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是“创时代”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t_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全国“两会”已经闭幕。伴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推进、富国强军大局的铺排、军工系统深化改革氛围的深厚, “两会”中,与国防军工相关的创新创业创造的议题越来越多,各军工集团的代表委员也越来越活跃。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党中央、习总书记高度关心和鼓励创新创业创造,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用创新的火花点燃创业的激情,才能形成新时代的创造奇迹。
  也就是在同一天,我国在西昌卫星發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卫星发射升空。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300次飞行任务,成为了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资料显示,长征火箭从第一次发射到第100次发射用了37年,从第1∞次发射到第200次发射用了7年,从第200次发射到第300次发射仅用4年多时间。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从1970年长征一号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长征火箭先后有1 7种型号投入使用,从最初的艰苦创业,到本世纪初的载人飞行、圆梦奔月,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等一系列重大跨越。
  “创”从来就不是轻松容易的事,它意味着寻求突破而且充满不确定性。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关键是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在改革深化、国防军工体系改革加快的大背景下,新的一年里,军工国企改革的步伐有望加快。通过改革创新的办法疏通堵点、纾解痛点、攻克难点,才能不断为创新松绑、为创业加油、为创造助力。
  新时代是“创时代”。有人说,要敬畏不确定性。这是因为,行之有效的创新在一开始可能并不起眼,而每一个伟大的创新又都是由无数个小创意汇集而成。这一点,在最具创新活力、最需创新精神的军工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更新迭代,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加速演变的今天,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绝非杞人忧天,而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业创造动能,正是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必要条件。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是创业兴业蔚然成风的发展,是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今天,制造业是不可或缺的,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靠创新来引领发展,这是符合当前实际和事物发展规律的。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当前,中国军工装备制造业多年来的创新积淀正在蓬勃发展,但不应自满,因为还远未抵达终点,军工装备制造业还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融合度越来越深,这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为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创新步伐助力,新时代无疑也是“创时代”。
其他文献
实力与文化二者相辅相成,民族要复兴,国家要崛起,缺乏先进的文化支撑是难以实现和持续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我党近百年来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所积累的丰富经验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认真继承并发扬光大。航空人也正是秉承了“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才立起了一座座丰碑,成就了一个个辉煌。  航空工业在近70年的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文化内涵就是“自力更生”。新中国的航空工业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严
期刊
1951年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发出《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航空工业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了。航空工业发展之初主要任务是全力保证中国空军所有飞机和发动机的修理及飛机零部件、配件和工具的制造,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航空工业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苏联的援助下开始建厂,并且随着各方面技术能力的提高,开始仿制新机。  当时制造飞机的全套技术都来自苏联,并且每个车间
期刊
经过58年艰苦创业,新中国空空导弹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历史.性转变,导弹总体性能实现了三大跨越,即发射距离从近距到中远距的跨越,攻击目标从普通目标到特殊目标的跨越和抗干扰从抗传统干扰到抗新型干扰的跨越,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能够自主研制、生产第四代空空导弹的国家,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我正赶上中国空空导弹向第三代跨越的转型时期。从此,就命中注定般地要为这项
期刊
1941年,我出生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一个小山村的一户贫农家庭。1959年考入哈尔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1964年毕业。我接受了17年完整的新中国教育,这17年,特别是在哈军工的5年给我未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培养了我爱祖国、爱集体、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的思想作风。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位于沈阳市的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一研究所(601所)。在这块土地上我工作生活了55
期刊
1965年6月4日,航空工业洪都自行设计研制生產的我国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强击机——强5飞机飞上了祖国的蓝天。强5的首飞成功,填补了我国航空领域的一项空白,大长中国人民志气,也鼓舞了正在发展成长的中国航空工业。  50多年前,一代名机演绎了一种精神;50多年后,洪都依然壮志凌云,续写精神的永恒。洪都员工在强5研制生产中展现的“自强自立,求实创新;百折不挠,团结奋进;献身航空,勇攀高峰”的“强五”精神
期刊
珠海航展上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  作为“研制航空武器新装备,构筑中国国防高边疆”的主机所,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成都所使命职责所在,是践行集团“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使命的价值体现,是达成“引领我国航空与空天综合技术发展方向,构建具有卓越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智慧研究所”愿景目标的核心竞争力。成都所专于业,勤于思,敏于行,勇于新,坚持将科技创新做实做细,不断践行拓路苍穹的蓝色梦想。坚定创新的自主战略培育
期刊
1949新中国首次阅兵  受阅方(梯)队:28个  受阅装备:火炮119门、坦克和装甲车152辆、汽车222辆、军马2344匹、飞机17架。  阅兵首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朱德  空军:空中6个分队,5个机型,17架飞机。  机型:P-51战斗机、“蚊”式战斗机、C-46运输机、 L-5型通讯联络机和PT-19初级教练机。  影响:1949年开始的阅兵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即开启了新中国阅兵
期刊
全国产化视景仿真系统亮相2019年北京InfoComm China展  从上海弄堂里的私营小厂到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从研制开关、灯具的元器件级产品制造商到成为军民机两个领域的系统级供应商,从濒临破产、举步维艰的困境到营业收入即将突破14亿大关,航空工业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电”)的发展之路,有大环境的摸爬滚打,有波折动荡的艰难求生,有市场竞争的艰难搏击,但上电一直在努力书
期刊
110年的中国航空工业,经受了战争的洗礼、创建的艰辛、威长的考验、改革的磨砺,已经威为共和国保卫人民幸福、支撑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以冯如设计并首飞第一架动力飞机为标志的中国航空发展110周年。伟大祖国盛世华章,航空百年风雨征程,国庆大阅兵是最好的见证。10月1日,在盛大的阅兵式上,全部由航空工业研制列装的12个空中梯队、34型168架航空装备和地面3型4架无人战机
期刊
精益生产搬迁调整启动  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不断创造伟大奇迹、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0年。  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一分子,时刻与祖国共命运、心连心,将企业的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历经“五次创业”,实现“五大突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矢志不渝践行着航空报国的无悔誓言。  知往鉴今,以启未来。新时代的航空人正在从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