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优秀教研团队 构建幸福成长平台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818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研组内教师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教师特有的价值观、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个性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这种交流久而久之,会积淀形成教研组文化。南园小学一直致力于小团队建设,让“爱读书、勤钻研、乐研讨、重共进”成为各教研组建设的主流文化,用文化的力量来浸润、同化每一个成员的行为。就如何构建理想的教研文化进行了几点尝试和探索。
  教研组 文化建设 专题教研活动
  一、领导文化——做思想的“领跑者”
  构建理想的教研文化的前提是学校要有一个民主的、和谐的领导集体,大家都有思想,想做事。很高兴,南园小学就有这样一个领导集体。学校每一项工作过程和结果对我们来说都是享受,这种享受也会传递给老师们。
  1.领导论道
  学校领导做讲座,从心态调整、理念的创新、方法的更新和措施的革新上熏陶教师。像《雷夫告诉我们》系列讲座,让老师们知道教育的成功关键在教师;《静待花开》让老师们走近了生本课堂;《他人睡觉时,我依然醒着》,给我们以人生的激励;《四十不惑——惊喜,你带来了吗?》让大家离智慧型教师又近了一步……
  2.课堂“面对面”
  领导分学科深入到基层教研组。听课、导课、参加教研活动,与教师交流、研究、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切实发挥指导、提升、引领作用。
  (1)随堂课
  在深入组内听课和教研时,及时把了解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梳理归类,利用业务学习时间以此为研讨点,及时组织老师进行交流,突出了问题解决的实效性。如《班级管理小技巧》《关注待进生》等。
  (2)跟踪课
  对新入行、新换岗位的教师和学生存在问题较大的班级进行跟踪听课,让新手教师尽快“上道”,让问题班级尽快稳定,扭转班风。
  (3)重点课
  教导处及时把在平时听课和教研中发现的优秀课例、一些骨干教师的课例以及教导处把关参加各种大赛的课例,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引领提升教师。如三年级语文组开展“作文课例”系列研讨,我们发现方慧组长的作文指导课《对话——怎样写好提示语》对全体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都有指导意义,便在第二天立刻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观摩研讨,效果明显。
  3.周一早茶
  每周一例会开设3分钟师说专栏,我们称为“周一早茶”。每次请一位教研组长做主讲,讲述教育教学故事,读书的收获,对生活的感悟,也可以讲讲养生,谈谈保健。让每周一早茶的清香带给我们一周的好心情。如《灰姑娘》的教学故事让老师们懂得了教学要关注孩子的生命成长;《育女心经》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多面性;《姥姥语录》告诉我们要让孩子亲近大自热,让孩子亲身经历事情……
  二、教师文化——做智慧的“实践者”
  活动培养人,教研组合作文化的形成也要通过活动来促。我们希望老师们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享受合作。
  1.教材解读活动
  解读教材,是迈向高效课堂坚实的第一步。解读走过了如下历程:
  (1)系统梳理——单、双册教材解读
  各年级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详读本年级的教材以及课程标准。老师们整理出了单、双册教材解读系列资料。
  (2)模块备课——单元教材解读
  从整体上规划整个单元时段的教学,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个单元定一个主讲人,主讲人首先对本单元的知识点、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进行梳理,可以根据知识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与创造,调整教材教学的前后顺序,补充丰富教材内容,组员进行补充和质疑。然后由主讲人负责完成本单元教案,其他组员在此基础上修改,实现教案共享。
  (3)实践解读——与“磨课”“研课”相结合
  通过“磨课”“研课”,进一步验证深化解读。
  2.专题教研活动
  我们提出“一、四、四”教研模式,即“一个专题、一课四讲、一课四研”。
  (1)一个专题
  扎实有效的专题教研一直是我校教研组活动的特色,并且,我们努力让专题研究更具系统性与承接性。如中年级语文冯蕊组的“1 1”语文教学模式的专题研究:学完一篇课文,再根据课文内容扩展学习两篇相关短文。老师们精心编写的拓展阅读材料,让孩子们爱不释手。这一专题研究让教研组成长了,也让课堂高效了。
  (2)一课四讲
  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同年级组内每人各选一节课例,进行组内一课四讲教研;另一种是一个年级组共同选择一个本组比较困惑的课题进行接力式教研,但是两种形式都是通过“个人独立备课——集体备课——试讲——评课修改——再试讲——再反思交流”的流程展开主题研究。
  (3)一课四研
  所谓一课四研,即个人研究——组教研——年段教研——学科教研。
  “专题式教研活动”激发了教研组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从高建学区撤并过来的李老师从没教过语文课,在袁月组的熏陶下,仅用一年时间,就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每次的随堂课都让我们赞叹。
  可以说,交流是南园各教研组的常态,教研组已经形成了“聊”文化,在上课前或者空堂时,老师们都会自然地聚拢来,对教学内容你一言我一语,或提醒、或请教、或商量,围绕一份设计,或出谋划策,或质疑问难,或倾心思索,这种看似散漫的教研才是最及时有效的,真正实现日常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進,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们一起学习、思考和成长,从而让教师体悟了教研文化的意义。
  3.建资源库活动
  我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已近3年,分3级:一级建在学校网站上,是由教导处牵头组长负责,每个学期末集中积累最优质的各级获奖资源。二级建在资源库专用FTP上。分学科、分年级、分上下册,组长负责甄选,每位组员负责不同的板块,随时丰富本学科本组的资源库。内容包括教学设计反思、课件、试卷、课例、图片视频等。三级建在用做常态交流的FTP上,每位教师有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件夹,在这里老师们可以随时修改自己的资源,可以使用同伴的资源。如低年级数学梁晨组每个人都把教研课、公开课、常态课的课件放到文件夹里按学期分类,已经积累了231课时的课件。每次教学前,可以拿来直接使用,还配合着成型的教案,大大节省了备课的时间。资源库一年年下来循环使用,不断完善。这样一是把教师智慧、教研成果进行收藏,这是一笔丰厚的财富;二是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生,不断储存,不断提取,一本万利。
  教研文化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凝聚着团队的每一个人,激励着团队的每一个人,我们让教研文化像春风吹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教研文化像春雨润泽校园每一位师生,让教研文化像阳光照耀学校走向光明!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阐述了《科学》成长档案袋评价的实践。即通过构建评价框架、确定评价方法、制定档案袋内容要求、实施交流评价等过程,并针对成长档案袋评价的实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反思。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科学 学生发展性评价 成长档案袋评价    如何实施初中《科学》学科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校科学组把它作为组内校本校研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动,特别是在教学
