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他爱上的四个女孩都叫“千代”

来源 :幸福·婚姻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z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爱过的人叫什么名字?你对他/她的名字是否有种微妙的敏感,遇到相似的字眼会暗自心中一动?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大文豪,他曾先后钟情于四个女人,而惊人巧合的是,她们的芳名都叫“千代”。他就是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
  四位“千代”缪斯,深深影响了川端的写作。他甚至自叹:“我怀疑自己得了一种叫作千代的病。”
  孤儿的悲惨世界
  1899年,川端康成在大阪出生。他自幼父母双亡,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在祖父母家长到7岁时,疼爱他的祖母病逝了;又过了3年,姐姐芳子也不幸夭折;14岁时,祖父也撒手人寰。少年川端不禁悲叹道:“天地将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人了!”
  坎坷凄涼的身世,在川端康成年幼的心里投下浓重的阴影,也造就了他终生的“孤儿心态”。爱的稀缺,让他对情感充满渴盼。尤其是当他长大一些后,“恋爱便超过一切,成为我的命根子”。
  第一个千代应时而生,她叫山本千代。千代的父亲山本松曾借给川端祖父一笔钱,祖父故去后,山本两次到学校找川端,硬逼他在借据上签字画押,将这笔借款挪到未成年的川端名下,还要他当年年底归还,并规定本息的数额。
  这一不义之举传开,山本遭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唾弃。可能出于愧疚,后来山本松临终前,叮嘱女儿千代要还给川端康成50元作为谢罪。
  千代履行了父亲的遗言,川端到她家中做客,也受到了热情款待。千代姑娘天真热心,对川端说:“你就把我的家看做是你自己的家吧,随时都可以来!”
  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在久违人间温暖的川端心中掀起层层涟漪,他将千代视为倾心对象。一段时间后,他才发觉人家别无他意,是自己自作多情了。川端发表的处女作小说《千代》,写的就是自己对山本千代的思慕。
  1917年,川端康成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大学预科)就读,为考入东京大学作准备。次年10月末,他拿着山本千代归还的钱,没有告知任何人,就去伊豆作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同学们以为他自杀了,还报了警。旅行途中,川端结识了一队巡回艺人,其中一名拎大鼓的舞女让他怦然心动,两人一路陪伴,情愫暗生。
  当他听到别人喊舞女“千代”时,不禁涌上了一股宿命之感。千代对别人说“川端是个好人”。他无意听到这句评价时,感动得几乎热泪盈眶。
  “我这个二十岁的人,一再严肃地反省到自己由于孤儿根性养成的怪脾气,正因为受不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感,这才走上到伊豆的旅程。因此,听见有人从社会的一般意义上说我是个好人,真是说不出的感谢。”
  9年后,川端康成在他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中,纤细动人地再现了这段青春少年间未吐露的朦胧情感,真挚而又美好。
  他将第二个千代化名薰子。他这样描写她:“有闪动的、亮晶晶的眼珠,双眼皮的线条优美得无以复加。”
  这部在日本家喻户晓的名篇,在川端生前就先后5次被搬上银幕,由田中绢代、吉永小百合、山口百惠等几代知名女星相继主演。小说的结尾,旅程结束了,主人公与舞女在码头上告别,不知再见是何年。
  现实中,川端与千代有过短暂的通信,他本来下决心寒假去她的家乡大岛找她,但因一时手头拮据没能去成,后来就失去了音讯。
  “美丽的舞女,就像一颗彗星的尾巴,一直在我的记忆中不停地闪流。”两人此生未再重逢。此后约十年,川端几乎每年都到伊豆汤岛旅行,这里也因他的小说跻身著名的旅游胜地。
  第三个千代更像一场百无聊赖的邂逅。川端康成出入酒馆,和同学一起看上了一位清丽的女招待,两人相约互相竞争。但还未及开展攻势,便听闻女孩已有未婚夫,而且她的名字也叫“千代”!
