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妙用

来源 :学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e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據现代教学理论,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指导学生有效实践,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价值与意义。但是,由于教学的种种的限制,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亲自参与进实践之中,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选择更为合适的教学策略,如情景创设。教师通过结合生活元素,来为学生创设出生活化情景,将其与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效结合,能够促使学生在进入到情景之后,展开实践。一旦学生能够在实践之中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便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情境教学
  一、在情境创设中注重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最为主要的,便是使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但是在实际教学之中,因为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情境教学的作用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最终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而且部分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的时候,对于形式过于注重,没有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因此,教师在开展情景创设的时候,需要对教学目标更加注重。
  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这个小节的时候,为了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有所认识,可以结合教学工具,如课本、书桌等来进行情景创设。比如说,“同学们,现在请看看你们的数学课本,有没有发现它的表面其实是一个长方形,现在......”在创设出这一教学情境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在这一情境中有效突出“让学生在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有所掌握的前提下,运用此种方式来解决实际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从而使得学生对策略的多元化有所体会”这一教学目标。当然,还需要注意在落实教学目标的时候,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与热情,促使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二、注重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便是数学课堂,但是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要想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某个数学知识有深刻的印象或者是透彻的理解,这是很难办到的事情。这样一种情况,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难以得到突破。想要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教师不妨试着使课堂教学情境与生活化元素相融合,以此来使学生在接触到熟悉的事物时,能够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而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例如,以“认识人民币”这个小节的知识点为例。要想使学生“对人民币有所认识、使用与辨别”,教师完全可以构建生活化教学情景。因为“人民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生活化情景创设。比如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超市购物的情景进行模拟,使学生能够对“人民币”有初步的掌握,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模拟购物过程。一个学生当售货员,另外的学生作为客户。在购买一件物品的时候,向售货员询问价格。比如说一包纸巾原价为5元,现在超市有优惠活动,少了一元五角,现价只需3.5元。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拿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对其进行辨别;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模拟出来的超市情境中去花钱,让学生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人民币,来选择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借由这样的方式,来使学生对“人民币”有所认识,进而使得学生学会应该如何使用、分配人民币。在这样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实践模拟,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使自身的数学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促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有效营造积极探索的问题情境
  俗语有言,“学贵质疑”,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质疑,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通过对课堂机会的充分利用,来设置出问题情境,进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收到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产生意犹未尽的效果。如此一来,便可以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最终使数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以“有余数的除法”这个小节的教学内容为例。对这个小节的教学,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除法竖式的每个数的含义的过程中,能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多种表现形式有所感受”。由此,教师可以引入这样的问题,来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即“同学们,假设有一家商店,某天运来了3500千克大米,每天若是平均可以出售300千克,那么几天可以将这些大米销售完?若是销售11天,还能够剩下多少千克呢?”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少学生通过计算后,发现所得到的余数有差异。有的学生得到的余数是2,有的学生得出的余数却是200。出现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可以顺势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余数呢?想想:总的千克数减去销售的天数乘每天出售的千克数的积究竟能剩下多少千克呢?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学生明白了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就是这里总的千克数,除数就是平均每天销售的千克数,商就是销售的天数,而余数就是剩下的千克数,从而让学生明白采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方式来对最终的结果进行检验,自然就明白这题正确的余数是多少了。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更好的心灵交流,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借助生活化情景、问题情境等创设,来最终促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和平.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及运用[J].教师,2018 (04) .
  [2]朱亚贤.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7 (08) .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但目前仍有部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较低,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足,进而影响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为转变这一状况,教师应积极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初中英语高校课堂构建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校课堂;构建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教学重心转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势所趋。解决问题,顾名思义是依靠自生能力,独立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旧时代以培养应试能力为主,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广能力教学,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平衡的发展,为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做好铺垫。古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力教学的出现弥补了填鸭式教学的不足,将“鱼”换为了“渔”,凸显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本文简要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数学式的理科思维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所提倡的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课堂。我们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目标,尽量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该怎样提炼数学知识中的生活知识,怎样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应用数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兴趣;创新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于这些文言文的教学,诵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诵读有它的特质,有它独到的优势。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切实转变观念,积极改进教法,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诵读  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这些文言文的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知道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良好的教育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十分必要的教育过程,也是学生的品德养成过程,并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提升良好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培养  对小学生来说,学好数学知识并形成良好的能力,是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追求,在教育过程中,围绕学习能力提升问题,
期刊
摘要: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时,老师们自身必须要具有较强的隐形教育认知意识,不断的丰富渗透性的教育形式,切实的提升总体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对各类课程资源进行高度的整合,同时还需要优化总体的教学设计方案,开展实践体验教学工作,给隐形教育创建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小学生们可以得到更为长远化的发展,提升学生们多方面的道德品质素养水平。本文主要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形教育措施进行探究,分析其课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理念下,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注重生活元素运用。通过联系生活,实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加深对知识理解,形成正确认识。文章先介绍重要意义,再从不同方面展开论述,采用有效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元素;有效运用  引言:  受到应试教育制度影响,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公式、法则、定理的记忆上,学生会感觉到枯燥无聊,导致积极性普遍不高。为了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所以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时都会产生畏难情绪,长此以往不利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但是小学生又都比较喜欢动手操作,如果可以在数学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而如何保证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性是困扰很多小学数学老师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出发,探究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效性的具体途径,仅供参考。
期刊
摘要: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将抽象概念快速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学习内容,并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这种固定式的思维模式。在为小学阶段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能力,将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培养和引导小学阶段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小学生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
期刊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说:“培养人才最主要的是创造能力”。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创新是一个名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思维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贡献的理性思维形式。创新能力是21世纪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实施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英语作为一门活生生的语言学科,尤其需要通过学生主动的大量的实践活动,在应用中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