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个性 培养创造性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5987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
  1. 阅读的文本是丰富多彩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上相互交叉,在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1)从文本的体裁看。小学语文课本中,体裁涉及古诗、散文、记叙文、说明文、书信及日记。不同体裁的文章具有各自的特点,应根据其特点挖掘创新因素。
  (2)从文本的内容看。在文本中,内容存在着许多“空白点”,这“空白点”正是需要发挥学生创造力之处。把握文中的“空白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人性化阅读。
  (3)从文字的角度看,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华语言文字,其字义深远,其字形、字音也生动传神,朗读的时候令人回味无穷。
  2.阅读的主体是富有灵性的
  儿童是极率真的个体,蒙台梭利曾感慨:“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大自然的雄伟。”在阅读中,极其灵性的主体所进行的阅读,结果也富个性色彩。
  (1)从主体的生活经验、生活情境看。根据接受美学理论,语言文字只有经学生的理解、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对象,而这种还原过程因素因生活经验和所处的情境而千差万别。
  (2)从主体的批判精神看。一是培养学生的争强好胜之心,让学生思考:“别人的意见对吗?”或者是质疑“别人的回答就全面吗”等问题。二是敢于寻找前人在认识上的偏颇,不断摒弃旧的老套看法,创造新的独特见解,充分发挥主体的阅读个性。
  总之,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阅读文本,善于观察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天性。
  3.阅读过程也是丰富多彩的
  不同的阅读主体带给人不同的感悟,对同一文本的阅读体会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表达形式去理解、感受、品味、感悟。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文本存在许多空白点和不确定点。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与个人的生活阅历相关联,以个人的想象、思维、情感参与,从而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同一本书的主人公的形象和同一种现象在阅读主体的心中各呈异彩。“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读者,心目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词语解释,会有几种方式并存,同一文章中心,会有多种语言形式同现;一篇精彩的文章,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充其量只是一种“死读书”。
  二、 个性化阅读的策略
  个性化阅读,是每个学生用自己的灵性去介入和再创造的阅读过程,故此,个性化阅读的策略是自主性寻找问题,进行自主性阅读探究性阅读。
  1.自主性阅读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只是引导点拨。
  2. 探究性阅读
  阅读是一种探究性活动。缺乏探究,阅读只是继承传袭,无所谓创新和发展。在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之后,可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疑点。对于其中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析,让他们各抒己见,并由他们自己去寻找疑点的解决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和体验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就能激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造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师引导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根据学生学习的进程和思维走向,调整教学进程,相机诱发探究;二是善于捕捉“战机”,因势利导,从而形成合作探究的氛围。
  为学生提出、选择、确定探究的问题后,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方法,自己读,自己想,自主参加阅读实践活动,深入课文与阅读材料形成“对话”,主动地捕捉、搜集、处理与探究问题相关的信息。在搜集信息时,学生要与自己的情感、思维紧密相联,处理这些阅读所得的信息,要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通,以得到特定的体验和感受。◆(作者单位:江西省宜黄县中港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
其他文献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教学大纲》中,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历史课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广大历史课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历史课的育人功能,系统地、坚持不懈地、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  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是极为
为探讨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 ,选用普通小麦品种 (系 ) 3338、6 5 5 4和 2 410TD及其强优势杂种A(3338× 6 6 5 4)和无优势杂种B(2 410TD× 6 5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对演示实验进行创新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要,又不能脱离教学实际。成功的演示实验能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浅显为深刻。只要我们掌握好演示实验的设计技巧,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相反的还会促使教与学相得益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设疑法。通过设疑、释疑激发学生兴趣,设疑的要求是抓住重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不可否认,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如果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如鱼得水,也会使品德与社会课
让孩子们快乐学语文,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教学中,我试用了一下五种小妙招,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小妙招之一:让课堂成为擂台  让学生充分读书,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低段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怎样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呢?我把娱乐节目中搞擂台赛请进课堂。每到这时,孩子们都争着要求参赛,而且他们读得是那样专注,那样入神。每个孩子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读出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他们已经完全陶醉在
愉快教学是要创设一种愉悦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实践中,我们从愉快教育的四要素“爱、美、愉快、创造”方面探索了电化教学与愉快教学的结合点,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 渲染气氛,拨动爱的心弦  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了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形象、直观的电教媒体为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加上教
“中学生在艺体活动中的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不以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与体育学习活动中,轻松快乐地学习艺术与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艺术与体育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与体育的经验和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构课内外艺体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  打破原有的组织模式,整合原有
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或是说怕写作文。笔者认为这当中的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没有事情可写;二是有素材也写得不具体,不生动。写得不好会被老师批评,如此恶性循环,就越来越不愿意写作文了。  “以学定教”,既是一条教育原则,又是一条教育规律。这是说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法。既然我们掌握了学生怕写作文的症结所在,就应该动脑筋,想对策,找到解决的办法。学生觉得没有事情可写,老师就要教给他们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的作用.指出,高校图书馆是广大教师提高文化修养的精神园地,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职能.高校应大力加强、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营造舒适的借阅环境,提供高质量服务
长期以来,数学课堂的“填鸭式”教学一直是授人以柄的话题,甚至被骂作“误尽苍生”。为了达到“多快好省”,“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历尽艰辛,精心钻研。从已取得的经验成果来看,有的着眼于课堂,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有的侧重于课外,探讨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对于课内与课外之间的衔接点——课前预习则谈得较少,使之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块被遗忘的角落。笔者认为,从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