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歌声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母亲居住在南京九如城(清荷)康养中心,院内有很多失能和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他们每天的活动平实而充满乐趣:在一群饶有兴致打着麻将的老人旁边,一个奶奶在护理员搀扶下,沿着墙边的栏杆练习走路;一对老夫妻坐在桌子边,轮流用筷子夹起碗里的玻璃球,放进另一个碗里。更多的人坐在桌边,或者聊天,或者静坐。有时候,年轻的员工会打开音响,播放那些让人勾起回忆的老歌。
  每当此时,伴着歌声的一声声吟唱便会不由自主地飘来,午后的金色阳光打在藤椅上,长者们的脸上泛起了笑容,那一道道由岁月刻画的皱纹,诉说着数不尽的故事。在探望母亲的同时,我带来一把二胡,一本《中老年歌曲》,顺着目录一首首地拉下去。突然发现,一群坐轮椅的爷爷奶奶也凝神聆听,每到动人之处,他们便合着琴声,放声歌唱。从《小草》到《红梅赞》,从《我的祖国》到《军港之夜》,大家的情绪纷纷变得激昂起来,记忆在歌声里流淌。这样美好的时光,令人难以忘怀。杨老坐着轮椅来到我身旁,他问:“你会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吗?”我说:“会啊!”那种令人欢快的感觉,一下子就来了。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杨老慢慢跟着唱起来,越唱越响,越唱越兴奋。老人们也一起跟着唱起来,成了大合唱。我看着杨老的眼睛随着歌声湿润起来,大概是唤起了几十年的回忆,他又回到那个青春的战斗年代。乐曲戛然而止,他庄重地给在场的人敬了一个军礼!
  我后来才知道,他是个志愿军战士,养老院里有他的档案和照片,当年也是英姿飒爽的小伙子。1950年12月,19岁的他参军去朝鲜战场,在炮兵607团。后来复员回到南京,是一个工厂的宣傳科长。他的字写得很好,听说我的外孙女喜欢画画和书法,他请夫人从家里把他以前用的三本老字帖带来,送给我的外孙女练习书法用。杨老进院的时候已罹患直肠癌晚期,最终不幸因病离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十分难过,他奋力歌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场景,以及最后庄严的军礼,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从他的身上,我能读出一种只属于那个钢铁洪流年代人物身上的非凡与坚毅。
  另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是王奶奶,在她点唱王洛宾的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时,穿透力那么强,很难相信是从一个近90岁老人的喉咙里倾泻而出的。她很小就入伍了,在司令部的卫生科,她说一到联欢会,就有人喊:“叫王萍来一个!”至今她还能把电影《洪湖赤卫队》韩英在狱中的经典唱段流利地演唱出来。我去看她,跟她开玩笑:“能不能唱歌啦?”王奶奶笑着说:“能!”说罢张口就来,“一个人唱歌太寂寞,一群人唱歌真快乐……”
  还有一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歌唱家”是梁爷爷。梁爷爷不仅歌唱得好,和老伴也是恩爱有加,这对伉俪在养老院里人人皆知。不幸的是,长期便血的他,最终因肠梗阻突发流血不止。儿女们从外地赶回来时,乐观坚强的他在病床上忍着剧痛笑着说:“没事的,我的身体还好,不信我给你们唱歌。”说着,就哼起了《草原之夜》。在他弥留之际,仍在与病魔顽强不屈地做着抗争,一首《青藏高原》,成为这位“歌者”的绝唱。
  “生死有度,生命无常”。在人生的最后一段历程,长者们更需要一份心灵的慰藉和归宿,我们将全力去帮助他们实现!我相信,在我们头顶璀璨的夜空,有流星飘过,有雷声嘶鸣,就是这些歌者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证明;我也相信,那些让我们憧憬、赞叹的歌声,和这歌声中存在的宝贵精神,一定会永远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之间,一代又一代传唱。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
其他文献
劉郑伊  2018年7月,刘郑伊从部队院校毕业后选择献身边疆——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她之所以如此选择,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源自深入骨髓的边疆血脉。作为“边三代”的刘郑伊,接过父辈的旗帜,沿着父辈的足迹,接力巡逻在边防线上,续写一家三代的戍边故事。戍边30载,欠马一条命  1964年,19岁的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青年刘水信告别学校,参军入伍。绿皮火车一路向西北行驶,颠簸七天七夜后,终于抵达终点。
期刊
