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在中国高校:“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

来源 :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n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前后,随着新中国对外交往的迅速拓展,阿拉伯语专业的发展也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改革开放以后,阿语专业进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学制、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教学的主要环节都逐步得以完善;教学研究会、教指委阿拉伯语分委会的成立,对各校阿语专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交流协调作用。
其他文献
2012年被称为慕课(MOOC)元年,自此慕课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慕课革命重塑教学,它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收益面,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全面的变革。全球慕课的发展到2018年增长非常迅猛,目前全球有7800万在线注册的学生,有800所大学共计开设9400门慕课课程。
这里探讨中国特色外语教育研究创新的原则、内容和标准问题。首先,创新原则有两方面,一是要正确处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继承与改革的关系。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有精辟论述。这里涉及两个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
《中国外语》2018年第2期将刊出我的一篇文章,题为“外语教学与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之我见”。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出了一个需要引起我们关切的问题:在我国外语界,“外语教学”与“外语教育”这两个重要概念常常混为一谈,其使用存在随意『生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本学科发展的不成熟。
我提出的“续论”非常简明,基本观点就是:语言是通过“续”学会的,语言习得的高效率是通过“续”实现的。续论的理论意义在哪里?目前语言习得观有两大派:一派是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语言天赋论者。
我非常赞成强调外语专业的人文性,但我们忽略了外语教育的另外一个方面,即科学性。在这里,我想谈谈外语专业教育的人文性和科学性。语言首先是工具,但是语言不仅仅是工具,它应该拥有其本体的地位。人文性是人+文。
对于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学习和使用语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习和使用语言不仅能使人们借助语言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还能使人们通过语言认识世界,识解自己或他人的经验,实现其他方面的学习。实际上,人类大多数的学习活动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长期以来,我们关于外语的价值的认识主要局限于其作为交际工具的价值,对语言的非工具性价值的认识不足,特别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外语学习可以促进其他方面学习的价值。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学科面对着非常大的需求。据我们现有的统计,“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5个国家,79种官方及通用语言,把所有重复的语言进行合并之后,实际使用57种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教育部曾经就非通用语种建设出台文件,希望到2017年国内高校能够提供逾94种语种的教学资源,这个数字基本上可以覆盖对外邦交的国家,保证我们至少可以用一种对方的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与之进行交往。
从整体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外语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学生整体外语水平和师资质量不断提升。英语好的学生,中学阶段掌握一门外语,甚至两门外语,是完全可能的。但有些学生甚至在小学就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以致后来放弃外语学习。
我国的日语教育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发展速度更加迅猛,各高校现有500多个日语专业50%以上都是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中国崛起密切相关。早期的日语教育主要是培养各类翻译人才,现在则更重视人文性、方向扩展性。
我国非通用语教育目前发展速度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学科专业点建设布局速度加快,师资队伍规模扩大,社会认知度有所提升,以及国际交流日益活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专业模式单一,重复建设明显,一个专业大家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几乎一样;教学投入巨大,研究力量不足。这些可以说是我们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但确实现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