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恩之心滋润生命成长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us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孩子大多数为独生子女。长期以来,由于不少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造就”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个性,他们对父母、老师及周围人的付出,不仅不思回报,反而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为了唤起孩子的感恩意识,找回孩子日渐流失的感恩情怀,学校适时开展了以“让感恩之心滋润生命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下是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第一阶段:知恩篇——寻找感恩之源
  
  什么是“恩”? 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抽象而空洞的概念。因此,运用大量充实的材料让学生感知什么是“恩”,从认知层面点拨学生识恩、知恩,是确保感恩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也是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首要任务。
  读本浸润感恩之心。学校开发了校本教材《感恩的心》。教材的第一篇章为《穿越时空的感恩经典》,收集了“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20条经典感恩话语,要求学生将这些经典名言熟记于心。第二篇章为《震撼人心的感恩故事》,列举了古今中外“结草衔环”“鹿乳奉亲”等30个报恩故事。第三篇章为《感人至深的恩泽故事》,选择了学生征文中一些感人至深,反映父母、师长、他人给予自己真实恩泽的故事,这些故事个个都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学校将这三章结集成册后,下发给孩子,让孩子们在阅读中铭记感恩故事和感恩名言,从而使情感得以熏陶,人格得以提升。
  环境熏陶感恩之心。物质文化环境是无声的老师,精心设置的文化环境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真正起到“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心护花二月风”的效果。在精致和谐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感恩的氛围:在教室里,开辟了“班级感恩文化角”,设有“身边处处有恩情”“感恩温馨语”等栏目;在校园的墙面上,悬挂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感恩名言诗句;在每天的校园午间新闻中,《感恩的心》《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旋律优美、感人肺腑的感恩歌曲被反复传唱。这样精心营造的和谐育人氛围,呼唤着孩子的感恩之心。
  倡议唤起感恩之心。在感恩教育施行之初,学校组织开展了“学会感恩,爱心永恒”倡议活动。活动中,学校组织学生聆听感人肺腑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感人的一瞬间》等故事,观看了涤荡心灵的《感恩行》纪录片,撰写了以《感谢有你》为主题的文章。同时,还号召学生给曾经帮助过自己、教育过自己、鞭策过自己的人写、寄一张感恩卡,以表达对他们的感恩之情。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恩情,应该懂得去感恩和报恩。
  
  第二阶段:报恩篇——踏上感恩之行
  
  从感受他人恩惠到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一个巨大飞跃。实施感恩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知恩于心,更要让学生感恩于行,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书签提醒感恩。即选择一句自己喜欢的感恩名言为座右铭,让它时刻提醒自己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感恩书签的制作活动:做一张心形的感恩书签,不忘有颗感恩之心;做一张树形的感恩书签,让感恩之心为他人送去一片绿荫;做一张月亮形的感恩书签,感谢天地覆载、日月临照之恩……一张张亲手制作的感恩书签,为学生的感恩之行点亮了一盏盏明灯,时刻提醒着他们去感恩、去报恩。
  孝心在行动。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有可能去爱他人,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首先就得培养孩子的孝心。为此,学校开展了“孝心在行动”主题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见下表)
  
  绽放五色花:为了让孩子获得实现自身价值的真实感受,全校统筹安排,通过创设服务他人、回报社会的“服务岗位”等形式,开展了“五色花绽放”活动。五色分别代表:红色——到福利院或敬老院开展一次感恩活动或为社区做一件好事,做社区好少年。金色——开展“每天做一件家务活,做家庭小主人”活动。绿色——认领并护理社区中的一棵树或者一片草坪,做一名护绿小卫士。蓝色——尊重老师,每天向老师问好,做文明好学生。紫色——关心同学,每天为同学做一件好事,做助人好伙伴。学校鼓励孩子每达到一项指标就可摘取“五色花”中的一片花瓣,直至拼成一朵灿烂的感恩五色花。
  
