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学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标理念下,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注重生活元素运用。通过联系生活,实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加深对知识理解,形成正确认识。文章先介绍重要意义,再从不同方面展开论述,采用有效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元素;有效运用
  引言:
  受到应试教育制度影响,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公式、法则、定理的记忆上,学生会感觉到枯燥无聊,导致积极性普遍不高。为了改善学习效果,要注重生活元素运用,提高灵活运用能力,实现知识内化吸收,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一、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学以致用
  根据实际观察发现,学生对知识理解比较浅显,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性发展。看待问题角度单一,例如将数学问题用生活语言表达出来,他们就不会解决,运用能力较差。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元素,慢慢转变看法,明白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发挥着有效作用。知识要做到活学活用,解决实际中遇到问题,真正意义上达到学以致用。借助生活元素,学生思维会被打开,有利于激发出创新意识,突破传统观念的认知,得出更多新的东西。很多学生存在高分低能的情况,虽然记忆了大量理论,但是无法实现运用,思维模式比较僵化,不利于自身发展。数学学习根本目的是养成良好思维模式,有效解决问题。
  (二)解决重点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比较头疼的问题,容易形成阻碍因素,对正常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主要原因是内容比较抽象,很难直接去理解,生活化元素可以解决面临问题,便于他们更好接受。例如题目叙述复杂,学生看到之后会感觉很难,觉得自己无法解决。为了帮助理解,可以用生活语言表述出来,拉近和学科之间距离,产生一种亲密的感觉,转变角度去思考。在反复练习中总结经验,难点并不可怕,要加入生活元素,有利于降低理解难度,更好的去克服。数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其实就在身边,要注意日常积累,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将生活化元素和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开创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出学生热情,调动起参与积极性[2]。
  二、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景
  通过创设情景,将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大部分学生会觉得计算很难,经常会出错,告诉他们在超市购物时,在挑选完商品后售货员会又快又准的结账,过程中要用到数学计算。在课堂上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参与进来,增加了学习趣味性,保持轻松的心态。创设生活场景是知识的迁移运用,感受到数学实用价值,帮助人们处理事情。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多媒体被应用到课堂上,要进行有效利用,将生活场景直观呈现出来,加上音乐效果渲染,学生会有真实感受,从而完全投入进去。同时要注意小学生生活阅历浅显,因此要选择他们常见的情景,才能帮助更好学习,促进对知识理解、记忆。
  (二)生活元素选择
  生活元素運用要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体现出一致性,尽量选择他们感兴趣事物,会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在学习分类归纳时,除了教材内容外,要适当进行拓展,例如香蕉、苹果、黄瓜、菠萝、鸭梨、黄瓜,将具有相同属性的分为一组,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通过观察就可以完成。小动物对学生有着很大吸引力,要融入到教学中去,例如动物园中有3只猴子、4头大象、2匹马、7只老虎,问一共有多少动物?这样有趣的内容会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生活元素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所以要分析学生身心特点,挑选他们喜爱的事物,将具体效果落实下去,不断提升学习效率[3]。
  (三)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学习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要走到生活中去,运用知识解决日常遇到问题,对于能力培养有很大帮助。例如去文具店买学习用品,一直铅笔1元、一块橡皮0.5元、一个作业本1.5元、一个笔袋3元。小明同学需要买3支铅笔、一块橡皮、2个作业本、1个笔袋,问总共花费多少钱。计算中注意数量和单价的对应关系,会涉及到小数计算,所以要非常细心,避免出现错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非常多的,要善于去钻研,培养自主探究能力。相比较于课堂学习而言,学生在生活中思路会完全打开,不断提升自身思维水平。对知识记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境地。
  (四)善于观察生活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观察生活,才能学到更多知识。多问一个为什么?激发出强烈好奇心,通过探究发现真相。例如轮胎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滚动,确保车辆行驶。水杯为什么要设计成圆柱形,人员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还可以装比较多的水量。经常观察可以养成良好习惯,让生活变成数学学习大课堂,在日积月累中实现提升。交通信号灯时间为什么是15秒、30秒、60秒、75秒,之间的差异说明了什么?因为不同地段车流量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维持正常交通秩序。梯子是常见物品,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因为比较稳固,使用起来安全。观察生活中和数学有关的一切事物,思维会变得更加灵活。
  结语:
  综上所述,浅谈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改善学习效果。加强实际生活联系,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自身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金霞.浅谈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理化学习,2016,(010):90.
  [2]郑秋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元素的运用[J].科学中国人,2015,(15):540-540.
  [3]刘家贵.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融入生活元素[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9):6-6.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计算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授给学生具体的计算方法,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知识迁移;培养  引言: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通过大量的习题来帮助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不仅是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需要,更是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教师要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性。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从教学的理念、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手段等多方面进行积极的创新,切实促进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期刊
摘要:估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可以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进行。让学生掌握估算,可以使他们在解决数学题目之前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合理正确的判断,得出大概的结果,然后和计算出来的数进行比较,检验计算的正确性。通过估算学习,学生不仅能在数学学习中使用估算知识,还能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他们运用估算的意识,加深对估算的掌握和运用,掌握估算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实现高效的数学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微课就是随着课堂电教化和网络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微课的到来,符合学生爱智求真的学习需求,也符合老师教学方式多样化的需求,微课走进课堂,一定会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和促进
期刊
摘要:初中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但目前仍有部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较低,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足,进而影响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为转变这一状况,教师应积极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初中英语高校课堂构建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校课堂;构建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教学重心转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势所趋。解决问题,顾名思义是依靠自生能力,独立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旧时代以培养应试能力为主,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广能力教学,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平衡的发展,为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做好铺垫。古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力教学的出现弥补了填鸭式教学的不足,将“鱼”换为了“渔”,凸显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本文简要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数学式的理科思维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所提倡的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课堂。我们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目标,尽量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该怎样提炼数学知识中的生活知识,怎样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应用数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兴趣;创新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于这些文言文的教学,诵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诵读有它的特质,有它独到的优势。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切实转变观念,积极改进教法,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诵读  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这些文言文的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知道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良好的教育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十分必要的教育过程,也是学生的品德养成过程,并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提升良好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培养  对小学生来说,学好数学知识并形成良好的能力,是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追求,在教育过程中,围绕学习能力提升问题,
期刊
摘要: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时,老师们自身必须要具有较强的隐形教育认知意识,不断的丰富渗透性的教育形式,切实的提升总体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对各类课程资源进行高度的整合,同时还需要优化总体的教学设计方案,开展实践体验教学工作,给隐形教育创建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小学生们可以得到更为长远化的发展,提升学生们多方面的道德品质素养水平。本文主要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形教育措施进行探究,分析其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