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来说,合作学习已经在我国的中小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科学的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合作学习 高中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42-01
  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每个组的成员之间讨论交流,直到达成共识,然后把学习成果汇报给老师,最终以团体成绩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1]。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开展学生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快的达成教学目标,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合作学习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目标不明确
  在开展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虽然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但是讨论的问题漫无边际,跟学习无关,这样的话不但没有达到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对学习起到负作用。
  2.教师参与度过高
  有些教师在布置完讨论任务后,还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没有让学生自由的发挥,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合作讨论的初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的拓展都有不利的影响[2]。
  3.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留给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的时间非常短,好多小组成员一般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开始忙于讨论和探究,这样那些反应相对滞后的学生就不能很好的积极参与进去,因此合作学习不能利于形式,不能人云亦云。
  4.合作的有效性差
  由于很多学生只是表面上在学习和讨论,实际上小组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他们之间的合作意向不是很强,有不少学生不知道究竟怎样和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因此合作的有效性差,很难保证合作学习可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
  1.合作小组的组建要科学
  教师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因素,把可以互相帮助,能够进行“优势互补”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使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合作,有效的进行学习[3]。对于组长的挑选,教师应该要慎重,挑选的组长应该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带动整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学习。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应该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该精心的设计讨论问题,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比如在学习浮力之前,先引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的问题要难度适中,不能太过于简单,也不能太难,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另外设计的问题要从多角度考虑,让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讨论的动向,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例如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分歧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分歧的原因,怎样才能正确的解决问题等。在学生开展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根据所学知识进一步延伸,锻炼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真正的主体还是学生。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明确分工,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去,切忌让每个小组只有两三个人讨论,其他人不参与。因此,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问题讨论中去。对于落后的学生,教师应该重点加以关注,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给他们自信心,这样才会使学生体会到大家的关怀,从而更加认真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分工明确,责任承包
  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应该分工明确,相互督促,力争尽快达到目标。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应该明确自己的任务,大家都能够有事可做,都可以积极的投入到小组讨论中去。教师应该设法杜绝小组成员之间产生相互依赖的惰性心理,积极的施行责任承包制,使各个小组成员各司其职,顺利的完成任务。
  5.及时反馈,多元评价
  在合作讨论之后,各个小组的应该对学习的成果及时反馈,对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多元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力争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相结合,平时打分和评语也要相结合。教师可以评出最佳小组,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奖励。
  本文主要从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和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来分析合作学习。在开展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充分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及时发现合作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广杰.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运用[J].江西教育,2014,(3):113.
  [2]彭威.浅议高中数学合作學习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旬,2014,(9):72-72.
  [3]孙玉贤.合作学习视角下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11):54-56.
其他文献
→ 果玉忠 1984年生于云南牟定,现居昆明。  给 予  给予他命运多舛的老祖母  任时光雕刻她们额头的皱纹  给予他一位心事重重的父亲  在沉默中自酿一坛苦酒  一坛意识的酒、多疑的酒  给予他被伙伴排挤的童年  白眼,孤立以及闲言碎语  迷恋影子,手掌拍出水声  给予他隐忍的母亲善良的姐姐  再给予他青年的烟酒以及虚无  给予他爱情的纯真,苦涩,迷惘  是时候了——  三五朋友,一份足以活命
期刊
【摘要】针对线性代数课程较强的抽象性和难以学习的特点,提出信息类本科专业的线性代数课程的拓展教学方法,并在人脸识别、搜索引擎排序两种应用背景下给出了拓展教学案例的要点,强调学以致用,以应用促学习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类专业 线性代数 拓展教学  【中图分类号】O151;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35-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领域开始了重大变革。特别是在教学模式上,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大学是人才的直接输出地,大学英语的教学也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新课改以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地位有了明显的转变,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也在发生变化。  【关键词】大学英语 多维互动教学模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34-01  
【摘要】一堂好课要有完美有力的结尾,启迪学生不断探索和研究。本文结合日常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总结出五个课堂结尾的技巧:有效归纳、启迪探索、作品展评,并证实了根据教学实际妥当地巧妙地运用以上技巧,可以达到梳理脉络、思考回味、观摩鉴赏、放松情绪、锦上添花之功效,最终实现增值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 结尾 妙用 增值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摘要:当代文学画廊上有两个引人注目的文学形象——《玫瑰门》中的司猗纹和《长恨歌》里的王琦瑶。大致相同的时代经历使她们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美丽的外表、不老的心、坎坷的经历,但这相似的背后也有不同之处,她们在爱情、婚姻上有着不同的经历,她们的生活姿态也很不一样。本文就试着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司猗纹;王琦瑶;人生姿态  《玫瑰门》里的司猗纹在爱情上,虽经历失败的初恋,仍在内心保存着那份
“喳……喳……”两双脚踩过卫生所门口的脏雪,带着腻湿急匆匆地跑在空旷的走廊里。  “娟儿……”一个戴着头巾四十多岁模样皮肤却粗糙的好像冬天的树枝子的妇女轻轻张了张干裂的嘴,“娟儿——!!”她声嘶力竭地喊了声便一下扑到那个名叫娟儿的年轻女孩身上,女孩清秀的脸如今被一大片光滑的肿包取代,眼角青紫,嘴角带着暗红的血,整齐利索的半长发和着鲜血搅在一起……她的睫毛动了动却没睁开来眼,发黄的被子盖到女孩胸口,
期刊
【摘要】“画数学”教学不仅使得数学知识直观形象,而且运用简易,能够获得课堂气氛。本论文这对“画数学”在小学分数教学中的妙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分数教学 “画数学” 生活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37-01  小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以其对于直观事物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对于事物以理解,形成认知。小学生处于低年级阶段,对于
从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叙事学观点出发,运用他的叙事语法,从人物与角色的关系,角色模式的设定以及语义方阵理论三方面对的故事情节及文本意义进行探求.
【摘要】现如今,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改革成效已经显现,它对于广大高中生的学习方式无疑是一场革命。本文将通过搜集现有新课改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新课改后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课改 高效课堂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41-02  21世纪,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专业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40-01  随着“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以学论教的观点被基础教育教师所认同,小学的数学教育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符号,进行数学运算。通过点线面体让学生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数学模型,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