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素质培养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关注。中学健美操课程是一项融力量美与形体美为一体的体育课程,一直深受中学生的喜欢,对中学生音乐素养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特殊的功效。本文认为中学健美操课程教学应从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健美操课程的艺术表现力和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拓展中学生素质,让健美操成为中学生素质提升乃至终身从事的体育运动项目。
[关键词]健美操;课程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
健美操运动发展的历史不长,但发展十分迅速。近年来,各类高水平的健美操比赛很多,他们通过电视传媒的广泛宣传,充分展示出了年轻人的青春与靓丽,给予人们以美的感受,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这个运动项目。就健美操本身来说,它是以美为核心,以节奏、韵律为生命,将竞技性和健身性寓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在运动的过程中处处体现幅度美、力度美、节奏美、韵律美和流动美,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由于健美操课程对场地和器材等条件要求不是十分严格,徒手在适合的环境,配以优美的音乐即可表现人体的健、力、美,因此能吸引众多人参与,特别是中学生和年轻人。由于这种优势,健美操课程在中学生中赢得青睐,参与课程的学生从运动中找到了自信,锻炼了形体。
1 中学健美操课程教学要素
中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与模仿能力突出,展示自我的愿望强烈。因此,健美操课程教学应充分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将健美操的表现力与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接受课程教学的同时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在健美操课程编排过程中,要结合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性格特点,体现纯朴自然,富有激情,感染激励学生,给他们美的享受。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能享受欢乐、展示自信,激发热情。因此,中学健美操课程教学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1 音乐选配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能够激发人的感情和意志,使人产生音乐旋律和节奏方面的感觉,还可以唤起学生感情方面的感受。健美操是通过音乐的协调与配合,展现体育运动的力与美,音乐是健美操完成动作的节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兴奋性,从而达到充分展示自我,增强训练的效果的目的,体现“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因此,中学健美操课程音乐的选配应充分考虑中学生的特点和健美操自身的属性,力求用音乐的表现力激发和影响中学生对美的追求,发挥音乐对学生的感染力。
1.2 熟练程度
动作的熟练程度主要是指学生对健美操动作技术熟悉、自然流畅的综合体现。俗话说“熟能生巧”,学生动作熟练,就能巧妙的把动作展示出来,发挥健美操的艺术表现力,在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动作的掌握,要求学生多练,熟练程度不断提高。否则,不仅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而且健美操的艺术表现力也会受到影响。
1.3 难度系数
健美操课程难易度的高低也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要素。健美操的难度系数主要取决于它的专项素质,包括力度和柔韧性,协调性与灵敏性等。因此,专项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训练表演水平和积极性调动。对于中学生来说,既要考虑难度系数不能太高,防止学生望而却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又不能太低而失去健美操的核心要素——力与美。合适的难度系数不仅让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培养,动作可以到位,而且让健美操的感染力能得到充分展示。
1.4 心理因素
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是一个人认识和把握自我的能力,它包括人的认识、情结、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在健美操艺术-表现力方面有较明显的显现,心理素质好、自信心强、性格较外向的学生在健美操中更乐于表现自己。在健美操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消除自卑心理,建立自信、勇敢、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并能把这种心态延伸到日常学习与人际交往中。
2 健美操课程教学与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研究和实际教学的开展,健美操课程教学较其他体育课程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其独特之处——始终将力与美有机结合,避免了单调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发挥健美操课程培养学生素质的途径和方法,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2.1 选择合适的音乐,提高健美操的表现力
音乐作为健美操的灵魂,可以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可把各种动作与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形成健美操课程所特有的艺术风格。健美操课程音乐在选定中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情绪合适,饱满、热烈,有激情;节奏合适,快慢适中;力度合适,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合适,不能太长或太短。音乐旋律要优美,要与健美操有机融合,不能简单地把健美操音乐看成是健美操的附属品,而应视为健美操编排的灵感主线与全套操框架结构的支点。
2.2 增强教师的影响力,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在健美操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主要力量。为提高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积极性,授课教师应适时地以自身的形象美、形体美、语言美,将动作示范展示给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美的情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让学生真正喜欢并爱上健美操,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修养,要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课堂上始终保持愉悦和积极的心态;要以认真的态度、高昂的情绪来感染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善于从教材中感受美、提炼美、创造美;要通过精心备课,把自己的德、识、才、学、情意等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为学生营造一个激情洋溢、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教学环境;要通过教师自身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让学生从教师直观的教授中而学会表现健美操的力与美。
