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要抓住诗的特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329619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普遍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现代新诗比古典诗词更难教,尤其是“朦胧诗"或一些采用了西文现代表现技巧的作品。因为教师自身“读不懂”所以也“讲不好”,学生们在学了以后更是一知半解,最终只能把诗句背下来应付考试完事。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觉得最大的症结所在,是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现代诗歌的特质进行教学。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作品中一首文词非常丰富、词藻华丽、浓艳,韵律和谐,极富音乐美的诗作,笔者听了多位语文教师对它的讲授,尽管教学手段殊异,教学方法各有千秋,但教学效果始终不令人满意——一些教师对本诗的分析就如同对普通文本的阅读教学一样,按照作品的顺序,分节由具体的意象(景物描写)入手,对诗歌内容进行条分缕析的“解构”,这样的解读使诗歌意义在字面上简单滑行,其最终的结果是使诗的意境支离破碎而又不得要领。
  就《再别康桥》这首诗而言,不仅意象新颖,而且构思精巧,作品的内容是极有层次的展开的。从全诗来看,作者首先写的是康桥的“光、影、声、色,’:“光”——夏日黄昏的“夕阳”、“波光”、“柔波”;“影”——柳树、青荇、彩虹在河畔的投影;“声”——“夏虫为我沉默”;“色”——“金柳”、“青荇”;其次,这些景物都是极常见的,但作者所定格的是特定的画面:夏日黄昏,当一切的喧嚣开始变得沉寂的特定时刻,由此衬托出离别时的心境;接下来看,表现夏日黄昏的作品也常见,诗人独特的地方在于截取了从黄昏到夜色降临时的流变过程,此时熟悉而又美丽的康桥因为“星辉"的出现开始变得朦胧,而此刻现实的康桥也在离人的眼里幻化成诗意的康桥,此时的康桥已不仅仅是一座现实中的康桥,而是因作者情感投射而完全诗化,它以心灵的意象完全融入了诗人心中。
  另外,诗作的开头和结尾就是简单的照应和“轻轻的”、“悄悄的”两个词在语义上的差别吗?其实不然,如果结合作者的心路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追求“美、“自由”与“爱”的诗人终于在康桥这个带给无限留恋的美好圣地找到了自己栖息的精神家园,按照作者自己的话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所以,康桥对作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也是作者终其一生都不能忘怀的。但这一切又是如此的短暂,故地重游,“轻轻的”来的诗人又要“悄悄的”走了,身心疲惫的诗人又要回到那个让他沮丧的尘世当中,而这美好的一切注定与现实是格格不入的,于是“作别西天云彩”的留恋又“裂变”成“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情感的巨大转变,表明了诗人彻底的埋葬眷恋的决绝态度——在情感的投射背后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真正的所指,即作品隐约呈现的人和事。
  新课标对于诗歌的教学,要求我们力求让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而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它往往把现代派所强调的色彩、音乐、画感、象征和暗示等特征以及那种深沉抑郁的情绪作了较为完美的体现,具有深厚的哲理意味。如果我们还以古典诗词的分析字词再感受情境的教学方式来教授现代诗,那完全是行不通的。比如顾城的《黑眼睛》、《一代人》、卞之琳的《断章》以及李金发、穆旦和当代的海子等这些现代主义诗味浓郁的作品,他们往往不从正面言说,而是运用最能使人对情感唤起联想与共鸣的一连串意象来表达情感,这样的间接表现方法配以不求规范但求突出感觉的新奇的语言组合,给诗作增添了一种深沉幽渺的诗美。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把握现代诗的这些特质,注意引导学生先从总体上把握作品,然后再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从而避免“误读”,使学生获得新的审美体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课堂上的知识迁移训练,教师也要精心设计。一位教师在分析完诗歌的内容后,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英国剑桥大学掠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多数的教师是选取诗人其它的一些诗作和本诗一起赏析。其实,就本诗而言,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学生们进行探究的,比如,诗歌的名称叫“再别康桥”,可徐志摩写过“初别康桥”吗?,如果没有,“再别”又该如何理解?它指的是第二次,还是第三次?