  得知这消息的刹那,比起暗恋无疾而终的失望,川端说自己“一阵恐怖感袭上心头”。在经历三个千代后,川端康成曾疑心自己得了“千代病”。他一度怀疑是死去亲人的幽灵安排他与千代们相遇又别离。
  初恋的背叛打击巨大
  第四个千代,也是对川端康成影响最大的一位。1920年,川端考入东京大学英文系。他常与同学出入东大附近的一家咖啡馆,与女招待伊藤初代渐渐熟识,萌生了感情。初代的名字在方言中读作千代,人们也常称她伊藤千代,川端似乎是服膺了这种巧合,也称她千代。
  伊藤千代当时16岁,她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勤杂工家庭,受教育程度仅为小学三年级,早早便出来谋生。不久,千代由父亲做主,给岐阜县澄愿寺的一个住持收作养女,到京都去了。
  1921年大一放暑假,川端就到岐阜去见她,这次相见被他写进了后来的小说《南方的火》和《篝火》里。谈话中,千代流露出对在寺院受人差使的生活的厌倦,并对川端表白了。这让川端康成大为惊喜,第一次体会到爱情的温馨。当年10月,他就忍不住再次来到岐阜,并向千代求婚。小说《篝火》里可以读到女主人公的回答:“我没什么可说的。如果您要我,我太幸福了。”
  川端与千代订婚了,却遭到亲戚从门第观念出发的反对,对此他很是愤然:“不能说大学骄子娶大家闺秀就幸福,娶贫家姑娘就不幸福啊!”他毅然去求得千代父亲的同意。因为自己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会面时他特意藏起瘦骨嶙峋的手腕,同行的同学也隐瞒了川端双亲是患肺病死亡的事实,生怕千代父亲会拒绝他。最后他得到了祝福。
  喜出望外的川端回到东京,就去拜访著名作家、恩师菊池宽,“以年轻人求爱的气势请他帮忙”。菊池宽非常珍惜他的才华,担心他将面临生活的重担,于是慷慨解囊,主动表示自己要出国访问一年,将房子借给他结婚之用,并让妻子每月给他送生活费50元。
  川端在《新思潮》杂志的同仁们,听闻他突然要结婚,感到“如同晴天霹雳”,表示要为他举行一个送别独身会。
  就在川端康成忙不迭筹备结婚时,订婚不到半个月的一天,他收到千代的来信,说她准备同一位遭受家里逼婚的姑娘一起出走到东京,请川端给她寄车费。川端回信表达了不愿意那姑娘来,也不愿这样草草结婚的意思。千代仍写信坚持原意,川端还未及回信,便在11月7日收到了一封“非常来信”。
  他后来把千代的信改编进小说《她的盛装》中:“我虽然同你已结下海誓山盟,但我发生了‘非常的情况’,绝对不能告诉你。请你就当这个世界上没有我这个人吧!我一生不能忘记你和我的那一段生活。现在你同我的关系等于零!”
  川端随后赶赴岐阜挽回,却就是无法让千代回心转意。这场初恋就像夏日的雷电一样迅疾而逝。川端康成遭到了不可理解的背叛,他一生也不太清楚为何千代要离他而去,但创痕经久未能愈合,“我的心潮激烈起伏,几年后还留下了余波”。因为郁郁寡欢,1924年他从东大毕业时参加征兵,提前疗养了一个月,但体检时体重仍未超过40公斤。
  川端康成研究专家川鹄至说:“我认为这个恋爱事件是川端康成人生转机的决定性事件。由事后川端康成再三谈到这件事可知,它甚至决定川端康成文学方向,成为了解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的重大关键。”
  川端康成毕业后,与横光利一等人树起“新感觉派”的大旗,成为日本文坛第一批以先锋著称的现代派。但川端成就不大,直到他将自己的恋爱体验、心头的爱怨积郁,写成了一系列小说,以《伊豆的舞女》打响了第一炮。这个“新感觉派中的异端分子”,才在日本古典文学的传统中,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
  翻开川端康成的代表作《雪国》《千只鹤》《古都》,直至晚年的《睡美人》,那些鲜活的女性形象,似乎不经意间就闪过千代们的片片衣襟。有人说,正是站在少女的花影下,川端康成一手塑造了他的文学世界。1968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第一位、亚洲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古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小说中,川端康成运用清淡、细腻的笔触,叙述了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的悲欢离合,以及人世的寂寥之感。作者把自己的关注、同情与哀叹,都给予她们,写了她们的辛酸身世和纯洁爱情,还写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摘自《共同关注》
其他文献
1  从小,可能父母就不断告诫我们:“别去麻烦别人,能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凡事都要靠自己。”于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们不少人都成了不肯轻易开口求助的人。  但前两天,阿默讲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她怀二宝的时候,刚好遇到她们公司改制。阿默在新注册的公司缴纳生育险没到1年,原以为这次生孩子要自己支付全款了。这时,她看到公司有一项新政策,但没明确说明生育险能否报销,于是她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认
