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性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_landico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物理课程应该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体系
  中国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 -02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改革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评价制度的改革成为能否使素质教育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核心与关键,亦成为教育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目前,社会评价一所中学优劣的标准仍主要为“升学率”。有的学校迫于各方压力,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存在穿新靴走老路、只喊口号不落实或者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评价的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而缺少体现新的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新方法。要使课程评价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发展性课程评价理念,坚持合理的评价原则,采取科学可行的评价策略。
  
  一、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和激励作用。发展性课程评价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采用多元化智能理论,在关注学业成就的同时,更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公民意识、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终身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氛围的形成,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增进双方的了解和理解,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体系,对真正提高学生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坚持发展性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发展性评价应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以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作为评价的基础,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评价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应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2.多样性原则
  发展性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策略。量化评价具有简洁、明了、科学、严谨的特点,能客观地检验教学效果,诊断教学问题,引导教学方向。定性评价注重人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从更适合人性的角度进行学习评价。发展性评价可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操作实践等多种形式,为每一个学生找回自信,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3.全面性原则
  发展性评价必须全面实施各项评价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除了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评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全面收集评价信息,并进行科学分析。对评价对象的基本素质、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4.公平性原则
  评价的公平性原则是评价真实可靠、有效可信的保证。为了保证学习评价的公平性原则,教师要进行业务培训,具备优良的师德,并掌握了较完善的评价技术,同时构建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形成了好的“裁判”和好的“规则”。
  
  三、构建发展性评价的策略
  (一)对学生的评价
  1.尝试和应用过程性评价
  传统的评价只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过程却摒弃于评价范围之外,评价指标单一,忽视了学生在诸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积极体现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多方面的表现,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参与活动、设计、实验、制作、讨论和交流等各方面。在教学中变粗暴、严厉的批评为表扬激励,采取口语激励、评语激励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扬个性,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信念等。
  2.尝试和应用表现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与活动结合起来,依据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表现性评价的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⑴物理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⑵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体验。在实施表现性评价时考虑评价主体多元化的需要,使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和教师的综合评价结合起来。允许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调动评价对象的参与积极性,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的机会,以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和不足,从而使自评和互评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在表现性评价操作过程中,使用一些评价表,如核查表、等级量表。核查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行为或结果的描述,二是记录“是”或“否”进行判断;等级量表在形式和用途上与核查表类似,它可以提供不同水平的等级(如优秀、良好、一般、较差)或频率等级(如总是、经常、有时、从不)。
  3.成长记录袋的创建与实施
  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相关作品及其它有关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教学目标,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成长记录袋。
  (二)对教师的评价
  教育在个人成长和未来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寻求接受平等教育的同时,人们对教育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承受着社会和学校的双重压力,容易追逐升学率、考试成绩,视学生为教师考评分数的“工具”,形成功利性的师生关系,不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教师间、教师与领导间的团结与合作;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整个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促进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与改进,才能实现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发展性教师评价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个体差异,确立个体化的评价标准,评价重点及相应的评价方法,明确地有针对性地提出每位教师的改进建议,专业发展目标。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发挥教师的特长,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
  发展性评价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新的视角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此建立新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方法。通过新评价方法的实施,引导教师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理论,重建课堂教学文化,使教学从教师权威走向师生平等,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科走向学生,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预设走向生成,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军.课堂评价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彭峻英.对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几点思考\[M\].山东教育(幼教版),2002(7、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认为中学语文课堂应该架构新的课堂结构和秩序,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师角色、课堂评价等方面进行变革。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结构;教师角色;评价方法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6 -01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经历着暴风骤雨般的“洗脑”、“换脑”,正在重组重塑自己的教学观念、知识系统,重构重建自己的行
2009年新的单招英语大纲新增加了听力部分,这是一个信号,提醒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英语教学方式,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听力。    一、听力的重要性    1.单招考试中听力考察虽然只有10分,占总分的10%,但所处的时间在整个考试的最前面,听力题答题的好坏或多或少会影响到考生在整个英语考试过程中的情绪。  2.单招班的部分学生会升入高一等学校进修,而高等学校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又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都是通过
摘 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关注学生的思维主动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和生成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生成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1 -01    一、在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但决不能仅仅依靠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
摘 要:  本文作者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三种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方法:(1)问题教学法(2)活动教学法(3)情境教学法。同时,教师要转换角色,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认知水平,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创新教育;自主学习;多维互动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有一次,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从耶路撒冷到耶利哥去,中午在一家小客栈休息和午餐,餐后耶稣叫一个门徒去买了一只烤鸡,以便晚餐时享用。烤鸡买来后,由彼得提着,耶稣一行继续前进。到耶利哥的路途相当远,加上中餐又没吃饱,彼得走着走着就饥肠辘辘了。他虽然在路旁掬水为饮,但却无法止住饥饿,况且手里又提着香喷喷的烤鸡,终于抵不住诱惑,暗中撕下一只鸡腿,狼吞虎咽地吃下去,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跟着众人前进。夕阳西下时,
摘 要:课堂的教学效益是教师教育管理实践的直接结果,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教学行为的实施者,我们可以从其教学行为中寻找有效教学行为与无效、低效教学行为的本质区别。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趣;课堂效益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9 -01     有效的课堂没有趣,有趣的课堂效率低,这似乎成了当前课堂教学难解的魔咒。难道有效的教学一定需
摘 要:笔者以抗战口述史为例,简述了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抗战;口述史;课程资源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1 -01   在抗日战争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本地教学资源,如南京的地区特点,组织讨论和历史小论文的撰写,参观等活动,还可以将抗日战争亲历者的口述写成文稿等多种方式进行抗日战争史学习,丰富补充课堂教学 。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导入好了,能为一堂好课增色,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能够调动学生的上课听讲的积极性,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导入得法可以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集中精神学习新的内容。如果呈现新知识的方法单调呆板,平平淡淡,千篇一律,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
摘 要: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自己探究“为什么”。  关键词:课堂讨论;师生互动;质疑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
摘 要:对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多表扬鼓励,课堂上多提问,作业多当面批改。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改变不良习惯。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教育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0 -01     长期以来,我就如何转化学困生,做了不懈的摸索,取得一些收获。  一、培养学生自信,提高自觉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