  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文化精粹的积淀。对于正处在敏感多思、多愁善感的诗般年华的高中生来说,他们的生活应该是充满诗意的,而教师们更应该通过诗歌的教学拓展学生的诗思,切忌一切简单、死板的老陈规。朱光潜先生曾说:“自从有了诗歌,人生就不是一件枯燥的东西”,所以,教师们通过新颖、独特的诗歌教学不仅可以使他们的审美能力、感悟人生的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得到提高,而且通过诗歌的学习,可以使他们逐步向真向善向美,并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珍视友谊,思考时代,使他们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使命感,并有高尚情趣的人。
  
  安应泉,男,教师,现居福建清流。
其他文献
曾让学生鉴赏李白的诗歌《春夜洛城闻笛》,分析其中“折柳”的寓意及其作用。此题正答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乃不知古典诗词的许多意象有着特别的含义。“折柳”为什么“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原来,“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
如何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笔者认为对教师而言关键要把语文课上“活”。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如何上“活”语文课,笔者总结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来自于生活,语文学习更离不开生活。把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
在我每每感叹《我与地坛》的艺术美的同时,又在想,为什么一个命运如此多舛的人,竟会用如此从容不迫的笔调去阐述一个本来十分沉重的“残疾主题”,唱响他十几年不平凡的“命运交响曲”呢?他的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究竟支撑一个残疾之躯活下去的精神动力是什么?从史铁生本人的生活历程来看,再从《我与地坛》中“溯本求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一种“补偿心理”给了他很大的生命平衡力量,而地坛则恰恰是他这种心理的栖
由于追求升学率,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只追求功利性的现象,很多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着重讲授知识点,忽略了人文性的渗透,使语文课堂变得很沉闷,甚至出现了有个别同学厌学的现象。因此,要想语文课变得生动有意义,就应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渗透人文精神。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分解、欣赏,让学生体会并领悟到文本中所蕴含的那种美好的文化精神和理念,接受熏陶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价值标准,而逐步达到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其中听是最基础的,它和读一样是吸收、理解口头信息的手段。叶圣陶曾说:“听是用耳朵读,读是用眼睛去听……”可见,听的训练有利于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呢,我觉得离不开老师的耐心、慧心和恒心。    一、耐心是根本    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很多时候,我们大人是比较主观的,认为有的内容孩子应该是懂的,
近期重温《孔雀东南飞》,再度被刘兰芝形象深深感染,且忽而意识到:深入剖析刘兰芝形象,并让广大男女朋友对照古人反省自己,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现实意义不可低估。  刘兰芝究竟是怎样一种女人?有哪些地方值得男人珍爱?下文试图分类一一浅析。  一.她婀娜多姿,是个美女  “著我绣裌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不论是体态,
《曲别针》是近年来国内小说创作的一篇难得的短篇佳作。它从当下生活秩序、日常经验及人的生存之道出发,拨开时代语境的氤氲迷雾,在象征的映像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所固有的相互关联和复杂冲突,并将“人的精神分裂”这一语言艺术中最深刻的主题以一种貌似闪烁其辞却又准确精致的叙述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作为叙述标记的“曲别针”,在这里受到关注的当然不是因为它的实用价值,其中的深意体现在它是一种手工艺术的材料,这种手
情感激发能使学生“趋向鼓舞、心中喜悦”,有利于调动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激情导入,蕴酿情感    热情,是人类进行活动的源泉,赞可夫曾说过:“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结果。”上课导语要有激情,才能触发学生动情。这样
经常听到许多身处一线的农村语文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似乎有点大海捞针的味道,任你费九牛二虎之力却仍死气沉沉。”笔者以为,这些同仁们发出这样的感慨,未免有些悲观,但也不得不让人思考:精彩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尽管新课改为语文课堂注入了一份活力,让语文课堂这潭死水泛起阵阵涟漪,甚至激起了令人欣喜的浪花。但要真正使语文课堂焕发活力,还是需要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语文教师如何去构建精彩的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一代教学理念,也是对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一次深刻反思和完美诠释。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方法和技巧。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的重大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方法有:①根据时代特点,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