2.3 强化力量素质训练
力量素质是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力量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成绩提高。健美操课程教学与练习也不例外,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要通过加速制动来体现。如果没有力量做基础,加速制动也就实现不了,做出的动作软弱无力,学生的青春与活力就表现不出来。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学生力量素质训练作为教学的基础,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力量素质的训练。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不同的训练方案,以达到健美操力量素质的要求。
2.4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健美操的教学中,多数学生对健美操的认识不够深刻,不能真正理解健美操运动的内涵。学生在学习之初,只是简单的模仿,动作迟钝、面无表情,无法将健美操富有的激情恰当地表达和演绎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立体形象的电视教学,让学生在观赏与健美操教学内容相同或相似的表演、比赛的同时,了解怎样去利用这项运动锻炼身心,提高素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其倾心投入到体会美、模仿美和表现美的运动中。
2.5 强化教学考核,提高学生练习效果
教学考核是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形成相互比赛、互相学习的局面,教师有目的地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选定一名组长,把基础好、学得快的学生与协调性差、动作掌握慢的学生搭配,让组长组织本组的同学自行练习,教师逐一检查各小组的完成情况且进行评比与考核。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中互相帮助、互相指导、互相鼓励。
3 问题思考
在健美操课程教学中,笔者发现这项运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是其他体育教学课程无法比拟的,但认识和现实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加大了教学实施难度;另一方面是中考体育课程指挥棒的影响,让学生对健美操课程仅仅停留在喜欢和观赏层面,参与的积极性有待于提高。
要解决中学健美操课程在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做起,做到认真准备每一次课程。其次,要注重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和自信心培养,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再次。教师要经常进修学习,了解最新动态,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学校要坚持定期举行校园健美操大赛,达到以点带面,形成全校影响,带动健美操的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艳香,论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表现力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34-35
[2]彭玉字,影响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3(1):73-74
[关键词]健美操;课程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
健美操运动发展的历史不长,但发展十分迅速。近年来,各类高水平的健美操比赛很多,他们通过电视传媒的广泛宣传,充分展示出了年轻人的青春与靓丽,给予人们以美的感受,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这个运动项目。就健美操本身来说,它是以美为核心,以节奏、韵律为生命,将竞技性和健身性寓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在运动的过程中处处体现幅度美、力度美、节奏美、韵律美和流动美,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由于健美操课程对场地和器材等条件要求不是十分严格,徒手在适合的环境,配以优美的音乐即可表现人体的健、力、美,因此能吸引众多人参与,特别是中学生和年轻人。由于这种优势,健美操课程在中学生中赢得青睐,参与课程的学生从运动中找到了自信,锻炼了形体。
1 中学健美操课程教学要素
中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与模仿能力突出,展示自我的愿望强烈。因此,健美操课程教学应充分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将健美操的表现力与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接受课程教学的同时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在健美操课程编排过程中,要结合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性格特点,体现纯朴自然,富有激情,感染激励学生,给他们美的享受。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能享受欢乐、展示自信,激发热情。因此,中学健美操课程教学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1 音乐选配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能够激发人的感情和意志,使人产生音乐旋律和节奏方面的感觉,还可以唤起学生感情方面的感受。健美操是通过音乐的协调与配合,展现体育运动的力与美,音乐是健美操完成动作的节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兴奋性,从而达到充分展示自我,增强训练的效果的目的,体现“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因此,中学健美操课程音乐的选配应充分考虑中学生的特点和健美操自身的属性,力求用音乐的表现力激发和影响中学生对美的追求,发挥音乐对学生的感染力。
1.2 熟练程度
动作的熟练程度主要是指学生对健美操动作技术熟悉、自然流畅的综合体现。俗话说“熟能生巧”,学生动作熟练,就能巧妙的把动作展示出来,发挥健美操的艺术表现力,在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动作的掌握,要求学生多练,熟练程度不断提高。否则,不仅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而且健美操的艺术表现力也会受到影响。
1.3 难度系数
