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礼文化:载体、地位与价值

来源 :道德与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70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文化源远流长。传统家礼是礼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狭义的"家礼"指家庭、家族或宗族用以维护内部秩序的礼仪规范和伦理观念。家礼文化指广义的"家礼",涵盖制度、器物、实践、观念等多个层面。家礼文化借助家礼典籍、私塾社学、家训规诫、家谱族谱、礼器服饰、传统建筑、家风传承等载体,实现其教化功能。传统家礼体现了中华民族家文化的独特气质与精神,是"礼文化"的核心内容与价值。借鉴传统家礼教化方式、路径,可以增进角色认知,涵养个人德性;吸收传统家礼伦理内涵有助于我们营造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称情立文"的制礼原则有助于促进社会礼仪文明进步。
其他文献
现代新儒家牟宗三以康德作为会通儒家与西方思想的桥梁,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由于康德的实践理性思想完全否定情感在道德基础中的地位,相对而言,在道德哲学的基础方面,儒家道德思想与康德实践理性的共同点反而不及与休谟经验论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共同点多,彼此沟通的难度也更大。实际上,原始儒家道德思想的建构有其独特的路径,就是情理合一,其成熟形态则是孟子的心性论。从《性自命出》的"道始于情"而"终于义",经过《五行》篇"形于内"的探索,原始儒家道德思想发展为孟子的以四端说四德,性、心、情理合一,以心性论
性善说是《孟子》学说的基石,因此为后世研究者特别关注,但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认识有很大差异。最典型的是汉代的赵岐、宋朝的朱熹以及日本江户时代学者伊藤仁斋。此三人虽有前后承继关系,却更突出地体现了不同背景下的三种解读方式。赵岐代表了经学思潮下的伦理解读,朱熹代表了理学思潮下的哲学思考,伊藤仁斋代表了异域文化视野下的政治教化期待。这三种解读方式反映了儒学在历史中的变化,也反映了其在不同背景下的价值取向。
亚里士多德在其古典伦理学中讨论了作为制作活动的技艺与作为实践活动的德性以及二者所依赖的实践智慧的联系与区别。基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以及当代认知科学,这一类比研究延续到当代自然主义伦理学及其反思中。自然主义伦理学主张技艺与德性及其实践智慧之间存在着某种类同关系,源于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的辩护者则主张技艺行为与德性行为的实践智慧在诸多方面存在区别。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技艺行为和德性行为的实践智慧应当有效地整合,即技艺行为的实践智慧可能使人们对整体生活目标的反思更为正确,同时,技艺行为的实践智慧也同时应当遵从基于
康德关于定言命令能有效推导出一切实际义务的主张在哲学史上一直受到广泛的批评。在那些批评者看来,定言命令作为一种普遍性、形式性的原则从逻辑上说是无法有效推导出任何实质性的内容的。然而,这种批评忽视了定言命令的公式Ⅰ("普遍公式")和公式Ⅰa("自然法公式")的区别及其意义。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康德是用公式Ⅰa示范如何推导实际义务的。公式Ⅰa除了提出"普遍化"的形式性标准外,还由于涉及一种自然目的论,而提出了一种自然法意义上的实质性标准,即一个人对自己的完善和他人的幸福先天地负有义务。这一实
霍布斯对现代平等观念的形成做出了三个重要贡献。第一,将平等的主体扩展为一个国家中的一切公民,或者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第二,将平等的对象扩展到与人的自我保存相关的一切事物。第三,对平等的依据提出了两个新的论证,即人的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不是由自然能力的不同所决定的,而是由法律决定的;人的自然权利平等基于人的自然欲望相同,而不是基于人的"天性"相同或"理性"相同。
在环境公正议题研究的理论层面,至少存在四个误区,即议题名称误区、概念释义误区、原则设计误区和种际公正误区。议题名称误区是指不该将"环境公正"和"环境正义"这两个概念完全等同,消解的方法是还原这两个词的不同所指,分别用于应然之处;概念释义误区是指不该直接从环境公正出发定义环境公正概念,而是应从一般性的公正概念推出环境公正概念的定义;原则设计误区是指不该把环境公正原则设计成了用其他词汇命名的原则,消解的方法是通过回答"环境公正应为何"的问题来直接获得环境公正原则;种际公正误区是指不该弄出这一公正类
在"什么的平等"这个问题上,阿马蒂亚·森主张恰当的尺度应当从基本益品和效用转移到可行能力。然而,G.A.柯亨指出,可行能力不是一个恰当的尺度,因为它无必要地窄化了他称之为中间态(midfare)的东西。森对此回应道,如果自由是人们有理由珍视的东西,那么尺度从功能性活动或中间态扩展到可行能力不仅必要而且合理,因为后者不仅没有窄化前者还以可行能力的形式表示对自由的关注。即便如此,可行能力依然不能充分关注压迫或剥削。因为压迫或剥削不仅根源于可行能力的缺失,也根源于社会关系的不平等,因而从更优视角来看,恰当的
人类道德进步的历史就是道德关怀的范围不断扩展的历史。环境伦理学的重要理论贡献是,区分了道德行为体与道德承受体,把道德承受体的范围扩展到了人类物种之外的自在物。当代机器人伦理学接过环境伦理学扩展道德关怀的接力棒,不仅把道德承受体的范围从自然存在物扩展到了作为人工制品的机器人,还把道德行为体的范围扩展到了具有道德功能的社会机器人。随着道德关怀范围的扩展,出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道德行为体和五类不同的道德承受体。为了应对伦理共同体成员的增加所带来的伦理挑战,需要建构具有拓展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后科学主义与全球主义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理解为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手段,在马克思以前从来没有人将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视为一种先行开启世界存在和人存在的本体论的目的性活动。正是对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的这一重大误读,导致了现代性的实践活动给自然界带来巨大破坏和对人的存在的严重扭曲。因此,正本清源,还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的本来面目,成为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是创造世界和创造人的本体,它的先行存在地位决定了它才真正是人们对自然环境负道德责任的形而上学根据,正是通过它才开启出世界的存在
在日常话语中,伪善大多是呈现负面道德评价的现象,但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某些类型的伪善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容忍,比如露丝·格兰特在《伪善与正直:马基雅维利、卢梭与政治的伦理》中为政治中的"伪善"所做的颇有影响力的辩护。但格兰特认为,非政治维度的社会生活中,除了公共生活中的某些礼仪之外,伪善无法容忍,尤其是友谊、家庭等私人生活领域。借助于细化非政治维度社会生活中的伪善类型,以及对生活的复杂和脆弱的说明,可以论证即便是私人生活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伪善且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