设计师张彦  一无资金,二无客源,张彦凭着一腔热爱,一针一线创作中国刺绣,将中国文化呈现在旗袍上。他24岁时闯进纽约时装周,成为登上纽约时装周最年轻的华服设计师,在中国国际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等国际顶级时装舞台上,让中国风越刮越强劲。迷上手工刺绣  1994年,張彦出生于沈阳一户普通人家。他从小对美有敏锐感悟,初中时就喜欢看时尚杂志,对新潮服饰着迷。在电视里看到模特们穿着飘逸的时装,在T台款款走来,
期刊
方浩然表演口技,惊艳四座口技叫响一溪鸭子  方浩然1990年出生在浙江淳安农村,从小就对大自然的声音着迷,尤其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读小学时,有一次经过村子的小溪边,他一时兴起学了一声鸭子叫,整条小溪里的鸭子都跟着叫了起来。这让方浩然觉得很有趣。  后来,方浩然在电视上看到了口技表演,并了解到这是门民间艺术。恰逢县城举办才艺比赛,方浩然就买了一盘《曲苑杂坛》的光盘,跟着节目学口技,没想到参加比赛时竟
期刊
2020年1月,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9天9夜,7000多名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为之全力付出,抢出中国速度,创造出一个神话。一个身影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他就是国机集团下属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医疗首席总建筑师、北京小汤山医院总设计师黄锡璆。此次79岁高龄的他主动请战,担任武汉火神山医院技术专家组组长。家国有难绝不袖手旁观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北京西三环路上车辆稀稀落落。和路上的冷
期刊
为楼兰古城着迷楼兰古城是一座神秘的“宝库”戈壁环境恶劣  皮明忠出生在湖南农村,1984年入伍。他服役的部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期间,皮明忠听到不少有关被沙漠掩埋的楼兰古城的故事。  楼兰国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小国,国都楼兰城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贸易中转站,往来欧亚的各国商客云集,非常繁盛。后来,因孔雀河改道缺少水源,古城存在800多年后最终在唐代荒废,被滚滚黄沙掩埋。  新疆考古
期刊
从提供在线租赁DVD服务到率先开辟串流媒体版图,再到打造出《纸牌屋》《黑镜》等一系列大热自制剧,里德?哈斯廷斯以一己之力两次颠覆全球电视电影行业传统规则,完成从工程师到商人身份转换的同时,带着他缔造的商业传奇“奈飞(Netflix)”一同走上了行业巅峰,成为华尔街现下最为炙手可热的商业宠儿。急流处勇退  1960 年10 月8 日,里德?哈斯廷斯出生于美国波士顿一个名门望族,他的曾外祖父卢米斯是赫
期刊
尼可给百香果打药  卢森堡退休警官汉森·尼可·勒内偶然看了电影《刘三姐》,便爱上刘三姐的故乡。他在无意间看到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便深入农村志愿脱贫。在广西宜州刘三姐镇乍洞村,与其说尼可是在扶贫,不如说他是在汗水中找到心安。心安即是归处,他乡终成故乡。闻歌定居广西宜州  尼可曾是卢森堡杜德兰杰镇的一名警官。2013年,53岁的他因一次意外,身体受伤,提前退休。此后,他开始心心念念地计划环球旅行。从卢
期刊
热爱艺术和旅行的柯玉兴曾是一个狂热的背包客,他将沿途的风景用手绘本记录下来,以此告诉人们,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现实还是理想,都需要色彩,需要风景。画出心中的艺术  柯玉兴是地道的泉州人。他在华侨大学学的是产品设计专业,但他对插画特别感兴趣。他尤其偏爱街头艺术,一直希望自己能用艺术的语言描绘出心中的世界。柯玉兴  一次,柯玉兴利用假期旅行,沿途的所见所闻让他感受颇深。回来后,他根据自己所思画了一组漫
期刊
生命的存在离不开空气,而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我们生活于空气中即是生活于风中,只不过,这风时大时小,大到形成天灾,小到我们浑然不觉。去头掐尾,我们取其风的一段,就是微风,或者比微风稍大,总之你能感觉到这是风,但又不会被吹得东倒西歪,飞离地面,也不会明显地觉得受到了搅扰。我们还得弄清这风的来源、质量,不要是电风扇吹出的人造风,也不要携带泥沙、灰尘以及各种不佳的气味。最好是在水边、雨后,夜幕降临或是拂
期刊
我关注竹久梦二,源于丰子恺。  许多年前,读丰子恺的《绘画与文学》,他说20多岁时在东京的旧书摊上看到一册《梦二画集·春之卷》,翻到一页,上面画了一个贵妇坐在人力车上,手里拿着精美物品,正向路旁一个背着婴儿、蓬首垢面的贫妇打招呼。贫妇的脸上现出局促不安的神色。这幅画的题目叫《Classmate(同班同学)》。  寥寥数笔勾勒出一言难尽的人间世相。竹久梦二的绘画,像一道闪电,启发了丰子恺的绘画思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