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教育的有效途径浅见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简述和分析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对残疾人教育事业重要性的分析,提出残疾人教育的五大有效途径,藉此来解决我们在残疾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残疾人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利,并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和做出贡献。
  [关键词]残疾人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价值实现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176-01
  残疾人,即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世界上约有10%的人口是残疾人,在中国残疾人人口数量为八千多万,相对于正常人,残疾人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因素,使其在心理、生理以及人体结构上区别于健康健全的人类群体。而这样一种与大多数人群的区别,就造成了残疾人成为一种弱势群体,面临着社会的排斥。这种排斥体现在观念排斥、教育排斥、就业排斥、环境排斥、交往排斥等各个方面,且这些对于残疾人的排斥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并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一、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及现状
  早在1990年12月28日,我国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就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并于2008年4月24日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修订了该法案。不仅让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且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来保障残疾人的权益,真正地去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该法案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1994年8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从法律上进一步保障我国残疾人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都将残疾人教育看作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全国只有几十所特殊教育学校,而如今,特殊教育学校达到1640所,使41.7万余残疾儿童能接受到良好、系统的基础教育,并在多个省市设立了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如今,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也能满足残疾人受教育的条件,可以说,我国的残疾人教育事业一直在良好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二、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存在的问题及重要性
  尽管残疾人教育环境明显得到改善,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依然有很多残疾人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机会。我国残疾人人口众多,残疾人教育事业起步较晚,再加上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偏远落后地区信息的闭塞、交通的不便以及传统观念的排斥,都迟滞了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残疾人渴望受到平等的教育,渴望获取知识,并最终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和健全人一样,为人类、为社会创造价值、创造财富,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保护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利、重视残疾人教育事业水平,是我们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三、残疾人教育有效途径浅见
  (一)真正落实各项法律法规、规划政策
  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还是其他各项规划政策,我们不仅仅只能把它当做一类公文、一个指示、一种精神,不能笼统地去看待,不能仅仅只是做做“面子工程”,而是要把这些落到实处。例如规划建立多少特殊教育学校,就不能只把建学校停留在冰冷的数字上,而是要监督并保证这些学校的质量以及建立之后的使用情况,使其能真真正正为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实际的作用。
  (二)加大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力度
  加大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力度,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偏远落后的地区,不仅要为残疾人建特殊教育学校,更要保证教育环境、师资力量、交通及信息通讯的加强,真正做到残疾人学生有学可上,有书可读。
  (三)普及残疾人义务教育
  普及残疾人义务教育,要让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能够免费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使其能够有基本的受教育权,从根本上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
  (四)大力发展专业技能的培训教育
  大力发展残疾人专业技能的培训教育,使得接受过义务教育的残疾人能够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其更好地走向社会、求职就业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残疾人专业技能的培训教育,是残疾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五)大力发展残疾人的高级中等以上特殊教育
  大力发展残疾人的高级中等以上特殊教育,给残疾人带来更多的自信,使其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为残疾人提供提升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重要平台,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与健全人平等竞争的机会。并要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及教育方式与特殊教育方式分开教育的形式,依照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其实施教育。
  四、结语
  残疾人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其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利,更是要使其成为对社会产生贡献的人才,也是为了残疾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总在说一句话:上天给你关上一扇窗,就必然会为你开一扇门。残疾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在一种主观的表象上区别于健全人,如果能和健全人一样去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其一样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世海.我国残疾人事业研究[J].中国青年,2011,12
  (35).
  [2]刘岑岑.残疾人教育探讨[J].教育在线,2012,5(47).
  [3]王钊.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J].教与学,2012,5(41).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调研结果显示,一些主观因素导致中医药信息化专业学生存在着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目标不明确、就业方向模糊等问题.加强该专业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对策是:加强专业思想引导,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变化,中职计算机教学在众多教学课程中是比较普及而重要的课程之一,计算机教学也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进行变革。本文分析了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职业教育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的变革方向。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现状 变革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
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列分式方程解决生活问题的热度呈上升趋势,这类问题既可以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方程建模能力,又可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恰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司法公信的“公信”,包含了公众的司法知识、对司法的情感和对司法的评价等组成要素,同时可分为感性的“公信”与理性的“公信”两种状态。本文指出提高“司法公信”的重要途径在于加强与民众的交流和沟通,以期博得公众的正确认识、理性评价和合理期望。  关键词司法公信 司法情感 心理要素  作者简介:刘梅繁,广东培正学院;刘沛贤,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内容是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对于这部分内容,无论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都有出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较难掌握。笔者曾有幸参加同课
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按照定式思考看待问题,使学生失去了他们的想法和态度。现在的教育现状要求我们务必要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