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洲古韵 薪火相传

来源 :江西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102169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4月,笔者再次走进丰城市洪州窑碗泥岭,探访古陶厂生产及制作工艺,拍摄工人劳动场面,反映劳动美这一主题。
  洪州窑碗泥岭位于江西省丰城市铁路镇陂上村,是洪州窑唯一一个依旧在生产的重要窑址,它依然完整地保留着200多年前的柴烧龙窑和老作坊以及制作古陶的工艺,堪称洪州窑的“活化石”。龙窑柴烧技艺流传至今,已经有1000余年历史。2013年洪州窑碗泥岭古陶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洪州窑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始于东汉晚期,终于晚唐五代,历史长达八百余年。窑址多分布在宜春丰城一带,是中国青瓷器的最早发源地之一,此地因唐代属洪州,而唐代是洪州窑最鼎盛的时期,故称“洪州窑”。由于当时景德镇等地发现更适合烧制陶器的高岭土,大批的窑工带着洪州窑精谌的烧制技艺从丰城转到景德镇,因此,当地有“先有碗泥岭,后有景德镇”之说。可惜的是,曾经盛极一时的洪州窑逐渐衰退终烧,精美绝伦的瓷器烧制技艺也失传多年。但庆幸的是在丰城市铁路镇陂上村,至今还保留着最后一座原始烧制工艺的龙窑——碗泥岭龙窑。碗泥岭已成为延续洪州窑千年窑火的传承地,秉承与坚持洪州窑的流风遗韵。
  据碗泥岭古陶厂的甘厂长介绍,古陶厂现占地50亩,制陶作坊1000平方米,现有制陶工艺师傅8名。目前正在生产的陶器有陶瓮、陶罐、陶碗、陶壶、陶盆以及大型的陶缸等,年产值500余万元。碗泥岭制陶工艺继承的是洪州窑传统烧陶古法,制成一个精美的陶罐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因当地土壤杂质少,制陶师傅从稻田底里取泥后把泥练至均匀后,手工拉坯成形,晾晒两至三天后上釉、装窑。随后,用泥巴等耐火材料封住所有窑孔烧窑。自窑口封闭之日起,用干柴烈火烧上三天三夜,再等龙窑降温两天后陶器才算烧制成功。烧陶是个技术活,制硬了,容易烧裂;软了,容易烧扁。投柴时间大约控制在十几分钟左右,烧好烧坏全靠窑工通过添柴的多少、速度以及风力的变化来控制。由于成品率较低,工人在烧制过程中十分辛苦,目前厂里仅剩7个老窑工还在靠经验传承这项古老的工艺。
  据甘厂长介绍,以前手工制陶技艺在丰城是个非常热闹的行当,学的人很多。由于销路好,高峰时村子周围有30多座窑同时开烧,现在只剩下这座龙窑还在勉强坚持。随着金属、玻璃和塑料器皿的出现,陶器生产逐渐走向机械化,土陶的质量、销量都限制了农村手工制陶业的发展。赚不到钱,年轻人都不愿来学习。这门继承和沿袭了几千年洪州窑历史的手艺也将随着这批农村制陶人的老去而面临消失。
  现在该厂正在积极引入社会资金,拯救陂上村手工制陶,保护最后的龙窑。通过保护和传承洪洲窑碗泥岭制陶工艺发展历史人文旅游。我们期待,洪州窑文化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将再放光彩。
其他文献
又是一年好时节,繁花似锦,欢歌如潮。  这是属于江西人民的欢庆时光,金色的稻田交织着桂枝的馥郁。广袤天地间,我们采撷收获的硕果;和风旭日里,我们也迎来了第五届江西艺术节。  三年了,有多少精彩大戏磅礴开演,又有多少文艺新人脱颖而出?  三年一度的江西艺术节,它取材生活,又走进群众;它弘扬艺术之美,也讴歌群众智慧;它反映世间百态,更折射人性的光芒。  与其说这是文化的盛宴,不如说,这是4500万江西
期刊
2013中国-南昌国际马戏艺术节为第五届江西艺术节的重要节目之一,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厅、南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由红谷滩新区管委会、北京金群艺马戏表演有限公司、江西省申远实业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南昌国际马戏艺术节以俄罗斯联邦国家马戏集团、乌克兰国家马戏公司、以色列马戏艺术团、波兰马戏艺术团、法国马戏杂技艺术团、北京金群艺马戏表演公司等为核心,邀请十二个国家的顶尖马戏团队联袂献演。俄罗斯联
期刊