在我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被学习,最重要的学习环境就是课堂,而课堂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着语言的学习情况,能及时、合理地调整课堂气氛,对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是很重要的。  英语课堂提神法注意力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我慢慢发现,课堂气氛越活跃,教学效果就越好。然而,在每一堂课上总是开展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活动,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及时地调整一下课堂气氛,调动一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完全可以的,作为调味剂出场的以下办法
在教育教学中,为了能实现优者更优、学困生进步,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积极创设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数学学习情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增长才干。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实施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但在意识中肯定自己的力量是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前提。小学数学学困生一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心中就有可能燃起奋起直追的火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
本文通过一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种子的萌芽》,详细阐述了在科学课堂上有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的一些方式和手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科学课综合实践主动探究意识种子《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自主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又是科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只有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组织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才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经。”笔者结合小学科学《种子的萌芽》一课,谈谈如何在科
[摘要] 本文阐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原则以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各领域的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音乐素养,培养幼儿具备健全人格,是一种开放、综合、拓展式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 儿童 奥尔夫 音乐 教学法    自1984年,笔者首次接触到奥尔夫音乐教育以来,迄今已有20多个春秋,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和精神深深感动了我,它诠释了儿童音乐教育的真谛,它通过音乐
[摘要]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实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是化学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现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保证。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自制仪器,挖掘教材,教学得法,学生就有兴趣,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体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    新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不同,它不再规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课程标准建议的“活动与探究”共58项,人教版教
我们在教学中常会出现有重知识而轻能力、重身体而轻心理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方向。目前素质教育的大旗已经举起,向应试教育的阵地发起了进攻。素质教育教育改革方法模式国家教育司副司长王文湛在《素质教育与教育素质》的讲座中举了一个例子:让一个中国小学生和美国小学生在几个方面做了对比,结果是中国学生的考试分数比美国学生的考试分数高得多,而美国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却比中国学生动手能力
一、近期校园中的“颜色现象”  自2011年10月中旬以来,各地校园中连续出现的“颜色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探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向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他们佩戴,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不发红领巾,发放绿领巾是对表现稍差的学生的激励。山东省枣庄39中根据学生成绩,为部分班级的学生发放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作业本,绿色标有A,黄色标有B,红色标有C,据该校教务处
为了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教师应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学习方法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交流是引导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课堂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现在的教学模式依然陈旧、刚性、保守的,已不适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升学、就业方面的压力增大,正值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面临许多心理压力,特别是考试压力。帮助他们正确应对考试压力,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中学英语考试压力心理问题斯蒂芬·霍金说过:“身体的健康固然重要,心灵的健康也会给你无穷的力量。”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承担着各自的社会责任,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学业、就业方面的压力增大,正值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面临许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