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法初探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之一就是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但就目前各校各班的学生状况看,就学习成绩而言,参差不齐,且差异较大。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才能真正体现面向全体,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开发,都能获得较大的收益,这就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法,给出了一种尝试。
  所谓“低起点”,就是在分析教学内容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适当放低教学过程的起点,使全班学生从教学过程开始,都能进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所谓“多层次”,就是在分析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及其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个由低到高的梯度较小而又层次分明的问题,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一步一个台阶上到本节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同时又使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能上到尽可能高的层次,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
  “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思想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适当放低教学起点,适当增多教学层次,尽可能提高课堂效益。这种做法,尤其适用于专题教学和拓宽引用方面的教学。具体做法是:
  一、分析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有哪些,了解后进生对这些旧知识掌握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起点,一般说来,这个起点要比传统教学过程起点低,使后进生都能接受。上课时,从这个适当放低了的起点出发,把全班学生都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剖析教学内容及其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层次和学生认识发展过程的阶段结构,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的顺序,安排教学层次,包括教师讲课的层次和学生活动的层次。
  三、根据教学层次安排,设计或选配相应的启发性问题、例题和练习题,使之形成梯度较小,层次分明的台阶,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沿着这些台阶逐步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
  四、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和较高层次的问题,在备课时要准备补充性问题,以便使学生“启而不发”时,再上一个台阶,让学生能借助这个台阶攀上教学的较高层次。
  五、上课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学生认识过程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某些不完全符合实际的教学层次,同时注意掌握各教学层次的节奏使其与大多数学生相适应。
  六、每节课都要安排有尽可能高的层次问题,作为机动内容,供学习基础好的学生研究,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就留给学生课外研究。
  与传统教学相比较,“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有以下好处:(1)由于起点低,学生学有所得,逐渐对本学科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为实现后进生学习上的转化创造了条件;(2)由于增多了教学层次,减缓了坡度,从而减少了后进生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3)由于教学层次分明,一步一个台阶,便于启发学生思考,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进;(4)由于实行多层次安排教学,避免了简单重复,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益;(5)由于教学层次的科学安排,随着教学活动由低到高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与探索能力相应地得到提高;(6)由于每节都安排了尽可能高的层次问题,优生也受益匪浅;(7)实行“低起点、多层次”教学,促进了教师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有利于教师掌握备课和上课的规律,对培养和提高教师有促进作用;(8)实行“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寓于教学的层次安排之中,在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贯彻启发式原则,实施素质教育等教学思想的具体化,解决课堂教学中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能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还能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与学更加紧密地协调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使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得到很好地实施。
  通过开展“低起点、多层次”教学实践,已取得较好效果。首先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后进生学习成功,使后进生建立了自信心、自尊心、胜任感、成功欲和学习兴趣,从而为提高整体水平扫清了障碍;其次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再次是使本人摸索到了备课和上课的规律,能分层次地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和学密切配合,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作者单位:344600江西省黎川二中)
其他文献
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所有的教育源于对学生的爱心。我认为作为班主任更得这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精心授业,而且还表现在业余时间能主动去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兴趣等方面.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期刊
尽管我们这里是农村,但信息技术已经充分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如何让人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是目前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处理的是课本、教师、学生和信息技术的关系,要考虑怎样组织起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学计划要有目的地进行,依据教学进度,有条不紊地进行。要面对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虽然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和制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课前的精心设计
期刊
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探究式学习正是这一经典的体现。所谓的“探究式学习”,就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前辈化学家们的探索历程,体味他们的思维方法,学习他们的经验,学会自主学习。  中学生学习时所实行的探究性学习,更多地是为了通过主动地观察和比较、思考和总结,更好地学习前人的经验,并且逐步地有效地转化成为自己的经验。简单地说,其主要目的虽然仍然是认
期刊
音乐是一门艺术,而音乐教学是传授艺术的艺术。因此,作为音乐教学工作者,应该把美的、经典的音乐、流行美的音乐以艺术化的方法教给同学们,激发他们的共鸣,使精神得到进化,进一步塑造完美的人格。本文旨在从美学角度对现代教学艺术的发展作一概括性的描述,并作些初步分析。  那么我们老师应该如何把握好当前音乐美的教育呢?    首先:音乐教师须拥有立体美    教师是学识和教养的统一体。端正的仪表,优雅的风度,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及其优势,探讨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及课堂教学的原则。  【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 课堂教学    现代媒体应用于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实验证明,单靠听觉,可获知识的60%,单靠视觉可获知识的10%,而视听并用,可达到86.3%以上;就保持三天左右的记忆率来看,单用听觉是15%,单用视觉是40%,视听觉并用
期刊
每个学期结束时,老师总给学生写评语,我突然想起,为什么不让学生给老师写评语呢?只是在平时的交流中听过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偶尔会在孩子们的日记中看到他们写到自己的文字,而这样一个评价性的文字至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过。中午的时候,我对孩子们说:“同学们,老师写给你们的话你们已经看过了,老师想知道你们给我的评语。怎么样?”学生给老师写评语,有助于师生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们十分喜欢这种形式,在评语中畅
期刊
数学后进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在数学学习中成绩较差的学生。数学后进生一般都是逻辑思维较差,而培养其逻辑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使数学后进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学习者  后进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一般是“注意力分散”、“勉强参与”,甚至于“不参与”数学活动。他们怕上数学课,怕教师提问,怕自己回答问题出错。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居高临下”的作风
期刊
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需要社会、家长、学校的大力配合,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要使学生真正成才,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的力量缺一不可。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三者的力量,特别是家长的力量,调动家长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呢?我认为,老师应该恰当地进行家访。  第一、老师要充分认识家访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甚至孩子还没有出生前,父母就开始了对孩子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论是
期刊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束缚,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重读写而忽视学生口语能力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说话。我对我班学生作了听说测试,所听内容是“孔雀个体较大,雄鸟的体长连同尾屏可达2.3米,有的甚至3米以上。全身灰翠蓝绿色,下背部闪耀紫铜色光辉。头顶部有一簇冠羽,身后后方拖曳着长达1.5米左右的尾长羽。”这段话有七个要点,根据测试结果,发现听后记住四个要点以上的仅占32%,记住四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发“校本课程”这一极富创意的工作值得研究和探讨。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是办学主体,应根据学校的自身特色、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及所具备的课程资源,自主地进行课程开发,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校内、校外),拓展学生视野,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