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F(x,y)=0关于直线Ax+By+C=0(其中A、B不全为0)对称的图形的一般方程研究

来源 :中学理科·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P(a,b)关于直线l:Ax By C=0(其中A、B不全为0)的对称点坐标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相关知识在中考命题中属基础题型,单独考查时多为填空、选择、画图题;综合考查时,经常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等知识综合应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
摘要:文章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BA)模型(C2R)对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有效性分析,对其业绩进行效率衡量,得出这些公司业绩的有效性如何以及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为这些上市公司提高效率提供了数据支持。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决策单元;效率评价    一、引言    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评价方法有多种,除了基本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和股票行情分析外,也可以借助于数字模型对上市公司进行
正弦定理是高中阶段一个很重要的定理,证明方法也很多.苏教版教材(必修5)是从直角三角形入手,探究出直角三角形中的邊角关系是asinA=bsinB=csinC ,然后提出问题:结论对任意三角形也成立吗?同时提供了证明途径,我们总结为:①三角形高法;②面积法;③外接圆法;④向量的数量积法;⑤坐标法.教材中只完整地给出了方法①和④的证明过程,而笔者认为其他的三种方法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因为虽然得到的定理内
物理难学,难在理性的成分太多,严格的分析、模型的抽象、概念规律的得出、严密的运算和推导……一切都那么讲究逻辑性,都那么抽象;难在学生无法领悟物理概念、规律形成的思维过程。虽然教师讲授时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的按部就班,而学生听起来却是云里雾里,不知所措,以致无法真正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研究教材的活动中,通过揭示教材思维特征、展示教师思维过程和剖析学生思维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思索概念、
2010年10月,合肥市瑶海区举办了中学数学教师综合素质大赛.比赛的课题是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3线段的比较》,笔者作为评委之一参与了这轮比赛的全过程.从教学设计来看,各位选手基本都是沿着课本的编排思路进行,缺乏新意,可以看出许多年轻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挖掘不够到位;从教学技能来看,大部分选手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语言准确、教态亲切、板书工整;从教学手段来看,基本都能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但
一、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例1】 P是双曲线x2a2-y2b2 =1(a>0,b>0)  右支上一点,F1、F2分别是左、右焦点,且焦距为2c,则△PF1F2的内切圆圆心的横坐标为 .  A.a B.b C.c D.a b c  图1分析:如图1,设内切圆的圆心为I,三个切点分别
  2012年5月22日为了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结合我校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在高二(9)班上了一节公开课。笔者讲解的内容是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第三单元:“共价键 原子晶体”第一课时,本节课笔者采用了讲授法和探究法的有机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并依据探究性学习和建
这是一堂关于函数表达式的习题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  师:为什么可以“设f(x)=ax2 bx c(a≠0)”?  生1:因为可以推测f(x)一定是二次函数.如果f(x)不是二次函数,则f(2x 1)的解析式也不会是二次函数.  師:你证明过自己的推测吗?  生1:我想应该是的.  师:想的不一定都对,数学是严密的,要证明的.  (学生无言以对)  师:你这种方法过于繁琐,尽管答案是正确的,但不
在初中数学中,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理,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底蕴,而且与直角三角形有关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讲授该定理时,教师有必要严谨地设计方案,让理论依据和教学思路都能清晰地呈现在课堂当中.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地学好知识,领悟勾股定理,实现学习目的.本文以勾股定理的实际教学作为案例,将方案设计规划为如下五步.  一、定理引入  课堂教学开展之初,应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是高考的常规题之一,其涉及的化学知识面广,难易递度大,如氧化还原反应型、酸式盐与碱反应型难度大,此类题目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能力,检测学生思维的有序性、灵敏性、全面性.浙江省新课程新高考样卷就有一道关于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选择题,根据样卷的指导作用,预示其新高考中出现的几率较大.笔者在教学中采用“1mol法”进行酸式盐与碱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教学,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