健美操课程难易度的高低也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要素。健美操的难度系数主要取决于它的专项素质,包括力度和柔韧性,协调性与灵敏性等。因此,专项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训练表演水平和积极性调动。对于中学生来说,既要考虑难度系数不能太高,防止学生望而却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又不能太低而失去健美操的核心要素——力与美。合适的难度系数不仅让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培养,动作可以到位,而且让健美操的感染力能得到充分展示。
1.4 心理因素
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是一个人认识和把握自我的能力,它包括人的认识、情结、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在健美操艺术-表现力方面有较明显的显现,心理素质好、自信心强、性格较外向的学生在健美操中更乐于表现自己。在健美操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消除自卑心理,建立自信、勇敢、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并能把这种心态延伸到日常学习与人际交往中。
2 健美操课程教学与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研究和实际教学的开展,健美操课程教学较其他体育课程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其独特之处——始终将力与美有机结合,避免了单调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发挥健美操课程培养学生素质的途径和方法,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2.1 选择合适的音乐,提高健美操的表现力
音乐作为健美操的灵魂,可以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可把各种动作与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形成健美操课程所特有的艺术风格。健美操课程音乐在选定中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情绪合适,饱满、热烈,有激情;节奏合适,快慢适中;力度合适,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合适,不能太长或太短。音乐旋律要优美,要与健美操有机融合,不能简单地把健美操音乐看成是健美操的附属品,而应视为健美操编排的灵感主线与全套操框架结构的支点。
2.2 增强教师的影响力,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在健美操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主要力量。为提高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积极性,授课教师应适时地以自身的形象美、形体美、语言美,将动作示范展示给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美的情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让学生真正喜欢并爱上健美操,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修养,要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课堂上始终保持愉悦和积极的心态;要以认真的态度、高昂的情绪来感染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善于从教材中感受美、提炼美、创造美;要通过精心备课,把自己的德、识、才、学、情意等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为学生营造一个激情洋溢、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教学环境;要通过教师自身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让学生从教师直观的教授中而学会表现健美操的力与美。
2.3 强化力量素质训练
力量素质是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力量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成绩提高。健美操课程教学与练习也不例外,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要通过加速制动来体现。如果没有力量做基础,加速制动也就实现不了,做出的动作软弱无力,学生的青春与活力就表现不出来。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学生力量素质训练作为教学的基础,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力量素质的训练。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不同的训练方案,以达到健美操力量素质的要求。
2.4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健美操的教学中,多数学生对健美操的认识不够深刻,不能真正理解健美操运动的内涵。学生在学习之初,只是简单的模仿,动作迟钝、面无表情,无法将健美操富有的激情恰当地表达和演绎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立体形象的电视教学,让学生在观赏与健美操教学内容相同或相似的表演、比赛的同时,了解怎样去利用这项运动锻炼身心,提高素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其倾心投入到体会美、模仿美和表现美的运动中。
2.5 强化教学考核,提高学生练习效果
教学考核是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形成相互比赛、互相学习的局面,教师有目的地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选定一名组长,把基础好、学得快的学生与协调性差、动作掌握慢的学生搭配,让组长组织本组的同学自行练习,教师逐一检查各小组的完成情况且进行评比与考核。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中互相帮助、互相指导、互相鼓励。
3 问题思考
在健美操课程教学中,笔者发现这项运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是其他体育教学课程无法比拟的,但认识和现实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加大了教学实施难度;另一方面是中考体育课程指挥棒的影响,让学生对健美操课程仅仅停留在喜欢和观赏层面,参与的积极性有待于提高。
要解决中学健美操课程在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做起,做到认真准备每一次课程。其次,要注重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和自信心培养,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再次。教师要经常进修学习,了解最新动态,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学校要坚持定期举行校园健美操大赛,达到以点带面,形成全校影响,带动健美操的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艳香,论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表现力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34-35
[2]彭玉字,影响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3(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