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丝粒蛋白U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着丝粒蛋白U(CENPU)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方法

采用短发夹RNA(shRNA)方法构建低表达HepG2细胞系,将其分为实验组(sh-HepG2)和对照组(NC);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CENPU表达量;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其对HepG2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其对HepG2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检测其对HepG2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

结果

RT-qPCR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表达量(1.49±0.14比6.72±0.21,t=8.59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CENPU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表达量(1.01±0.13比2.12±0.04,t=11.5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K-8结果显示0、24、48、72 h实验组吸光度(A)值低于对照组(0.40±0.01、0.46±0.02、0.73±0.01、1.29±0.02比0.39±0.01、0.63±0.01、0.99±0.02、1.73±0.01,t=8.735、9.774、7.682、4.48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结果示24 h实验组侵袭的细胞数低于对照组侵袭细胞数[(63±3.57)个比(143±2.49)个,t=14.7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划痕实验表明24 h实验组迁移的细胞数低于对照组迁移细胞数[(29.51±7.26)个比(61.31±3.71)个,t=11.3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CENPU可以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其他文献
目前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孔隙率的水凝胶已用来负载外泌体。与水凝胶的联合应用可以防止外泌体过早被清除,并通过将含有外泌体的水凝胶直接放置于目标部位或其附近,能够保证更集中的外泌体剂量,提供持续且更明显的治疗效果。然而,关于水凝胶在外泌体负载方面的研究并不多,鉴于此,我们将简要介绍水凝胶负载外泌体的主要策略及研究现状,总结近年来外泌体-水凝胶持续递送系统的最新研究。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激素类药物,导致股骨头血液供应受损,局部循环障碍,导致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坏死,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塌陷、关节功能障碍。近年来,"血管学说"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生理机制起着主导作用并被逐步认可,与血管相关的显微外科移植技术对于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显著。本研究旨在对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有关血管的发病机制作以综述,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诱导甲状腺癌TPC-1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甲状腺癌TPC-1细胞,对其处理并分为索拉非尼组和阴性对照组,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性;以二氯荧光素(DCFH-DA)探针检测活性氧(ROS)的产生;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ACSL4、SLC7A11及GPX4的表达水平;以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细胞内MDA含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与全喉切除术对喉鳞状细胞癌(LSC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变化的影响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住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喉恶性肿瘤患者,共计8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成喉部分切除术组(44例)以及全喉切除术组(42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并对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随访,记录肿瘤
骨肉瘤(OS)是一种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因其易转移和化疗耐药的特点,其治疗当前仍是医学界的难题,所以关于其发病机制的探索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环状RNA(circRNA)属于一类内生性表达的非编码RNA(ncRNA),其特征是具有共价闭环结构。它的特殊结构-3’-5’共价环允许它在正常的真核细胞和癌细胞中执行一些特殊的功能。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circRNA在骨肉瘤的肿瘤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是Ⅱa类去乙酰化酶的一员,特异性分布于骨骼肌、心肌、神经系统、血管系统、骨、软骨及肝脏等组织中,不仅可去乙酰化组蛋白,使染色质凝集,抑制基因转录,还可与多种非组蛋白结合,调节靶蛋白转录活性,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代谢等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HDAC4是调节软骨细胞肥大分化的重要因子,其不仅在软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也密
目的观察含硅涂层镁合金体外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根据材料和培养液的不同分为硅涂层镁合金组(A组)、裸镁合金组(B组)、医用钛合金组(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情况,成骨分化能力通过碱性磷酸酶(ALP)、矿化结节及成骨相关基因检测评价。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
骨缺损是骨科比较常见而且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之一。组织工程技术通过模拟体内骨组织生长过程来治疗骨缺损,是目前主流研究技术。水凝胶是一种高分子凝胶,具有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仅能模拟人体组织的水环境,还可以根据周围环境产生性状变化,能够有效应用于骨缺损的研究和治疗。
椎间盘退变(IDD)是骨科脊柱疾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包括髓核、纤维环以及软骨板的退变。椎间盘退变的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制约了其长期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基因技术的发展为IDD发生机制研究和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环状RNA(circRNA)以及信使RNA(mRNA)等与ID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上述RNA
骨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被精细调控的过程,涉及到炎性反应、血管新生、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血管内皮细胞及骨相关细胞增殖、细胞自噬等生物学表型。从生物学表型的角度出发,结合患者的骨不连危险因素等个体化特点,能够以一种新的视角为骨不连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分子参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