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方式的改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ek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是这次改革的成功之路。教育方式决定教育效果,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学生的一生。新教材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研究者、发现者、创造者,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要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充电,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生物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又是生物教学的重要途经,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渠道。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在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學生参与教学过程,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积性。所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尤为重要。下面就我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谈谈体会。
   一、在实验中培养观察能力
   生物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现在初中生物教材就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探究,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得出结果。这样既便于教师教,又便于学生学。如我在讲《观察植物细胞》时,提前制作好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课上将此方法介绍给学生,再将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演示给同学。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制作成的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可清晰看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黄瓜表层果肉细胞,学生看到真实的植物细胞跟书本上完全一样,非常高兴。教师紧接着提问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有哪些相同的结构,让学生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大部分同学马上就能回答该问题,于是接着趁机展示植物细胞式图,让学生识别植物细胞的结构,学生很容易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观察、实验、思考的能力。
   二、激活学生思维,让其积极参与
   检验课堂讲授效果的标准不在于教师的自我感觉,应看学生在课上的参与程度。在课上要发扬民主,提倡生动活泼、愉快轻松的教学风尚。教师独断专行,过分严肃紧张的教学气氛只能压制情绪,束缚才智。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要一改过去的统一性、灌输式教学,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时时不忘探究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例如,在新教材《生物的多样性》一节中,教师可提供事先准备好的生物与非生物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看一看”“辨一辨”“思一思”,然后分组讨论: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得出结论,再进一步归纳出生物的特征。再如《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一节中,过去的安排是让学生在老师给予的条件下,学生进行实验验证。而在新教材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措施进行教学:1、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光合作用可能需要的条件、原料、产物;2、学生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3、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主动探究;4、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和验证;5、根据生活经验假设并进行验证;6、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充分与他人合作交流。通过这些教学活动,使学生既对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了完整的认识,又促使学生掌握了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师主导作用要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如精心设计导入、安排好教学的层次、精心挑选训练题目等。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敢干“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学。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讨论,展现个性,拓展知识领域。如在讲授《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时,首先让学生观察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动脑思考几种组织分布,讨论皮肤中可能含有的组织,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然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从各种回答中让他们自己总结出形成大脑、胃、心脏的器官组织,学生讨论气氛活跃,并很快掌握了知识要点。最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加以巩固。通过三方面的信息交流,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和书本之间的交流,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三、选取富有启示的作业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学生必须接受作业训练。除了课堂上练习外,学生在课外还须完成适量的独立作业,以达到对刚学过的基础知识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的目的。设置作业,要做到心中有数,精心安排,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依照学生程度的不同层次,对于较难的习题,给出提示。如在上《开花和结果》一课,课后第一题是连线题,通过讲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学生就已完成。有些需要分析、综合的习题,让学生做在作业本上。如本节第2题,首先教师强调题目“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就会造成果树减产。”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综合归纳出果树减产的原因。像这样能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像能力的习题。本教材里有很多,有些难度大的题,通过提示,学生也能做出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新的课程、新的教材,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支撑。这就要求广大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教学规律。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本文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在此与各位进行探讨交流。  【关键词】物理课堂;新课标;业余活动    一、新课改中的物理课堂  传统物理教学是以课堂、教师、课本三者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偏重于机
【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发轫于清末民初,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国近代高等学校的产生、民国初期至解放前的高等教育、新中国高等教育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简述,大致梳理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高等教育;刍议    第一,中国近代高等学校的产生  中国近代可谓是多事之秋,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殆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神话受到了致命的打击。19世纪中期,面对帝国主义的“坚船
大连外国语学院院长孙玉华教授说过,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学校应在工作中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在经历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如何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与多元化质量观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对于一个学校而言,要想立足于教育之林就必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想立足于教坛就必须全力以赴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许多教
案例呈现:  在一次主题为“有趣的线条”的美术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请小朋友在一张纸上用一根连续的线条连接两个距离较远的点。最初,设计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训练幼儿运笔的流畅性和准确性,提高小肌肉的控制能力。  当小朋友们拿到纸的时候,看着白白的纸上两个小黑点,大部分幼儿毫不犹豫的就动起手来,而有个别幼儿摇晃着画笔问老师:“画什么样的线条啊?是不是直线?可不可以拐弯?”老师想了想说:“你喜欢怎么
职业教育的教材出版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缺陷与不足,或者内容过时,或者不适用,或者与技能考核标准不接轨。面对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要开发出符合我国国情、改革力度大、能正确反映当代先进科技、文化新成就的、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理想教材,需要进行必要的改进。一般而言,学者和科研人员的优势更多地在于思维的严密性和严谨的学科体系结构的构建。而行业内专家则来自实践,了解实践,他们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深切地了解行业对于
命题即出题目,命题作文就是出题目作文。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提供参考的事实来作文,这参考的事实一般是文字材料(有时是图画)。话题即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即围绕一个谈话中心作文。  一、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供材料作文三者不是并列的概念  只要给定了题目的作文就是命题作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或窗口,写作者在作文时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必须围绕题目写,这个围绕可能是思想上的围绕,也可能是内容上的围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合作。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化学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探究、创新中主动地获取知识,领悟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因此,高中化学课堂创新教学应在传授知识、陶冶情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新观念、重建教学设计新模式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也是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这也是我们深入思考并设法解决的问题。  一、师生关系的民
今天和大家在一起进行学习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以“以人为本 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为题,把自己的办学实践及认识与领导同事们交流。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1996年我任校长的时候,学校只有一座教学楼,一个简易食堂,12个教学班,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全县处于中等位次,14年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现在校舍完善、设施齐备,在校生达到2000多名,有29个教学班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艺术教育在我国城市中小学已的得到普及和提高。但是在我们广大的农村中小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而我国  85%左右的学校在农村,75%左右的学生在农村,可以说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就我县而言,艺术教育不容乐观。我县中小学共一百多所,能保质保量的实施艺术课的寥寥无几。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调查了几十所中小
近年来,语文学科崛起的“人文性”,出现课堂教学“说”风太盛,谈题“色”变,学生的练习时间太少尤其是笔头练习更少。“工具性”的沉寂,导致了学生的基本功极不扎实。更令人莫解的是:学生的双手,在语文课堂上无所事事?有资料统计:在126节阅读教学课中,只有7节课给予学生动笔的机会,只占百分之五点五。“语文课,课课不动笔!”一位专家掷地有声地批判语文教学现状。的确,语文学科崛起的“人文性”不能沉寂语文学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