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片段教作文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usti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在一次作文研讨课上,执教者上了一节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习作3”,命题为“舌尖上的‘文字’”。这次习作训练的主题就是“我喜欢的一种美味”,介绍美食的色、香、味、形。执教者尝试运用片段教学,巧妙渗透言语表达的方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师:我们请小作者读一下。
  生:牛肉面一看就十分诱人:纤细的拉面堆成一座小山,上面十几片牛肉摆成花状,再撒上些碧绿的葱花,浇上金灿灿的辣油,真是十分夺人眼球。
  师:这一段写了什么?好在哪里?
  生:这一段写了牛肉面的颜色,“碧绿”“金灿灿”,让人觉得颜色搭配很协调,吸引人的眼球。
  生:这段话还写了牛肉面的样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生:我觉得这段话的语言虽然比较简练,但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样子又有颜色,牛肉面的确很诱人。
  师:这样写牛肉面,看起来就让人有吃的冲动。有的东西虽然不一定很好看,但谁也不否认它也是一种美食。让我们来品尝品尝“臭豆腐”的味道。请小作者念一下。
  生:臭豆腐滑进我的嘴里,鲜浓可口的汤汁在嘴里漫开,辣粉也浸润了口腔。我满嘴是油,轻轻一嚼,汤汁就完全散开。虽然有点辣,可我还是接二连三地塞进嘴里。
  师:这一段写了什么?写得怎么样?
  生:这一段写了臭豆腐的味道,作者把所有的味觉都写出来了。我虽然没吃到,但已经感觉到很好吃了。
  生:作者把吃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完整。
  生:我觉得“漫开”“浸润”“散开”这些词用得特别恰当、生动,让我仿佛感受到味道在嘴里蔓延开来。
  师:对,写美食最重要的就是写清色、香、味、形,再用上恰当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这样的美食就与众不同!
  师:再看看下面这一段话,这样写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烧饼就放在我的面前。外皮被烤得金灿灿的,好似一个小太阳,脆皮上还撒上了黑白两色的芝麻,光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我咬了一大口,脆皮的油香味顿时钻满了嘴里的每条牙缝。再看看烧饼里面,竟有十几层皮——外面是看相很好的脆皮,中间是有些泛白却依然香脆、满是油香的中层皮,最里面看不太清,就是口感糯糯的里皮。在里皮之间还夹着晶莹的糖浆,或是又细又长的萝卜丝。哇!真称得上是十里飘香,想来那些人就是闻香而来的吧!)
  生:这段话把烧饼的色、香、味、形全都写出来了,内容特别具体。
  师:是的。其实,色、香、味、形就是一个整体,有时候不能刻意分得特别清楚,把它们融合起来写,就能把美食写清楚,语言也自然而然丰富了。
  在作文课上,不少教师往往在“老套路”里浅层游走,不断给学生提要求,而很少提供符合要求又能够实践操作的方法和要领。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执教者做了有益的尝试,通过片段作文教学,即以语段形式出现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作文训练,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评价能力。首先,这些片段均来自于学生课前之笔,被特级教师管建刚称之为“前写作”,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积累写作素材;其次,每一个点评的片段都是通过现场互动、评价、表达、分享,形成学生的“读者意识”,对学生来说是实实在在的肯定与促进。另外,片段呈现的是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内容丰富,充满了学生的童真生活意态,既拓宽了素材,又拓展了思维。如果学生吸纳了别人的精华,那一定能舒畅地倾吐自己的表达。管建刚老师在《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中写道:作文教学要从“湖泊”入手,想法子将“湖泊”里的“水”搅动,再将它引入“池塘”,“池塘”里的“水”自然会成为活水,作文教学自然有了活水源头。那么,上述执教者就是把“湖泊”里的“水”不断搅动起来。她从片段内容出发,分三个步骤循序指导,第一步先看“色、形”让学生去发现“好在哪里”,重点指导“色、形”的语言表达;第二步再学“香、味”,以臭豆腐为例,主要发挥对“香、味”的描述;第三步推动学生要把“色、香、味、形”这四方面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一步步,环环相扣,前后勾连,师生互相点评,思维碰撞,感知语言,促进语感。结果便于不刻意间,只在欣赏中就摸到了门道;于不经意间,只在品析中就找到了窍门。小小的片段,让教学变得直观、丰富、有效。教师教得得法,学生自然也能得心应手。正如教师所命题的:真正是舌尖上的“文字”。(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jxsxw@126.com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和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智能硬件这一科技概念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尤其是与普通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可穿戴设备。专家预测在未来智能硬件产业将会成为新的经济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而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之中,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内部存在严重
文章简要阐述小型水利工程及其特点,并针对此类建设项目进行深入探究,从项目管理、造价控制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提出优化策略,致力于从多个方面强化此类项目的质量和实用性.目
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纷纷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增长。建设创新型国家,鼓励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对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重大意义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启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素质教育承认和尊重人的个性差异,是启发式教育,是塑造完整人格,促成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这一系统工程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教书与育人是有机的整体,教书是育人的基础和前提,而育人是教书的目的和归宿,二者是不可割裂的,而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但在实际工作中,
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曾获江苏省“导航杯”教学比赛一等奖,在《人民教育》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  以往教师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数学课程内容视为一系列事实性结论,对有“过程”的课堂以及如何构建有“过程”的课堂存在认识与实践上的误区。因此,能真正创建出有效、优效的有“过程”的课堂颇少。最近以来,很多教师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开始努力去颠覆以“知识为本”的课
记得2001年时,翻开各类教育报纸杂志,我们发现到处都在谈“新课程”,并积极提倡在教学中采用“新课标”,课改的浪潮波涛汹涌。许多教师在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同时,有意无意中全盘否定了传统教学。我也困惑过,但后来认识到,只有对以往应试教育进行理智的分析,对将来教育发展进行正确的预测,才能更好地正视、把握新课标。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在课改初期也曾存在一些困难、矛盾,但是面对困难与矛盾,我总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能力主要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潜滋暗长的。语文试卷应突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若语文试卷考点过多,就自然淡化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降低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区分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适度组织一些专门的训
近几年以来,中国在水利工程建设这个领域越来越迅速,逐渐地帮助人们丰富了平时用水的渠道.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由于混凝土出现裂缝这种情况对于工程质量造成了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