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模式下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机制研究

来源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d3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第三方支付模式下,商业银行现有的反洗钱监管制度已然是“炮火不足”,需要升级来对潜在的洗钱活动进行把控。研究第三方支付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反洗钱机制,让不法分子无空可钻,遏制洗钱行为,使反洗钱机制“更新换代”,更加贴合第三方支付模式的特点。本文结合第三方支付模式特点和商业银行反洗钱机制,给出一系列针对第三方支付模式的商业银行反洗钱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模式;商业银行;反洗钱机制
  一、前言
  在2018年7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交通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进行行政处罚公示。同年的8月17日,香港金管局网站公布上海商业银行有限公司违反反洗钱相关条例,并罚款500万元。以上这几起案件引发了大家对反洗钱的关注,而“防风险”一词,在2019年开年就倍受瞩目,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防范金融风险做出要求。他着重强调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要做到“管住人、看住钱、扎牢制度防火墙”。传统的反洗钱监管制度亟待升级,“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防范第三方支付模式下的潜在洗钱风险。因此,深入研究第三方支付模式下商业银行反洗钱的机制,对于防范移动支付时代下我国所面临的反洗钱机制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第三方支付模式对商业银行反洗钱的影响
  第三方支付模式的诞生,打破了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支付行业独占鳌头的局势,两者互相抗衡,成为该行业的两大核心。起初,第三方支付只是充当中介,连接商户与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只是合作关系。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崛起,第三方支付机构凭借其新颖的支付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银行模式,甚至对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面对两者的激烈竞争局面,商业银行该如何和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合作,更好地避免风险。
  (一)扩大洗钱风险传播范围
  第三方支付不仅是依靠无形网络而存在,更多的是背靠商业银行这棵“大树”,并且离不开这个有形平台。第三方支付虽寄生于商业银行,依附这个成熟的金融体。但是反过来,商业银行也是通过第三方支付扩大其业务,提高银行卡业务市场占有率,两者离不开合作,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不过,当第三方支付自身的管理上存在问题,未能够正常地履行风险控制,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动歪脑筋,私自进行变造交易,例如把转账、代收代付等交易搬到正常的POS消费交易类型中,变造商户资料等不合规交易行为。不仅如此,第三方支付机构还会有可能截取信息,在银行卡业务开展的过程当中,私自截取用户个人隐私并保留详细的交易资料等敏感信息。在此情况下,便会使得商业银行方面处于被动的境地,无法开展有效的反洗钱监管。
  (二)加大反洗钱履职难度
  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中介的角色参与到客户与商业银行之后,就像是给商业银行带了一副眼罩,这副眼罩的透明度是取决于与之合作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缺乏一套准确的针对商户的准入资质审核,对于交易过程中的审核监督力度也不足。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独占客户资源,将交易中的详细信息如产品类别、二级商户等信息进行加密,屏蔽在银行信息库之外,导致银行很难掌握用户线上交易资金的来龙去脉,也很难确认交易背景的真实性,无法对交易所产生的支付风险进行评级筛选,极大程度地削弱了对支付阶段监控洗钱活动的预防能力。
  第三方支付屏蔽了银行的监管,大大增加了支付交易的反洗钱以及犯罪追踪的工作難度。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想要通过虚拟的网络世界履行反洗钱职责,却无法使用有效监控审核等手段对洗钱活动进行监管。第三方支付模式就成为了商业银行履行反洗钱职责的一大盲区,这将会对资金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例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当中的快捷支付,无需进入商业银行APP或者网银支付页面就可以完成支付过程,如果再加上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管理不善,洗钱活动将无法有效禁止。
  (三)引发商业银行声誉风险
  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体系系统自身存在的漏洞与问题,大大降低了银行提供服务的效率。因此,各大银行选择全面升级来支持对第三方支付业务服务更好的发展,导致了银行系统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系统的版本不同,出现全国多地的电子渠道业务出现异常情况,无法进行正常的业务处理。这类情况不仅对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平稳运行产生影响,还会引起用户对银行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质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声誉。
  三、第三方支付模式下商业银行反洗钱对策建议
  从法律层面上来说,央行就不断地在颁布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监管,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规范是越来越重视,惩罚也是绝不手软,处罚次数屡被刷新,罚款金额也是层层叠加,处罚力度只重不轻。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更加需要关注反洗钱的有限管理。
  (一)强化反洗钱履职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第三方支付机构传播的洗钱风险是无法控制的,但是银行内部可以完善反洗钱的相关制度来强化履职,达到防止风险转移的目的。作为商业银行,在管理上要核实客户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个人信息是否与银行留存信息一致,若发现错误身份或不明身份时,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监控。同时,银行方面还要进一步地巩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的风险监测,及时甄别并分析可疑交易。
  (二)审慎选择合作机构
  新兴的第三方支付业务与传统的商业银行激情的碰撞,给国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企业和个人都获益匪浅。然而由于特殊性,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政策风险,相关法律仍不够完善,所以商业银行需持更加谨慎经营的态度,不能盲目选择合作伙伴。在合作的过程当中,应不断完善双方的合作协议,双方厘清赔付责任、赔付流程等关键环节,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降低有可能发生的洗钱风险。对于相关的合作方,从商业银行的角度,需要对其资质进行全面的审查,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在与合作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资金往来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地监管第三方机构的资金合法性,在审慎的前提下开展合作。
  (三)相互加强沟通合作
  第三方支付机构所获取的客户信息主要分两种,第一种是用户在平台注册账户,注册时所填写的信息是由用户自行提供的。第二种是商业银行的客户授权其与合作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信息的分享。无论是哪一种,商业银行都需要对交易中用户所提供的真实身份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控制,防止犯罪者利用虚假身份所注册的大量账户。
