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家访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ue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需要社会、家长、学校的大力配合,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要使学生真正成才,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的力量缺一不可。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三者的力量,特别是家长的力量,调动家长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呢?我认为,老师应该恰当地进行家访。
  第一、老师要充分认识家访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甚至孩子还没有出生前,父母就开始了对孩子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论是进行胎教还是后天的细心呵护,都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殷切希望,惟愿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孩子先从父母那里学习语言,认识周围的事物,接受生活习惯。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在学校接受教育就比较顺利,比较容易成才;如果孩子在家庭受到不良影响,学校、老师就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矫正他的缺点和不足。俗话说:“先入为主”,家庭给孩子的印象最深刻、最牢固,它是孩子一生发展成长的基础。家访,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结合家庭教育采取恰当、合适的教育方法,促使学生多方面发展。所以,家访在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作为老师,要充分发挥家访的作用。
  第二、老师要充分尊重家长。由于家长的知识水平不同,导致家长的教育思想千差万别。知识水平高的,认识水平要稍高一些,但也不一定尽如人意,不一定十分科学,因为他们毕竟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这时候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促膝谈心,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与家长探讨教育教学方法,探讨学生的成长道路,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家长与学校、老师保持一致,以便于步调协调。不要让学生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以致出现无可适从的情况。对知识水平稍低,教育认识不够的家长,老师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有的家长,也许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父母的责任主要是负责孩子吃饱、穿暖,不挨冻受饿;有的家长,也许对孩子过分溺爱,或者对孩子教育简单粗暴,有优点巴不得含在嘴里,有缺点动不动拳脚上身。对于他们,更需要我们老师付出更多、更大的心血和精力,切实转变这部分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向他们灌输先进的教育方法,科学的教育理念,改变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效率。
  第三、要充分理解家长。家长的生活条件不同,他们中,也许有百万富翁,有的缺吃少穿,有的驰骋商场,有的犁牛打耙,有的政坛显要,有的默默无闻。这时候,需要我们老师充分理解家长,对家长一视同仁,理解他们的劳动。是商人的要尽量避开他们重要的商务时间,是农民的要尽量避开农忙时节,是政要的要尽量避开上班时候,切勿认为什么时间进行家访都可以,家长都要无条件的配合,否则,就是不重视教育、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不配合学校。更不要欺穷敬富,遇到有权有钱的家长礼遇有加,遇到无权无钱的家长不屑一顾,损害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第四、要善于听取家长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家访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不是为了走形式,走过场,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因此,我们老师在家访时,要充分听取家长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采纳好的建议。使家长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和教育。不要让家长觉得,说与不说一个样,家访无非是走形式,白白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产生不配合家访,不支持家访的不良现象。要让家长觉得家访有必要、有价值、有收获,支持老师家访、理解老师家访、配合老师家访。
  总之,作为老师,要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研究、总结家访的成绩和经验,努力提高家访质量。要在总结家访经验中进行家访,使家长觉得今天与以前不同,有必要和老师进一步交流。
  (作者单位:553303贵州省纳雍县阳长中学)
其他文献
我校有一位同学,前五个学期的期考成绩都十分优秀,而在中考备考时,面对第一次摸拟考试的数学试卷,先是心慌、心速加快,后是大脑一片空白,所有数学知识都想不起来,两小时后结果只考了45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怯场”,是一种严重的考试恐惧心理表现,在考试过程中,考生如果不克服这种现象,将会对他今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毁掉考生一身的前途。    一、考试恐惧产生的原因    考试恐惧是后天产生的心理障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必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理论、观念、体制、软硬件条件以及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当前某些地区或学校开展的整合水平不是很高,有的甚至存在着不少误区,这是学校和广大授课教师必须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对当前整合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整合之间的矛盾  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其固有
期刊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应以此为主线开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给常规教学中“激、启、揭、练”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实践表明: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同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下,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最终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优化,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  激:就是激发动机。对大
期刊
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所有的教育源于对学生的爱心。我认为作为班主任更得这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精心授业,而且还表现在业余时间能主动去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兴趣等方面.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期刊
尽管我们这里是农村,但信息技术已经充分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如何让人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是目前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处理的是课本、教师、学生和信息技术的关系,要考虑怎样组织起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学计划要有目的地进行,依据教学进度,有条不紊地进行。要面对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虽然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和制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课前的精心设计
期刊
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探究式学习正是这一经典的体现。所谓的“探究式学习”,就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前辈化学家们的探索历程,体味他们的思维方法,学习他们的经验,学会自主学习。  中学生学习时所实行的探究性学习,更多地是为了通过主动地观察和比较、思考和总结,更好地学习前人的经验,并且逐步地有效地转化成为自己的经验。简单地说,其主要目的虽然仍然是认
期刊
音乐是一门艺术,而音乐教学是传授艺术的艺术。因此,作为音乐教学工作者,应该把美的、经典的音乐、流行美的音乐以艺术化的方法教给同学们,激发他们的共鸣,使精神得到进化,进一步塑造完美的人格。本文旨在从美学角度对现代教学艺术的发展作一概括性的描述,并作些初步分析。  那么我们老师应该如何把握好当前音乐美的教育呢?    首先:音乐教师须拥有立体美    教师是学识和教养的统一体。端正的仪表,优雅的风度,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及其优势,探讨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及课堂教学的原则。  【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 课堂教学    现代媒体应用于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实验证明,单靠听觉,可获知识的60%,单靠视觉可获知识的10%,而视听并用,可达到86.3%以上;就保持三天左右的记忆率来看,单用听觉是15%,单用视觉是40%,视听觉并用
期刊
每个学期结束时,老师总给学生写评语,我突然想起,为什么不让学生给老师写评语呢?只是在平时的交流中听过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偶尔会在孩子们的日记中看到他们写到自己的文字,而这样一个评价性的文字至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过。中午的时候,我对孩子们说:“同学们,老师写给你们的话你们已经看过了,老师想知道你们给我的评语。怎么样?”学生给老师写评语,有助于师生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们十分喜欢这种形式,在评语中畅
期刊
数学后进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在数学学习中成绩较差的学生。数学后进生一般都是逻辑思维较差,而培养其逻辑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使数学后进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学习者  后进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一般是“注意力分散”、“勉强参与”,甚至于“不参与”数学活动。他们怕上数学课,怕教师提问,怕自己回答问题出错。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居高临下”的作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