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逃逸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anwe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别针》是近年来国内小说创作的一篇难得的短篇佳作。它从当下生活秩序、日常经验及人的生存之道出发,拨开时代语境的氤氲迷雾,在象征的映像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所固有的相互关联和复杂冲突,并将“人的精神分裂”这一语言艺术中最深刻的主题以一种貌似闪烁其辞却又准确精致的叙述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作为叙述标记的“曲别针”,在这里受到关注的当然不是因为它的实用价值,其中的深意体现在它是一种手工艺术的材料,这种手工艺术吸引人之处在于它能通过对数枚曲别针的变形和拼接达成的现实物象的模仿与解构。作品的主要人物李志国即是这一手工艺术的爱好者,“他的衣服里经常装着几枚银色的曲别针,很多时候,他一边注视着别人讲话,一边把曲别针掏出来”。可以说,“曲别针”已在现实生存之外为李志国构筑了一个超验的仅属于他个人的世界。
  那么,李志国除此爱好之外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他个人身份及命运的转变用一个简单的路线图就可以明了地勾勒出来:诗人——私营企业家——谋财害命者——皮条客——嫖客——自残者。这几重身份靠的是一种什么力量叠加在一个人身上?或者说,是否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难以调和的多重身份呢?笔者以为,在非经济因素对于生活品质的塑造及经济因素对于人格的塑造这一二元对立模式开始形成的当下,人的面目不是更清晰了而是变得更加模糊,用中国话语写就是“变形记”,此更是深入到了社会生活、个人生活的每一角落,精神变得越来越无法坚守,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异,逃逸,恰如李志国手中的曲别针,在扭曲与重组之间,一切都有可能背离初衷而陷入一片纠结与混乱中。作者的精明之处在于将叙事线条上任何清晰可辨的理性意思持续不断地悬置,让经验的、日常的事实在冷静客观的语调中以非理性的面目自动浮现其象征性意义。
  我们可以根据行动内容和叙事逻辑将故事的结构关系作如下归纳:一、计划开始(李志国欲以酒色开路,算计两位东北商人、谋取不义之财);二、由于外力作用,计划不能如期实施(东北人的性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李志国再次拉皮条,却落入一男一女两位警察的圈套);三、由于自身原因,计划处于中断状态(李志国无力应付来自妻子、情人、孩子的情感纠葛和生存欲求,在动物兽性的驱使下,沦为一个嫖客);四、精神迷失,计划取消(李志国精神进入迷幻状态,吞下曲别针)。当然,这只是故事展开的基本序列,在每一个基本序列下作者还用心良苦地设置了若干次级序列,比如李志国的家庭生活与婚外生活、两位警察的暖昧关系,以及“曲别针”意象的不断嵌入,等等。看得出,作者在追求一种既不完全澄明、也不完全遮蔽的表达,他不动声色、举重若轻地剖开生活的表层,进而让读者产生了这样一种阅读效果:“人被揭开了所有稳定的日常生活的面纱,不再是常规下的存在,而成为另一种尺度下的存在。”(尼·别尔嘉耶夫)
  这个故事的时长只有一夜,却如李志国的一生,始终处于变动状态。他以前是个小有名气的诗人,他的几行诗句及务虚经历证明,他也曾经尝试超越日常生活建立个人的精神体系,但现实生存的力量显然更为强大,他的精神体系还没有建起就已经崩溃。他的商业生涯同样不堪,以致利欲熏心,图谋不法。在个人感情问题上,除了对女儿还有一点怜惜之心,他既不是一个忠诚的丈夫,也不是一个负责任的情人,他的一双手“抚摩过七个女人的乳房”。因而,到了这一夜,在他身上不管发生什么,也不会让人感到奇怪,阿奎那在《论信仰》中说过:信仰不必凭借理性的论证。依此类推,是否可以说:一个人犯下原罪也很难以理性来论证。尤其是在情色弥漫、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当下语境里,有多少人还会去“灵魂深处闹革命”呢?不要谈反思,不要谈忏悔,活在当下、满足当下的身体要求、物质要求,才是生活的最高准则!李志国是这样,东北商人是这样,两个警察也是这样。
  李志国的精神最终进入迷幻和分裂状态,与其说是酒精和嫖妓的刺激,不如说是源自人类迷狂的本性(这也是伟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再三向人们展示的东西)。拉斯特·希尔斯说“在好的作品中,人物塑造会以某种方式成为小说的寓意所寄”。无疑,《曲别针》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它以营造象征映像的方式完成了作品的寓意所寄,不仅让我们记住了李志国和他的“曲别针”,也给我们带来了“认识的震撼”。
  
  夏元明,男,著名文学评论家,现居湖北黄冈。
其他文献
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应重视名著阅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高中阶段,用那么多时间分析讲解课本上的文章,不如指导学生扎扎实实读好三部名著。名著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结晶。  怎样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呢?我想应该指导学生掌握下列三种方法。  一.泛读  泛读,就是一般地、初浅地读,目的是让学生在泛读中掌握基本的、常识
