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与祖国共同成长55载伴航空事业发展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k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1年,我出生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一个小山村的一户贫农家庭。1959年考入哈尔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1964年毕业。我接受了17年完整的新中国教育,这17年,特别是在哈军工的5年给我未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培养了我爱祖国、爱集体、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的思想作风。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位于沈阳市的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一研究所(601所)。在这块土地上我工作生活了55年,这55年我干了三件大事儿。第一个是从头到尾参与并组织领导了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第二个是做了大学校长;第三个是组建了辽宁通航研究院,领导轻型电动飞机研制,开拓扩展通用航空产业。
  是党,是祖国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农民的儿子,培养成一名国防名校的大学生,把我从一名技术员,培养成为歼8系列飞机等多个型号的总设计师,并被中国工程院评选为院士。我感恩伟大的党,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给我成长提供巨大平台的航空工业,感恩关心帮助支持我的601所,感恩我的家人。
  党叫干啥就干啥,祖国需要就是我的目标。我还有一个信条就是,干啥必须干好,尽力干到最好。在歼8系列飞机研制中,按照这个信条,我带领团队创造了航空工业的四个第一。担任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期间,我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坚持特色办学理念,以学生为本,经过近8年的努力,使沈航获得了硕士推免权、博士授予权,实现了我在就任校长时提出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目标。创建辽宁通航研究院后,我们成功研制了两款双座电动飞机,成为国内和世界范围内首款取得民航局型号批准书和生产许可证的电动飞机,现已批量生产,在数个通航公司运营。
  科研的道路并不平坦,它充滿了艰难险阻,我们要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去克服。受油机研制时,受机插头断裂,座舱噪声高,我们就齐力攻关。型号研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参研各单位通力协作,作为总设计师单位,我们与各辅机研制单位搞好协同,充分理解他们的困难,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中,我们与发动机、机载雷达、火控系统等承研单位结下了深厚友谊。一个型号的总设计师,在型号研制中一定要深入一线,我有一句口头禅是“任务要下去,干部要下去”。我在领导的几个型号研制期间,有一半时间是在沈飞公司、外场基地度过的。
  如今我快到80岁了,但自己觉得身体还好,仍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谨记习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挥余热”的嘱托,全力搞好新能源电动飞机的研制,大力拓展通用航空产业,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其他文献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中铝集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天空,将有越来越多的插上东轻银色翅膀的大飞机飞上蓝天!  东轻不仅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创造”的代表、中国力量的见证,更是中国合金材料的典范、中国加工技术的象征。  在残留着侵华日军731细菌工厂的废墟上,始终矗立着一座在国内久负盛名、在国际有着较大影响力的铝镁合金加工基地。“这片荒原开发的不容易啊,当时的北大荒人迹罕至、731的
期刊
教练机是飞行学员翱翔蓝天梦想的摇篮。  在中国教练机基地——航空工业洪都,有这样一位科技工作者,他用智慧和心血,为飞行学员提供优质的教练机,铸造了逐梦蓝天的翅膀;他率领项目团队,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航空科技创新发展之路;他从事教练机研制35年,已将个人命运与教练机发展紧密融合、思虑久远……他就是航空工业洪都总经理、L15高教机总设计师张弘。  一场空难引发的思考  波音737M
期刊
大国航空:从百年奋发到世纪辉煌  张聚恩 著  科学出版社2019年01月  自21世紀以来,从运-20、歼-20到C919、AG600等,中国航空给国人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也昭示着我们正在努力从航空大国走向航空强国。本书作者是在中国航空科技领域奋斗了半个世纪的著名专家,他凭借扎实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讲述航空发展的动人故事,评说航空领域的重大事件,弘扬航空报国的奋斗精神,对于激发全社会对航空事业的
期刊
网络进攻作战能力应该怎样用于胁迫或者冲突局势中?指导网络进攻作战能力开发和应用的战略是什么?美国需要怎样的情报能力才能使网络武器得到高效应用?网络空间的局势升级机制和威慑框架如何构建?  为了建立高效的网络空间战略所需的情报-监视-侦察(ISR)基础设施,美国网络空间的情报-监视-侦察能力必须具有普遍存在、实时和持续的特点。  第20号总统政策指令”指导官员权衡“敌人反应行动的潜在威胁”和“报复行
期刊
“响应国家召唤,服从国家需要,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1951年我参军的时候,就是这个想法。当时正值抗美援朝,国务院(当时叫政务院)发出知识青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军事干部学校的号召,我也非常希望能够为保家卫国出一份力。开始时,我想报名参加海军,却被分配到了步兵学校,我当然服从分配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空军的“绞杀战”,对我志愿军的作战和保障造成很大困难。党和国家提出要建设中国强大的人民空军,我有幸调入
期刊
在慶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上,看到中国战鹰翱翔于蓝天之上,站在国庆观礼台上的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种新型飞机的研制,就像培育一个孩子一样,当看到飞机凌空飞越天安门广场向祖国和人民汇报时,不论多么刚强的男子汉都会流下热泪。这种眼泪,是对青春的记忆,是对过往丰碑的回望,更是对为国家奉献的骄傲。  从1983年至今,我已经在航空战线坚守奋斗了36年的光阴。刚刚进入战机设计领域时,我国航空工业可
期刊
老火炕所散发出的能量,像太阳的热,时时融化着一家老小生活,上的冰点,让我们的心始终躺在父母的身躯,上享受着家的温馨和幸福。  明天,也就是2016年12月25日,我们郭家四代人整整居住了52年的老房子就要因为棚户区改造而动迁了。  此时,我这心里总有一种难舍难离的酸楚。特别是那铺老火炕,始终有着父母的影子,就好像父母的身躯和脊梁,一年四季为我们遮着风,挡着雨,让稚嫩的羽翼尽快丰满而翱翔于暴风骤雨中
期刊
实力与文化二者相辅相成,民族要复兴,国家要崛起,缺乏先进的文化支撑是难以实现和持续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我党近百年来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所积累的丰富经验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认真继承并发扬光大。航空人也正是秉承了“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才立起了一座座丰碑,成就了一个个辉煌。  航空工业在近70年的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文化内涵就是“自力更生”。新中国的航空工业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严
期刊
1951年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发出《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航空工业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了。航空工业发展之初主要任务是全力保证中国空军所有飞机和发动机的修理及飛机零部件、配件和工具的制造,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航空工业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苏联的援助下开始建厂,并且随着各方面技术能力的提高,开始仿制新机。  当时制造飞机的全套技术都来自苏联,并且每个车间
期刊
经过58年艰苦创业,新中国空空导弹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历史.性转变,导弹总体性能实现了三大跨越,即发射距离从近距到中远距的跨越,攻击目标从普通目标到特殊目标的跨越和抗干扰从抗传统干扰到抗新型干扰的跨越,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能够自主研制、生产第四代空空导弹的国家,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我正赶上中国空空导弹向第三代跨越的转型时期。从此,就命中注定般地要为这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