  第三阶段:施恩篇——延伸感恩之路
  
  学生在知恩、报恩的基础上,自然会产生“施恩”的需要。然而,我们知道,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需要”是非常短暂的,常常只是一时冲动,而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学生的这种施恩需要转化为持久、自觉的施恩行为,从而达到感恩教育的最高境界。为此,学校的做法是:
  感恩积分卡。感恩不在一时,而在于一生一世。为了促使知恩、报恩、施恩成为孩子们的一种自觉行为,学校设计并开展了感恩卡积分活动。此活动旨在鼓励孩子“日感一恩”,即每天为师长、他人或社会、自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可以是为父母洗一次脚,给老师送上一句温馨的话语,帮同学解决一道难题,为社区清扫一次楼道,给小花浇一次水……学生参加活动后,自己在感恩积分卡的相应栏目中贴上一颗有见证人签名的“爱心”。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感恩活动,让活动效应向四周辐射,学校还号召学生开展了“孝心共行”(和父母一起孝敬长辈)、“感恩同心”(和父母或他人一起参与感恩活动)等活动,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言行唤起父母和全社会人士的感恩之心。凡是在感恩活动中和他人一起参与的,都可在相应的栏目中贴上两颗叠加的“爱心”。然后根据感恩积分卡上的积分,结合家长、同学的推荐,在学校的“孝敬周”(每年五月份的第三周)和“感恩周”(九月份的最后一周)中分别开展“校园孝星”和“感恩天使”的评比活动,并将“校园孝星”“感恩天使”的照片悬挂在校园醒目的光荣墙上。这样,通过感恩教育活动,就把施恩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和终身习惯。
  “童心看感恩”活动。学校一方面引领孩子进行充满真情实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一方面引导孩子去发现并体会发生在学习、生活与自然中的细微小事,包括一些并不是很起眼的闪光点,然后开展了“童心看感恩”班级传递日记活动。要求学生以“我的发现”“你真行”“我要学习他(她)”为主题,用叙述语气传递记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恩故事。在一篇篇带着温暖的感恩日记中,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感受到了给他人带去的幸福和感动。“童心看感恩”班级传递日记激励着孩子们将感恩活动持之以恒地延续下去。
  细细盘点感恩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的点点滴滴,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感恩教育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思想的启迪、人格的升华,更重要的是弥漫于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那份浓浓的真情。“感恩”这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已通过学校创设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融进了学生的心田,融进了学生的生命,成为学生终身的习惯、终身的财富。
  
   (作者单位:浙江诸暨市浣江小学)
  责任编辑徐向阳
其他文献
1966年,单枪匹马的陈景润在极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完全用手工计算,攻克了(1+2)这一世界数学难题。他用7年时间大大简化、改进和完善了他原来的论证,使那叠厚厚的稿纸变成了薄
地处奉贤区南桥镇中心城区的弘文学校,是一所公建配套的九年一贯制学校。2005年,为了满足正阳等小区老百姓子女的就学问题,弘文学校应运而生。时任钱桥学校副校长的何菊芳调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疑是当前的热点话题,也是不可多得的综合性德育素材。在品德教学中,老师们关注着奥运的话题,进行了可贵的思考和尝试。我们选编的这一组相关案例,有不同方
论坛缘起:中共十六大报告全面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创建学习型组织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朗读的评价,鼓励学 “Prim
作为高中作文教学,需要的是一种类哲学的思考而不是真正的哲学家,这是符合高中生认知特点的,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一般都会有带有哲学味道的思考,这就为学生作文的思想性奠
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室研制成功一种改进的超声波技术,用来确定金属和陶瓷材料的裂纹。 据说,该新技术可以满足模件方面的无损测定的需要,即能定量的测定材料内部的缺陷。据称,当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实践提出了新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阳高县培仁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道路,努力抓好“一个中心、两个
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至50%。由此来说,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细
南坪实验小学位于长江秀水之滨,山城南滨路畔,始建于1917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校四点的办学规模。在学校百年发展历程中,南小人始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地秉承着“以人为本、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