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美术中多种教学元素的有效应用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ng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传统教育的长期影响,美术学科在人们眼中就是“副科”的代名词,没有强烈的存在感,学习美术成了“不务正业”的代名词,造成了学生美术能力较差的情况,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新课改的实施与不断推进,使得美术重新走入人们视野,使人们看到了培养学生美术能力的积极作用,使人们看到了美术创新的深远意义。在此基础上,美术教师对如何有效开展美术课堂教学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以达到拓展学生美术教育功能。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元素;有效應用
  时代是不断变化的,学生也是不断变化的,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时,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或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需在教学中融入多种不同的教学元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灵活开展教学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看到不同的美术课堂,感受美术所带来的点滴魅力。基于此,本文立足生活、情境、实践,对初中美术课堂中多种教学元素的有效应用进行了科学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一、立足生活—培养学生发现美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也是如此,也是人们从生活中有感而发形成的,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生活元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场景中获得美术的美,形成绘画意识,养成用笔记录画面的好习惯。
  例如,在学习“画家乡的风景”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风景画的基本透视现象,掌握透视的基本方法和规律,能够在绘画中画出作品的空间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在教学中为学生展示了不同的家乡景色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印象,对自己喜爱的家乡风景进行描绘。学生一听说是画家乡的风景,都表现出了积极的创作热情,与小伙伴交流了自己喜爱的风景,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绘制风景的过程中,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技能,运用透视的创作手法,画出了空间感,提升了作品的魅力。这样,笔者通过立足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美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绘画的热情。
  二、立足情境—培养学生感受美
  情境,是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手段,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融合的一大体现。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感官知觉,使学生受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审美机制,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标志设计”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标志设计背后的故事,知道标志的重要作用,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标志进行分类,掌握标志的艺术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为学生播放了不同品牌标志设计背后的故事,旨在让学生通过观看这些故事来了解与标志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学生观看视频后,意识到小小的标志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含义,积蓄着无穷的力量,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标志的热衷。接着,笔者又借助多媒体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的标志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来分析标志的含义。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看到了美术手法的千变万化,感受到了艺术的特点,形成了鉴赏的能力。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标志,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审美。
  三、立足实践——培养学生创造美
  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正视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练习的机会来辅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看到以往学习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美术绘画能力,学会用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设计魅力服装”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服装的作用、使用功能等知识,能够依据场景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服装,掌握服装穿着的礼仪知识,知道设计的三要素,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学习任务,让学生就走秀的场景,设计模特服装,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不要害怕出错。学生在笔者的鼓励下,渐渐放开了自己,结合生活经历,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利用了手边的一些材料对服装进行了设计,充分遵循设计三要素的要求,设计出了新的服装,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同时,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发现了课堂学习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弥补了自己的不足,锻炼了自己的设计技巧,形成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实践,使学生拥有了展示自己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锻炼能力。
  总之,本文立足生活、情境、实践,对初中美术中多种教学元素的有效应用进行了科学探索,获得了新的教学启示,对自己以后教学思路也提供了新的发现,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课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任驰. 浅析初中美术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二)[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2]马伟.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5):80.
  作者简介:欧诗学; 1991.04;女;汉;湖南永州;祁阳县大忠桥镇第二中学;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美术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學数学教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让多媒体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与教师的授课方法紧密结合使学生更直观的视觉感受更简易的理解课程的教学知识点,达到帮助学生以最优的状态的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的作用。要实现融合主要以针对课程的疑难点,以突出学习的中心内容为主体,灵活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理解起来也不费力。本文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
期刊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学生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也随之进行着不断地改革。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的教学重点。目前,很多数学课堂中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低、教学效率不佳的情况,数学教师有必要根据当下的教学重点,转变教学思想,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信息技术所具备的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及海量内容的特点能够帮助数学教师构建高效的课堂。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数学为例,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广州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对基于“研学后教”的小学英语个性化作业研究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学英语;个性化作业  通过有效的作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依据,也是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做出的有效反馈。作业设计的意义重大,而基于“研学后教”理念,开展“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就更加不言而喻了。因此本
期刊
在数学的王国里,有着三个不同的层级,最基础的就是公式定理,像勾股定理等;再进一步,第二个层级就是数学思想,比如说数形结合、函数思想等;把数学融会贯通就会达到数学的最高等级,也就是数学文化。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数学文化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透过数学逻辑、透过枯燥公式,让学生看到数学的美,真正认识到数学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主动了解数学文化的内生动力。  一、数学对于科学的重要意义  (一)数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应该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准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教师以教育智慧来正确解读教材。下面我将以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一课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进行教材解读。  一、解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1.整体解读教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p45)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意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然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与能力发展需要。而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息息相关。下面,本文就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论述,旨在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
期刊
摘要: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起初,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学生对化学课充满了激情也乐于学习。可是不久以后,随着新鲜感的消失,记忆量的增大,比如,元素符号、元素化合价、化学式等。再加之毕业年级繁重的学习任务,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慢慢冷却。这看似不太严重地表现,实则是学生厌学的端倪。正如,没有温度,冰就融化不成水;没有热量,鸡蛋就孵不出小鸡。学生热情的缺失会导致教学效果的削弱。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绘本被世界公认为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最佳读本,而绘本课的教学则充分体现了教师在课题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本文从寓教于乐,听故事;深入浅出,解内涵;凝练提升,写作品,这三方面总结了教师在绘本课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少许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绘本教学;阅读兴趣   绘本又叫做“图画书”,是通过文字与图画相互结合的方式来传递信息的童书。其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有些绘本作品可以完全没有
期刊
摘要: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培养学生的精神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体现在社团活动中,文化是指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所习得的内容,是指学生社团这个团体中逐渐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审美品位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最终实现对学生的精神、人格和心理的塑造。因此,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的收获,成为教师在社团建设中首先考虑的
期刊
摘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方式。阅读是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一个过程。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切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重视,并努力制定科学的改进对策,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小学阅读不是为了研究语言,而是为了学习和使用语言。那么,我们要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修养呢?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素养;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