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探索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188667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所占篇幅很大的一部分,也是所占分值很高的一部分,抓好这一部分的复习,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整张试卷的成绩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高三进入系统复习时,统筹规划了复习方案。具體实施如下:
  首先明确的是传记的阅读要求:1.理清作品陈述的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让学生对实用类文体,主要是传记阅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有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网络,这是在以前的教学中未曾细化的东西。
  其次,结合具体文章归纳出传记题设题的考点(辽宁高考的传记阅读设题点在变化,内容在增多,题型在拓展),并对近几年来的高考题、模拟题设题类型进行归纳总结。按梯度精选文本,系统训练,以确保一轮复习初见成效。2009、2010、2011这三年的高考题、模拟题,最初设题比较多的这种类型题:1.第一种类型:传主一生的突出贡献是什么?2.第二种类型:文中表现了传主的那些性格特征?3.第三种类型: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第三,针对学生答题中失分现象都比较普遍的情形,对学生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做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大体有这么几种情况:1.答非所问,答案与题干问题要问的内容完全无关。2.信息得分点遗漏,答案信息不完整。3.答案组织和表述混乱,答案表述繁冗、没有条理。4.答案表述似是而非,不能扣紧关键词、核心信息等。结合不同文本训练题,发现学生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得不了分,而在于得不全分总会或多或少的遗漏一些必要的信息点,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为了在第一轮复习中提高对此项能力训练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在探究能力题中的得分率,我决心将探究能力的复习训练做细、做精、做实。于是我选择了先让学生认真做题,再精讲点拨的方法,通过这些训练让学生明白这种题目难在哪里,要提升什么能力。本文只提供了一种实施的方法,这只是抛砖引玉,以促进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明确选考类实用文本阅读探究题怎么考?要明确设题角度 ①隐藏点(或:空白点)(字面上没有,但可以通过想象、演绎、推断等作出合理解读和阐述,或由现象到本质挖深层意蕴);②分歧点(或:多元点)(从不同角度、层面发掘深层意蕴);③疑难点(文中存在的有疑问的地方,或是文章的核心重点所在,提出自己的见解);④启迪点(人生价值、时代精神,发表自身感受)主要题型封闭型、半开放、开放型三类。
  (1)封闭型。所谓封闭型,就是题目中虽然出现了“你认为……”“你的看法”之类的看似开放的字眼,其实考的仍然是对作者写作思路的理解。或者,题目虽然是“谈某个人的经历或某件事对你有什么启迪”“你从某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但考的还是离不开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及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它的考查范围往往是“探究”考点中的第①②点。
  对封闭型题目,考生能做的就是紧扣文本,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谨慎提出自己对文本的见解,然后围绕文本观点进行简单的论证。
  (2)半开放型。此类题目跟封闭型题目的区别在于,虽然它也不能离开文本,但考生有了对文本表达不同意见的空间,即对于文本本身,可持有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它的考查范围往往是“探究”考点中的第②③点。
  (3)开放型。此类题目纯粹是拓展,题目把涉及的内容扩大、延伸。文本只是出发点,学生按照题目设定的某种拓展方向去思考回答。这种题型重在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联系实际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更鲜明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它的考查范围往往是“探究”考点中的第③点。
  同时,还要弄清如何解答选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总的来说,一般要求做到“有观点+有分析”。答案要求观点要明确,态度要鲜明。一般采用这样的句式: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得……”。所谓分析,就是探究,是运用依据阐述观点的过程。分析可以有以下2种方式:
  (1)观点+结合文本分析。问题标志:“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这种分析过程一方面是摘录或者化用文本的相关字词句,整合成话,扣紧观点;另一方面举文本中的事例进行分析的,要注意叙述简洁,材料与观点相互融合。
  (2)一方面的观点(或有利)+原因分析+另一方面的观点(或有弊)+原因分析。问题标志:“对于某个观点,你如何评价”“谈谈你对某个观点的看法”。这种分析过程注意要一分为二,既要肯定其好的一面,又要提出自己中肯的看法,有利有弊,不能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
其他文献
所谓习惯,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逐渐培养成的比较稳定的经常性的行为倾向。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起着潜在的巨大的作用。习惯,是非意识行为,也可以说是不自觉的行为,它
《骆驼祥子》是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小说,在文中,祥子和虎妞的样子被许多人研究过。八十年代是西方文学理论“疯狂”传入中国的时代,人道主义思潮在中国当代社会具有十分
现代管理是一门艺术。面对企业的管理,作为管理科学中基本理论问题的人性假设理论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地对企业进行人文化管理,其理论和实践,都必然地要建立对此理论科学认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
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的建立有实质性的意义,因此对高校社团的管理与控制成为关注的重点,也成为建设的对象。高校的社团开设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扩大交际范围,同时培
<正> 1 概述除氧器是火电厂的重要辅助设备,它不仅承担着给水除氧的任务,同时也是回热系统中的一级混合式加热器,其运行是否正常,将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部分电厂仍
一、读书与听书  曾几何时“上学读书”已被“上学听讲”所取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将教材中的内容“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学生听,对学生的“读书”却有所忽视。久而久之,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想”,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读书”的“乐趣”,抑制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从长远看,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依靠教师,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终身学习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
<正> 正如美国国家标准信息协会(ANSI)定义的,&#39;RTU&#39;这一术语指的是监控系统中的远方站设备,而&#39;监控系统&#39;则包含所有在远方站或当前站的控制、指示设备、主站
“鸟巢”是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