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杂志、一个年代、一段记忆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鹿鸣》结缘是在上个世纪的1982年。那是个文学轰轰烈烈风生水起的年代,套用一句曾经流行的话说:一片树叶落下来,如果落到三个人头上,其中两个是文学青年,另一个也是文学爱好者。那是八十年代的一个夏天,彼时,我正在医学院读大二,一天傍晚和室友转悠着进到一家小酒馆。刚落座就发现旁边的桌上坐着一个青年人,正坐在那里自斟自饮。此人面容白净有一头惹眼的微黄卷曲的头发。有室友悄悄的说,这人肯定是个少数民族。出于好奇我用蒙语和年轻人打了个招呼,不成想他竟然听懂了,还用蒙语告诉我,自己是柯尔克孜族而且也懂蒙语。接下来便是递烟、拼桌、加菜、添酒,酒过三巡年轻人告诉我们他也是铁杆文学青年,从东部区来包头是投奔当时的文联主席汪焰的。因为汪焰与家父曾有过交集,所以名字听着十分耳熟。而且也了解到他目前居无定所,寄居在一家小旅馆境况不是很好。 我和室友便主动邀请他到我们宿舍住,因为有些跑校生也有铺位,但从来不住,所以空铺很多。就这样,这个叫敖明的文学青年成了我们的新室友。
  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个傍晚,敖明兴冲冲地从外边回来,手里拿着一本杂志。一进门就急不可耐地嚷嚷道:“我的诗发表了!我的诗在(鹿鸣)发表了!”。由于过度的兴奋,他的脸胀得通红。《鹿鸣》当然听说过,不过对于八十年代文学青年的我,《鹿鸣》的高远实在是太遥不可及了。看着他递过来的杂志,当时的我根本无心欣赏他的诗,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封面上《鹿鸣》两个赫然入目的大字,怦然心动的那份羡慕很快上升为一种妒忌。心里想,咱啥时候能在《鹿鸣》发表一篇作品,那该是一件多美的事啊!
  那天晚上,敖明躺在床铺上辗转不安,不时地听到他在黑暗中翻弄着杂志,不时地看到他坐起来点烟。现在回想起来我也很理解,要是我遇到这样的喜事,肯定也会是这样的。
  真正的与《鹿鸣》零距离接触还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第一次走进位于金融大厦《鹿鸣》编辑部,确实有一种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感觉。特别是把自己抄的工工整整的诗稿交到《鹿鸣》编辑老师手里,而后在期盼中等待,在等待中期盼 ,那种只有那个年代的文学青年才有过的纠结、煎熬、企盼、喜悦甚或沮丧,也只有那个年代的文学青年才能解其真味,因而,至今回味起来依然甘甜在口,真正应了那句“痛并快乐着”。
  后来我参加了许多次《鹿鸣》举办的大大小小的“笔会”、“座谈会”,也经常地邀请《鹿鸣》的编辑老师到包铝讲学,共同组织各类“笔会”,从而结识了许淇、陳予漠、苑淑珍、丁晓实、李同振、马宝山、柳陆、杨挺、郭盛、端刚、丕耀、小潘等编辑老师。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与这些师长学棣亦师亦友结为交好,也与《鹿鸣》结下了一生不老的情缘。
  讲一件对我来说印象深刻的事情:有一次,参加《鹿鸣》召开的作者座谈会,一位来自固阳农村皮肤黝黑的青年人发言,介绍自己的创作经历和体会,说他曾经为了买《鹿鸣》杂志,把回家的路费都花了,只能步行十几里山路回家。在那个一部电影就会引领一阵流行浪潮,一篇小说、一首诗一旦发表马上就会被反复传抄、吟诵的年代,文学的地位尊贵到了任何人都不允许随意玷污的程度,以至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几十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当年那位钟情于文学、钟情于《鹿鸣》的文学青年,而今已是在新闻界和慈善事业摸爬滚打多年,练就了一手成熟文字的社会工作人士。