期刊
这是我在美国学习时听闻的故事。  以前的修道院虽然已经电气化,但还十分有限,那是个还没有电烤炉的时代。某个修道院的料理值班人用烤箱烤早餐用的面包。他先烤单面,再翻过来烤另一面,一次要在烤箱里烤很多面包,然后盛到盘子里,端给在食堂等待的修道者们。  厨房的人虽然总是留意着,不过偶尔会不小心把吐司烤得焦黑。但是,因为扔掉了可惜,所以,那些焦黑的面包还是那样被用大盘子盛着端到食堂去。  以前的修道院自然
期刊
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几名业务员。前来应聘的人挺多,经过一轮笔试之后,业务主管赵阳刷掉了一半人数,留下12个条件比较符合的人选。他从简历里面了解到这十几个人全部都是大学生,且都是来自城市的。公司只需要3至5名业务员,因此赵阳还得加设关卡,淘汰掉绝大部分的人。他通知这十几个人于下周一早上7点30分从公司出发,在半个小时之内赶到另外一个集合点进行面试。并且,所有人使用的交通工具只限定于公交车和自行车这两种
期刊
12岁的时候,我有过少年的友情,是和学校里的一个同龄女孩。她的家和我的家隔了城市中央的一条河流。夏天下着暴雨的午后,我记得她撑伞等在楼梯的下方,来接我去她家里吃冰激凌。潮湿的阴影里,她的面容像一朵皎洁的山茶。我们在大雨中光着脚踩水。在她宽敞的家里一边吃冰激凌一边看诗集,然后疲倦之后拥抱着睡在一起。她浓密的长发散发出清香,在睡意蒙眬的时候兜了我一头一脸。我用手去拨,窗外是滂沱的雨声。  那时候我是一
期刊
冲破富豪家庭  获奥斯卡影后  1929年11月12日格蕾丝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裕家里。她父亲约翰·凯利是位企业家,还曾获奥运会划船金牌,母亲是宾州大学的体育教练。  格蕾丝是家中的老三,她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和妹妹。她害羞、温柔、弱不禁风。和父母不一样的是,她不喜欢体育,却从小热爱表演艺术,著名的女演员英格丽·褒曼是她的偶像。  格蕾丝的父母都不喜欢她。在这个家中她就像一只丑小鸭一样,得不到父母
期刊
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情加重了,我不得不住院治疗。  我住的是一间双人病房,另一张病床上是一位老奶奶,看上去大约七十多岁的样子。聊天中,我得知老奶奶患的是坐骨神经痛,腿尤其疼得厉害,老人经常被病痛折磨得龇牙咧嘴。  每天陪护老奶奶的是她的儿子,名叫刘刚,平时工作缠身,只得请了一段时间的假专门来陪护母亲。老奶奶的儿媳经营着一家饭店,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只能时不时地抽空来医院一趟。  刘刚憨厚实诚,每天
期刊
老同学聚会,酒过三巡,大家开始回憶往事。有人感叹:“如果当初我选择出国留学,而不是毕业后就结婚,生活肯定风光无限,不会像现在这样过得碌碌无为。”  这番感叹,立即引起众人的共鸣,大家纷纷附和:“如果当初我选择另外一个专业,肯定混得比现在好!”“如果当初我留在北京,而不是回家乡小城,现在肯定也混成精英了!”“如果当初我读研究生,而不是毕业后就工作,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升职无望!”  最后,大家的话题全部
期刊
从小我就害怕父母,尤其是父亲。在父亲面前,我做事得处处小心翼翼,总怕一不小心,就惹来他的飞脚。  一个叫做时间的东西,把一个小小的我变成了大姑娘;把一个年轻力壮,外貌帅气的父亲,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小老头。渐变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开始不害怕父母了,有时候跟着妈妈和姐姐也敢和父亲开玩笑了。  長大了,父母在我做错事时,也不像以前那样批评我,只是轻轻地说几句,生怕我一生气摔门或者不吃饭而去。近几年父母的“反
期刊
享有“台湾第一美女”称号的林志玲小姐,一直是备受膜拜和吹捧的女神。她和言承旭分分合合十多年,最终却未修成正果。大家都在期待最终谁会娶到林志玲,就在2019年6月林志玲就公开了和黑泽良平的订婚喜讯。  11月19日,林志玲也终于穿上了洁白的婚纱,坚定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成了黑泽良平的合法妻子,二位正式结为连理。  婚礼仪式上,林志玲和丈夫互换婚戒致辞拥吻,一度落泪。  她说:“谢谢你让我相信爱情,我
期刊
1  最近,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  我用十秒钟删去你的联系方式,用十分钟清空了所有的信息,用十个小时扔掉了所有你送的礼物,再用十天的时间,让输入法不再默认打出你的名字,十个月后以为自己放下了一切,却被你十个字的一句问候全部唤醒,最后才发现时间并不是万能的解药。  相信那些恋爱中经历过分分合合的人都会有此深刻体会,不管自己口上说得有多坚决,对方只寥寥几个字就瞬间把所谓的决绝土崩瓦解。  有时,分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