今年春天,学生中又掀起了“养蚕热”,他们都把蚕养在纸盒里,带到学校来;为了找桑叶,不惜一切代价。学校怕影响学习,就明文规定不准带蚕到学校。我想:如果学校里禁止养蚕,学生恐怕连上课的时间都在想着家里的蚕宝宝,一样分散精力。不如支持他们养蚕,并约法三章:不能因为找桑叶而忘了做作业;不能在上课时间玩蚕;要写养蚕日记。学生听了,齐呼“理解万岁”,并非常乐意地接受了我的条件。  我还专门在每天中午安排了20
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鉴赏古代诗歌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鉴赏古代诗歌要求我们真正进入鉴赏的状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审美情趣进入作品,感悟诗歌的形象,欣赏作者的语言,领略作品的表达技巧。    一、诗歌形象的鉴赏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自然形象、诗人的自我形象。读完一首诗,首先要看它塑造的形象,形象把握住了,感情色彩也就基本上把握住了。通常的分析角度有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切真知来自于实践,语文学习同样如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好语文实践,是语文教学必走的路,它可以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语文实践不同于其它事物的实践具有可感性,又由于语言材料的复杂性,加之多年的语文传统教学习惯,
曾让学生鉴赏李白的诗歌《春夜洛城闻笛》,分析其中“折柳”的寓意及其作用。此题正答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乃不知古典诗词的许多意象有着特别的含义。“折柳”为什么“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原来,“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
如何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笔者认为对教师而言关键要把语文课上“活”。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如何上“活”语文课,笔者总结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来自于生活,语文学习更离不开生活。把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
在我每每感叹《我与地坛》的艺术美的同时,又在想,为什么一个命运如此多舛的人,竟会用如此从容不迫的笔调去阐述一个本来十分沉重的“残疾主题”,唱响他十几年不平凡的“命运交响曲”呢?他的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究竟支撑一个残疾之躯活下去的精神动力是什么?从史铁生本人的生活历程来看,再从《我与地坛》中“溯本求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一种“补偿心理”给了他很大的生命平衡力量,而地坛则恰恰是他这种心理的栖
由于追求升学率,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只追求功利性的现象,很多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着重讲授知识点,忽略了人文性的渗透,使语文课堂变得很沉闷,甚至出现了有个别同学厌学的现象。因此,要想语文课变得生动有意义,就应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渗透人文精神。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分解、欣赏,让学生体会并领悟到文本中所蕴含的那种美好的文化精神和理念,接受熏陶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价值标准,而逐步达到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其中听是最基础的,它和读一样是吸收、理解口头信息的手段。叶圣陶曾说:“听是用耳朵读,读是用眼睛去听……”可见,听的训练有利于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呢,我觉得离不开老师的耐心、慧心和恒心。    一、耐心是根本    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很多时候,我们大人是比较主观的,认为有的内容孩子应该是懂的,
近期重温《孔雀东南飞》,再度被刘兰芝形象深深感染,且忽而意识到:深入剖析刘兰芝形象,并让广大男女朋友对照古人反省自己,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现实意义不可低估。  刘兰芝究竟是怎样一种女人?有哪些地方值得男人珍爱?下文试图分类一一浅析。  一.她婀娜多姿,是个美女  “著我绣裌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不论是体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