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艺术课才能走进农村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xu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艺术教育在我国城市中小学已的得到普及和提高。但是在我们广大的农村中小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而我国
  85%左右的学校在农村,75%左右的学生在农村,可以说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就我县而言,艺术教育不容乐观。我县中小学共一百多所,能保质保量的实施艺术课的寥寥无几。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调查了几十所中小学,分析了原因所在,想了一些解决办法。
  农村孩子无法得到保质保量的艺术课堂的原因如下:
  一、 教育理念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
  从教育部门到学校领导再到家长,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状态下。仅以学生的文化考试分数为标准来掂量老师和学校,这是一种对孩子极不负责的表现,他们根本就意识不到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作用。
  二、 教师少,艺术教师更少
  教师少,没有多余的人力作为专职的艺术教师,就不要说没有艺术专业的教师,即使学校有艺术院校毕业的教师也都改为了语数英教师,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一部分学校有艺术专业毕业的教师但改为了语数教师。大部分学校就根本没有艺术专业教师。
  三、 艺术课不在统考之列
  我县每年两次的统考中,没有艺术考试。而统考的成绩是教师评优、评模、晋级、奖金等方面的主要参考内容。所以艺术课只是在课程表上,而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
  四、 艺术教学硬件设施严重缺乏
  例如画室,一部分艺术课在普通教室可以进行,例如学习歌曲、简笔画、折纸、;泥塑等。有些课在教室无法进行,例如国画,学生要备纸、笔、水桶、调色盘等工具。普通课桌无法满足使用。就别说让学生画大一点的画了。艺术教学硬件设施严重缺乏。
  这四点中,教育理念的转变、师资力量和行政支援显得尤为重要。艺术课程不能开设,无疑对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人才”有重大的阻碍作用。
  在这种状况下,如何从农村现有条件出发,走出困境,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一、 转变观念,全面提高全民素质
  重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转变教育观念,以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各级教育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都要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意识到艺术对人的重要作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才能摆正艺术教学在课程结构中的位置。
  二、 安排专职艺术教师
  学校安排专职艺术教师,改善艺术教师教学条件,每学期提供一定的教学业务经费,以保证艺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 学生艺术学习材料,逐步纳入免费教育
  在农村很多学生想买艺术学习材料而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因而,即使教师准备了艺术课,学生没有学习工具而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计划。例如:美术课只能沦为学习工具简单的“简笔画”“折纸”。而单调的学习内容难以提高对美术学课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对美术产生错误的看法。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从每年的教育经费中抽出很小一部分用来购买艺术学习材料,以切实保证教师能保质保量地完成预期的教学计划。
  四、 纳入升学评价体系
  近两年体育课纳入初中升高中评价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此,也可将艺术考试纳入升学评价体系。改变艺术教育的落后面貌,加快艺术教育的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
  为了改变目前艺术教育的课程开课率低,活动形式单一,教师短缺,资源匮乏等现状,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相信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下,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转变观念,艺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农村艺术教学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台阶。艺术课真正走进农村孩子的课堂不再只是一个梦想。
其他文献
《海伦凯勒》一文以动人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课文叙述了海伦小时候不向命运低头,刻苦学习盲文、练习说话,从而成功地考上大学的故事。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让我们深为感动。学生读了课文后,能否和我们一样受到强烈的震撼?相对于海伦的一生,课文只是蜻蜓点水,高度概括,虽然有些例子,但并不具体完整曲折,难以打动学生的心。因此必须放大学生的生活经历,依托文本增强体验。为此本课的教学,我试图
在实际使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步入两个误区:一是“盲用”,即把电教当成“万验灵药”,不管什么类型的课文,也不管有不有必要,就一古脑儿用电教取代实验、表演、绘画等实践操作,好像唯有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现代化”;二是“滥用”,即把电教当成“调味佳品”,无论是否抓住了火候,也无论产生的效果如何,好像只要使用的次数越多,味道就越鲜美浓厚。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达到教学最优
【摘要】新课标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本文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在此与各位进行探讨交流。  【关键词】物理课堂;新课标;业余活动    一、新课改中的物理课堂  传统物理教学是以课堂、教师、课本三者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偏重于机
【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发轫于清末民初,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国近代高等学校的产生、民国初期至解放前的高等教育、新中国高等教育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简述,大致梳理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高等教育;刍议    第一,中国近代高等学校的产生  中国近代可谓是多事之秋,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殆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神话受到了致命的打击。19世纪中期,面对帝国主义的“坚船
大连外国语学院院长孙玉华教授说过,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学校应在工作中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在经历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如何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与多元化质量观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对于一个学校而言,要想立足于教育之林就必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想立足于教坛就必须全力以赴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许多教
案例呈现:  在一次主题为“有趣的线条”的美术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请小朋友在一张纸上用一根连续的线条连接两个距离较远的点。最初,设计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训练幼儿运笔的流畅性和准确性,提高小肌肉的控制能力。  当小朋友们拿到纸的时候,看着白白的纸上两个小黑点,大部分幼儿毫不犹豫的就动起手来,而有个别幼儿摇晃着画笔问老师:“画什么样的线条啊?是不是直线?可不可以拐弯?”老师想了想说:“你喜欢怎么
职业教育的教材出版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缺陷与不足,或者内容过时,或者不适用,或者与技能考核标准不接轨。面对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要开发出符合我国国情、改革力度大、能正确反映当代先进科技、文化新成就的、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理想教材,需要进行必要的改进。一般而言,学者和科研人员的优势更多地在于思维的严密性和严谨的学科体系结构的构建。而行业内专家则来自实践,了解实践,他们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深切地了解行业对于
命题即出题目,命题作文就是出题目作文。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提供参考的事实来作文,这参考的事实一般是文字材料(有时是图画)。话题即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即围绕一个谈话中心作文。  一、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供材料作文三者不是并列的概念  只要给定了题目的作文就是命题作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或窗口,写作者在作文时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必须围绕题目写,这个围绕可能是思想上的围绕,也可能是内容上的围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合作。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化学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探究、创新中主动地获取知识,领悟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因此,高中化学课堂创新教学应在传授知识、陶冶情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新观念、重建教学设计新模式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也是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这也是我们深入思考并设法解决的问题。  一、师生关系的民
今天和大家在一起进行学习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以“以人为本 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为题,把自己的办学实践及认识与领导同事们交流。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1996年我任校长的时候,学校只有一座教学楼,一个简易食堂,12个教学班,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全县处于中等位次,14年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现在校舍完善、设施齐备,在校生达到2000多名,有29个教学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