基础知识,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现阶段,有些教师喜欢采用填鸭式教学,容易忽略教学中的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不利于教学。
  4.教学队伍专业性不足
  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尤其对小学生而言,数学教师能否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师益友可促使学生迅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各个学校的师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较为落后地区的师资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对数学教学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由上述可知,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若不采取相应的策略,将会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笔者建议,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来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明确教学目标
  学习最主要的目标是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知识点来抓住教学重点,而不是盲目地听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2.改变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摒弃填鸭式教学,清楚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在课程安排中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和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问题,在掌握数学基本技能的同时,领会数学教学中的主要思想,将“授之以鱼”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授之以渔”,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培养学生兴趣
  数学学习具有主动性、活泼性、生动性等特点,由于每一个学生在家庭背景、文化环境、思维方式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①拓展学生参与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学习的行为,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②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为学生创造共同学习数学的环境;③重视数学练习,在教学中紧扣数学练习题展开教学。
  4.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学的整体素质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思想素质,二是业务素质。在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着重培养自身的责任心和耐心。数学教学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而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也非常多,数学教师只有富有责任心和耐心,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在业务素质方面,教师应着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始终本着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做好数学教学工作。
  发现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保障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教师应不断从教学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沙地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要求,这一要求是激励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动力,也是检验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标准。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开拓创新,推进管理,努力深化服务,用新的思想指导实践,用新的方法提升质量,为开创新体制下的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新局面作出新的成绩。结合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践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全面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要求,笔者总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使得古文字逐渐被淡化。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总觉得严重脱离实际。学起来很枯燥。可是,文言文毕竟在我国的文化遗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新课程标准》里也明确要求每一个初中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怎样让枯燥的文字灵动起来”“怎样让呆板的课堂活泼起来”,也就成了每一个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能顺畅朗读、能准确翻译、能理解思想感情。针对这些要求,我
幼儿的心情就像一张晴雨表,不知何时下雨、何时晴天,尤其他们那些千变万化的小插曲,更是让教师们“防不胜防”。  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学方案不一定能转化成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决定一个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师生的有效互动。因为在师生互动活动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课堂经常是“风云变幻”。但善于观察幼儿、理解幼儿的教师依然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有效的做法,巧化“尴尬”于无形。  在此,
小时候,暑假去乡下的姑姑家,在姑姑家的菜园里,我发现了一个不小的“西瓜”。没经过姑姑批准便把它揪了下来,切开一看里面却是白的。姑姑知道后,哭笑不得,因为那是快成熟的冬瓜。西瓜和冬瓜外表很像,可是,如果错将冬瓜当成西瓜,那结果一定是让人失望的。把这件事与教学相联系,我发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存在把冬瓜当成西瓜培养的现象。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地理位置偏远,生源基础较差。一大部分学生因
摘要: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深刻理解美术教育的理念,科学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一切从学生出发,才能积极而灵活地开展学校美术教育活动,才能让每个学生真正受到美术文化的润泽,才能走进新课程,妙手绘丹青。  关键词:新课程 兴趣 朋友 尝试 创造 赏识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
心理学家盖兹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写作文,也是一种创造。可是,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呢?  一、用双眼观察生活,寻找习作素材  生活是学生作文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就能获取丰富的素
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建设的主力军,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使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时代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是学前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过去,我们都认为部分孩子的能力较差,经常采取一味迁就的方法,把所有的知识嚼碎了之后再喂给他们。但越是迁就,他们就越不肯动脑筋。时间长了,孩子们喜欢上了这种“不劳而获”的学习方式。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就要引导幼儿从小就了解科学的概念、科学的技能以及科学的态度和价
要教好初中地理,地理教师必须掌握和充分理解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将理念的要求渗透、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去。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哪些条件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这些问题是我们初中地理教师教好地理的首要问题。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让学生学习对生活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是地理教学的目的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
问题体验中的认知需求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问题的深层探究以解决认知冲突的内部冲动或力量。它直接推动了学习动机的产生,是学习从问题情境进入问题探究阶段的关键因素。因此情境的创设需要隐含认知需求的触发因子,另外教学设计要凸显认知冲突,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冲动主动生成。这也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等高阶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近期,笔者作为评委参与了省市级多个评优课研
为了适应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的需要,政府近年来采取措施,转变教育行政体制,撤销乡镇学区,成立中心学校,原学区下属学校由中心学校带管,中心学校对下属学校的管理以业务指导为主。这一举措,为引入教育竞争机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种新的机制条件下,中心学校如何有效地履行对其他各个学校的管理职能,既能保证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充分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又能保证上级政令畅通以及学校之间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