我敢断言,如果没有《鹿鸣》这个平台,如果没有《鹿鸣》编辑老师当年在行文走字方面的培养点拨,一个农村青年能够走到今天,绝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说,文学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文学的作用是强大的,文学潜移默化的教化启迪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
  遥想当年,去趟“八角楼”(当年我们对金融大厦的别称)是一件很高兴的事,确实有种回家的感觉。进得《鹿鸣》编辑部来嬉笑坐卧随便自然,临走总会拿几本杂志或几本稿纸。编辑和作者之间,那份纯真的友谊,那份真挚的情感,真是没齿难忘弥足珍贵。
  我的第一篇能称之为作品的作品就是在《鹿鸣》发的,而且和大名鼎鼎的耿林莽先生在一个栏目,为此也曾经沾沾自喜了好长一段时间。渐渐地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我对作品的发表与否已经不再看得那么重了,但在创作方面却从来没有过松劲与轻慢。自从将创作重点转向散文诗后,曾得到过《鹿鸣》老主编、著名作家许淇先生的谬奖,更是“不须扬鞭自奋蹄”。许淇先生当年的谆谆教诲至今言犹在耳,所以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应该说在散文诗创作方面,许淇先生是我的领路人,《鹿鸣》则是我永远的温暖的家园!
  如今的《鹿鸣》无论装帧设计,还是页码印刷质量,与当年都不可同日而语。《鹿鸣》这些年在推举新人新作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在以本土作家为主,举荐国内一线作家、诗人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与编辑默默的工作,替他人做嫁衣的精神密不可分的。
  《鹿鸣》曾经以全国四大青年刊物蜚声文学界,其知名度是尽人皆知的。特别是当年《鹿鸣》邀到许多一流作家的稿子,如今已成为《鹿鸣》引以为骄傲的精神财富,也是《鹿鸣》人不断努力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动力。
  愿《鹿鸣》越办越好。
  祝《鹿鸣》青春常在永远年轻!
其他文献
一天总算过去了。他躺在凉席上,让花蚊叮咬着。那些丝丝的细痒,传遍了全身。他想到,至少这些感觉是属于他的。他坐到床边,席面上留下模糊的轮廓。是出汗太多,还是许久没有洗澡了?  黑暗里,他摸索到书包,跟着塞进毛毯和衣裤。他需要的并不多。发生那件事后,他就有了这样的念头。他推开房门,穿过院子。他拉开厨房的电灯,门外一片光亮。他慌张了,急步关上门。吱呀声折磨着他的神经。他站在门口听着,没有脚步声他才松了口
期刊
疾驶的列车,宛如一条绿色的长龙,穿越中原腹地,呼啸而来,向着莽莽苍苍的大西北挺进。铁路两边的田野、树林,混沌成一片碧绿,矫健的身姿飞也似的向后躲闪,大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潺湲流淌的河流,仿佛被这个庞然大物惊吓到了一般,忙不迭地让开一条路。  车上,坐着一对古稀之年的老学者,精神矍铄,侃侃而谈。听声音,竟然还是那么清脆,与他们的年龄简直不相称。显然,两位老人有些兴奋,如烟往事随着他们的语流汩汩而出。
期刊
值此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欣闻《鹿鸣》杂志创刊五百期,特献上我们深情的祝福:  呦呦鹿鸣,载文载道。  五百塞外,千秋一脉。  ——《草原》杂志社  《鹿鸣》呦呦,群贤皆至。  ——《安徽文学》杂志社  五百头雄鹿在草原上奔跑  十万朵梅花散落人间  呦呦呦呦  它比马头琴更加悠扬,更加高亢  也更加沁人心脾  ——大连《海燕》文学月刊社  一鹿独驰草原,一鸣独歌出尘。  恭贺贵刊创刊500期  