  第三方支付机构所获取的客户信息主要分两种,第一种是用户在平台注册账户,注册时所填写的信息是由用户自行提供的。第二种是商业银行的客户授权其与合作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信息的分享。无论是哪一种,商业银行都需要对交易中用户所提供的真实身份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控制,防止犯罪者利用虚假身份所注册的大量账户。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两者在进行合作的过程当中,需积极分享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方面的理念与意识,将洗钱风险纳入风险管理的框架内,重视电子银行业务隐含的洗钱风险,设立相关的管理部门,明确职能职责。同时也要完善授权机制,切实提高洗钱风险的管理能力。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两者在进行合作的过程当中,需积极分享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方面的理念与意识,将洗钱风险纳入风险管理的框架内,重视电子银行业务隐含的洗钱风险,设立相关的管理部门,明确职能职责。同时也要完善授权机制,切实提高洗钱风险的管理能力。
  第三方支付作为一个新生的行业,有着知识密集型的特点,需要的职员需要来自各个领域,并且具备较好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质。对于不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组建从业人员的时候,需要一套完善的行业标准,还需要定期地进行行业内部的培训和考试选拔机制,向优秀的学者学习先进的经验。
  不仅如此,第三方支付机构还能互相合作,将各自的用户资源集中起来,进行分享,建立统一的不断更新的客户信息数据库,便于合作伙伴共同使用分享的资源。最主要的是,这样的信息资源共享,能够使行业内部相互监督,共同发展,同时也能够完善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督内部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熊华.第三方支付平台洗钱犯罪风险防范初探[J].现代金融,2018(10):26-28
  [2]杨道法.加快构建P2P洗钱风险防控体系[N].中国证券报,2016-12-07(A04)
其他文献
摘要: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是以现代技术和网络计算机为应用基础的一项人机交互系统,深刻改变了传统银行的工作模式,为相关的业务处理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由此可见,如何加快突破发展瓶颈,探索高质量建设策略,是商业银行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本文论述了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发展中的各项瓶颈,针对性的提出了各种建设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1.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  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
期刊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在纳税管理方面更是如此,过去财税合一的管理模式在今天已经不再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传统企业内部税务会计制度也同样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对企业构建内部税务会计对纳税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实现信息化构建目标、加大税务会计管理力度、优化税务管理岗位架构、加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等一系列措施进行深入探究。  关
期刊
摘要:业财融合的实施可实现对财务管理转型的推动,使财务管理的职能得到改善,为企业的运行带来帮助。为了实现财务管理转型,需要对根据业财融合来改善财务管理,通过对业财融合的阐述,分析企业业财融合中的问题,提出借助企业业财融合实现财务管理转型的措施,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使财务管理的水平得到提升。  关键词:业财融合;财务管理;转型  企业财务工作的实施可实现价值增长目标,对企业的经济发展
期刊
摘要:在房地产企业发展中,财务工作的开展随着时代变化有了新的要求,为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可借助信息化技术来改善管理效果。通过对信息化在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的阐述,分析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提出加强房地产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效果的措施,使房地产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体现出来。  关键词:房地产;财务;信息化  随着房地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房地产企业需要通过加强财务
期刊
摘要:在具体评估期间,衍生出来的增值变化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基于新常态背景下,相关企业的股权改制和投资行为比较活跃,因为融资成本比较高,所以一些企业常常会将固定资产当作相应的投资条件。基于这种趋势之下,本文从企业资产评估增值中的财务处理、企业资产评估增值中的税务处理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继而加快企业发展的脚步。  关键词:企业财务;资产增值;财税处理  评估增值站在业务性质的立场出发可以分为以下
期刊
摘要: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重要工作内容,切实开展此项工作可以对企业发展予以有效促进,对企业风险予以科学控制,促进企业发展水平、竞争力等方面的提升。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等方面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人们逐渐开始重点关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也逐步得到提升,但仍然存在内部控制形式化以及组织结构缺乏科学性等方面问题,因此本文对此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
期刊
摘要: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财务信息化体系来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解决现有的财务管理问题。本文主要结合房地产企业的情况,对其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强调实施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提出能够提升财务信息化综合管控水平的建议,以此来突显信息化系统在财务工作中的作用,促进房地产企业落实内部管理工作。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问题  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丰富,涉
期刊
摘要:随着近些年国家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已进入到信息技术时代,各个行业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也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方式。在财务管理中,有效使用RPA技术很大程度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促进财务管理向数字化方向转变,财务机器人是RPA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实际应用。文章通过简要概括RPA技术基本理念,结合其显著优势,重点介绍其可应用方向,进而加快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进度。  关键词:RPA技术;财务机器人;应用  
期刊
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民营企业数量逐渐增多,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掌握有利地位,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在民营企业中需要充分顺应时代发展对各种先进的管理措施予以引入,对原本企业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在新型企业管理理念中,财务管理是其中重要的内容,针对以往固有的企业管理与财务工作相互分离的思维模式,需要予以积极打破,
期刊
摘要:作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要素之一的事业单位,不仅要肩负起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还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随着我国政府的转型,事业单位也要朝着服务型的方向转变,将其工作透明化,提高自身的运行效率,同时对于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探讨了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管理主要发挥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