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依赖的计算机大类分流过程合理性分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ge2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分析计算机大类分流过程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意愿影响因素,发现学生的最终专业选择与学生的专业兴趣存在显著相关,此外专业引导和各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是影响学生选择专业方向的重要因素。根据分流志愿问卷调查、满意度调查和录取结果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计算机大类分流过程的合理性,总结了有效开展专业分流工作的思路,为进一步做好专业分流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类招生;大类分流;数据依赖;合理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246-03
  根据高校“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和高职特点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真正适应社会和企事业单位需要”的要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实行计算机大类招生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中做了较多的实践工作,总的来看,有效的分流工作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做好前期调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学生的方向指导和兴趣培养,在具体分流实施时经常做好学生的专业咨询和跟踪调查并能够在专业分流工作后进行追踪回访。
  一、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逐步在高校中推广开来。国外学者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做了很多方面的研究,并在对应的大学进行实践,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这一模式的带头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间高等教育的广泛合作与交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被我国高校所采用,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在我国,高校大类招生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首先提出并实施以“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元培计划”。随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也相继实施大类招生培养。近十年来,中国实行大类招生的高校已经从重点大学相继扩展到“211工程”高校、一般本科院校,甚至部分职业院校也都开始实施该人才培养模式。
  二、学院“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施状况
  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4年9月,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对2014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行了“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我校首次开展大类招生的试点学院。为了能够在计算机大类专业方向试点大类招生,信息工程学院从学院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了一系列分流工作,具体的分流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调研工作。分流工作前期,学院一方面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网络等通信方式,对已采用大类招生的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泉州理工学院和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学院进行相关调研,了解了他们大类招生的实施情况,学习他们大类招生的操作方法,吸取他们大类招生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另一方面,则通过上网查阅相关的文件和論文,从理论的角度出发,指导分流工作的进行。
  2.组织机构。学院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成立以院长和书记为组长的分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其中教学副院长和各专业带头人、负责人负责大类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工作,并做好学生的专业指导工作,学工办负责分流工作的引导和实施,教学实训科负责大类培养方案实施的保障工作及各级平台的建设、维护工作,院办负责全部材料的总结整理归档及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3.实施细节。这是分流工作的核心环节,首先学院根据市场需求和现有教学资源制订计算机大类培养方案,并报教务处批准后执行。新生入校第一学期,各专业群开展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和专业方向引导,包括新生始业教育、各类企业参观、各方向专题讲座、教学座谈会等,并在学期末组织第一次分流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专业兴趣及选报意向、面临困难等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第二学期,继续实施基础专业教学和方向引导,并向全体学生公布计算机大类分流的实施方案,成立分流咨询工作小组,定期供学生进行分流咨询,同时设立家长开放日,便于家长了解分流具体实施细节,听取大类公开课和监督学院分流工作的开展。学期末,学院组织第二次分流调查问卷,再次了解学生专业兴趣、困难及志愿填报意向,根据学生本次学生填报意向、市场需求并结合现有教学资源调整各专业方向的招生计划,最后正式组织专业的选报和录取工作。录取工作本着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进行,并综合考虑学生意愿、成绩、兴趣及综合表现进行实施。录取工作结束后对学生的最终录取结果进行公示一周,并在公示期满后进行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满意度。
  三、基于数据依赖的合理性分析
  1.数据搜集。一年来,笔者对信息工程学院2014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多次进行访谈,并对学生进行了3次问卷调查。2014年11月底,我们对计算机大类297名学生发放了第一次分流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收回294份问卷(293份有效),其中男生159,女生134,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学生专业兴趣、专业方向选择、选择专业方向的依据、影响专业选择的因素及学生认为最有就业前景的专业方向等方面。经过半年的基础课学习、专业引导和分流咨询后,笔者于2015年5月底又对计算机大类296名学生(1名退学)发放了第二次分流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收回296份问卷(问卷均有效),其中男生161,女生135,问卷除了涉及第一次问卷的全部问题外,还添加了关于专业引导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选择专业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分流结束后,笔者进一步做了分流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对学生的满意状况进行了数据收集。此外,本文用到的数据还有大一学生基本信息、家长开放日期间对家长进行的访谈数据、分流录取结果等数据。
  2.分流过程合理性分析。根据2014年11月份学院所做的调查问卷统计,大学一年级学生入学年龄平均分布在17~19周岁,他们不仅心理水平对专业的认识能力和应变能力都不强,而且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属于顺从家长选择专业,盲目性相当大。实际上,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爱好势必会发生转移和变化,导致很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由此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图1中第一次和第二次调查问卷关于各方向报名人数的较大变动,尤其是网站开发方向,也说明了这一现象。因此,笔者认为,与学院以往按照专业招生的培养模式相比,今年学院实施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减少学生未进学校之前选取专业的盲目性,而且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心理变化和个性发展需要。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院校须遵循主体性、选择性、系统性的原则,进一步用企业文化来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色,用职业文化来突出高职教育的“行业性”特色,把企业文化、职业文化的优秀因子植入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职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有以下路径: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抓手,以课程设置为亮点,以实践教学为桥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和职业
摘要:翻转课堂无疑是信息时代最热的教学创新模式,笔者针对最新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的教学特点,探究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与实践,实现“基础”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形成课前自学——课堂深度交流的基本模式,部分知识传授通过技术手段在课堂外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教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和课堂管理者转变成为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则由被
摘要:“森林昆虫学”在解决林业害虫猖獗,维护森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发挥方面起着指导性作用。本文就“森林昆虫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提出了五项具体探索措施,包括:开课前培养兴趣,课中增强兴趣,课后维护兴趣;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注重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注重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的机制。  关键词:森林昆虫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摘要:小班化教学以缩小班级规模为基础,重组教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增加了师生交互的强度、密度、广度和效度。如何有效把握小班化教学评价的内涵和基本形式,如何有效关注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成为促进小班化教学获得改进和提升的关键环节。本文旨在以课例研究的形式,从课堂教学层面对小班化教学进行评价。  关键词:小班化;课堂教学;小班化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
摘要:本文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读书社团——钟山书社(以下简称“书社”)为例,介绍了成立书社的原因、书社概况以及日常活动和管理办法,分别阐述了书社对学生和图书馆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笔者以自己亲身经历书社的成长和发展,通过思考得出图书馆读书社团实践的一些启示,希望读书社团能在高职院校图书馆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读书社团;钟山书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要:以桂西北地区农村幼儿园为例,从幼儿园家园合作的认识度、积极度、广度、频度、满意度等五个方面对家园合作的现状进行调查。综合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深入了解家园合作情况,并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合作;农村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086-02  一、问题提出  家园合作是当前世界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
摘要: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延伸教育领域、拓展教育途径。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学生公寓成为在校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在学生公寓中实施完善的人性化管理制度、优化环境创建积极向上的整体氛围、提供优质服务、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等都可以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要:实践导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目前我校实践导师面临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导致对专业硕士的培养作用有限。本文详解我校的专业硕士及实践导师情况,针对实践导师激励缺陷提出了由内而外、全方位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保险专业硕士;实践导师;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56-02   一、问题的提出   200
摘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农业高科技专门人才是当前各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笔者以新农药研究与开发课程为例,对农业院校专业课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将案例教学、科研实例与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强化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新能力,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也有助于为我国的新农药创制发掘优秀人才。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方式;案例教学;科研实
摘要: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流动大,归属感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激励制度的不完善。本文通过对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需求现状和激励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应对问题的决策,力求能为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激励制度的改善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激励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29-02  在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