期刊
我突然想到一个日子和一个微笑,那是纪念  我知道一张纸写满了故事和抱歉,那是紀念  我记得一方书桌旁边有一个灿烂的秋天,那是纪念  我依然看到一个人渐渐走远的背影模糊,那是纪念  这样的日子像所有的日子一样重叠成了纪念的叶片  这样的纪念像所有的回想把生命风景依次打开铺展  这样的激动像所有的阳光把体温一次次地提升起来  这样的渴望像一双手把时间一片片编排成生命围墙  纪念日是一个引信,会把所有的
期刊
鸟鸣声从树上跌落的时候,我吃了一惊。不多不少的三声,两短一长,清澈,圆润,欢快,婉转,第三个音节特别水灵地往高里绕了个弯;那不期而至的声音,不像落入耳里,倒像落在心尖。距立春还有两天,可小家伙的声音天真稚气,汁液饱满,听起来仿佛已是春天。  我抬头看了看,没看到小鸟藏身的地方。树是天竺桂,枝叶稠密,四季常青。因为不断填海造城,这个地方早就没了渡口也没了木棉,但“木棉渡”这个地名却还保留着,成了木棉
期刊
日月穿梭,斗转星移,《鹿鸣》文学月刊已经出刊500期。作为一个本土老作者,对《鹿鸣》有着深厚的感情,衷心祝愿她兴旺发达,越办越好,遠景辉煌!  在《鹿鸣》文学创刊500期之际,我想起了我来包头读到的第一本诗集——《春到包头》。《春到包头》伴我走过岁月,走过沧桑,如今已经58载。  上个世纪60年代第一个春天,我离开故乡鲁西平原,来到大建设中的包头参加了工作。一个星期天,我在新华书店购买了一本新出版
期刊
天刚放亮。望云镇唯一的一条主街道,像条刚刚睡醒滑不溜溜的泥鳅又活蹦乱跳起来。望云镇毗邻县城。每年秋末,附近三村五里的农民总会在这里自发形成一个蔬菜批发集贸市场,马路两边的商家店铺门前挨挨挤挤排满了毛驴车、柴油三轮车、农用四轮车等,大大小小的摊子一直从镇子的东头蜿蜿蜒蜒伸到镇子的西头。譬如:豆角、葫芦、土豆、胡萝卜、秋白菜、玉蔓菁、大葱、小米、糕面等等,甚至农夫们在闲暇时赶制的扫把、棉门帘、鸡毛掸子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包头市文联刚刚把《包头文艺》杂志改名为《鹿鸣》。包头文联和《鹿鸣》杂志就举办了一期文学讲习班,我有幸参加了。  我当过七年“知青”,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时就喜欢“舞文弄墨”,写点小散文、编点小文艺节目之类。回城后,斗胆写了一篇知青爱情的小说,用稿纸一笔一划誊写后,怀着诚笃、忐忑的心情送到了交际处西副楼,当时的《包头文艺》编辑部。一个月后,稿子被退回来了,里面有一封编辑老师诚恳的
期刊
时光总是在人们不经意间就匆匆地溜走了,弹指一挥间许多年就消失在了身后的远方,而每一个文学创作者的面前都有自己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不能停下脚步,也没有空闲左顾右盼,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怕引发回头张望时的伤感。只有当你再也看不清楚前方的路影,再也找不到印象中那棵指引你前进的参天大树的时候,你也许才会放慢匆匆的脚步,不情愿地回过头看一看来时走过的路以及路上自己深深的脚印,不是想停下来,而是借此想从过往的
期刊
1  白云鄂博是文學艺术家创作的沃土。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白云鄂博开始开发建设时,国内许多的著名文学艺术家们就纵身跃进时代的波涛,顶风雪冒严寒,纷纷前往白云鄂博。他们在火热的生活中挂职体验生活,与矿工们同甘共苦锤炼情感,用他们激情奔放的笔,描绘了白云鄂博艰苦创业的时代风貌,塑造出了白云鄂博人独特的风采与鲜明的形象。他们有:徐迟、鲍昌、田间、阮章竞、玛拉沁夫、许淇……  脚踩坚实的大地,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