刘克安对书法的爱好,源自于他的初中老师。初中时代的刘克安被老师刚劲有力的字迷住了,便开始用心练习。高中时期的他,因得一手好字,在当地小有名气,还当上了村里的宣传员。“当时帮乡亲们写了很多字,很多对联都是自己编,他们送红纸过来,写好对联再送回去。”纵情于书法的他,晚上,点着煤油灯,用废报纸和废书练字,一直到当兵。  1976年,刘克安来到四川参军,有了之前的一些基础,刘克安负责团里的板报,每月两期。
期刊
刘杨,1965年生,199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江西市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南昌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政协委员,江西民盟书画学会副会长。  作品入选八届全国美展,中国当代花鸟画展等,并出版有《刘杨彩墨画集》、《美术家刘杨》、《水墨本色一刘杨》、《江西画坛实力派12家-刘杨》等。  刘杨从事美术工作已二十余载,但根底上他更是一位优秀的画家,对山水、花鸟
期刊
当我们一下铜鼓县高速公路收费站,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副大的宣传牌“铜鼓县——中国长寿之乡”。怀着对长寿的憧憬,我们开始了铜鼓农业开发的探访之旅。当我们走到茶山深处时,看到这山是这么的郁葱翠绿,喝到这溪水是这么的清澈甘甜,呼吸到这空气是这么的清新甘爽时,那么长寿之乡这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铜鼓县地处赣西北边陲,修河上游。铜鼓全县87%为山地,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就有20座,属于典型的山区。近年来,铜
期刊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宜兴青瓷的传统装饰方法及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宜兴青瓷工艺传承与创新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宜兴青瓷;装饰;传承;创新  0 引 言  在中国灿烂的古代陶瓷文明史中,青瓷被称为母亲瓷。宜兴是青瓷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商代前期就已出现原始青瓷。古代宜兴青瓷工匠根据本地资源及时代风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出青瓷的各种不同的装饰方法,以古朴典雅的造型、优美多样的纹饰、精美绝伦的釉色为我们
期刊
业内收藏人士甚至很多砚雕家们,都很佩服刘明学的创意,甚至开玩笑说要给刘明学开颅,看看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哪来的那么多“怪想法”。一般的砚雕师们要求石料规整,而刘明学却不然,他不管怎样奇古怪石都有办法设计好。这些取之不尽的创意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得益于他后天的钻研与努力。2002年,早已小有名气的刘明学还是远离家乡,来到西安美术学院深造。在这两年的学院生活里,他不仅钻研国画,而且尽情地吸收中国古典文
期刊
“南丰蜜桔甲天下,市山蜜桔冠南丰。”时值盛夏,虽还未到蜜桔成熟之季,但一踏入市山镇境内,就看到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满镇尽是蜜桔树,已让我忘却酷暑的难耐。当记者来到南丰蜜桔精品生产区,2012年被全国文明办评为全国文明村镇的市山镇包坊村时,一栋栋漂亮的洋房,房后满山的蜜桔树映入眼帘。村支书跟我们说:“我们村人均种植蜜桔近3亩,2011年,人均纯收入就突破1.4万元了。”  南丰县市山镇,山清水秀,
期刊
在每个月满初升的清晨,穿上传统服饰的普什卡人,安静地行走在小镇的街上,一边默默祈祷,缓缓走向神庙,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风景。
期刊
从历史的烟尘中追寻井冈山,那是一块闪耀着传奇之光的红宝石。  从中国的版图上探视井冈山,那是一块镶嵌在大自然中的绿翡翠。  江山如此多娇——黄山奇、泰山雄、庐山幻、峨眉秀,井冈山兼而有之。  时间用亿万斯年的造化,铸就了一座多姿多彩的旷世奇山。  登上井冈山,就是登上一座精神的高峰。  走进井冈山,就是走进一段人间的仙境。  品读井冈山,就是品读一部自然的杰作。  巍巍大井冈,绵延五百里。如果你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