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子林志玲的婚恋观

来源 :幸福·婚姻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nggu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享有“台湾第一美女”称号的林志玲小姐,一直是备受膜拜和吹捧的女神。她和言承旭分分合合十多年,最终却未修成正果。大家都在期待最终谁会娶到林志玲,就在2019年6月林志玲就公开了和黑泽良平的订婚喜讯。
  11月19日,林志玲也终于穿上了洁白的婚纱,坚定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成了黑泽良平的合法妻子,二位正式结为连理。
  婚礼仪式上,林志玲和丈夫互换婚戒致辞拥吻,一度落泪。
  她说:“谢谢你让我相信爱情,我愿意,和你一起面对未来的每一个未知。顺境、逆境,我都会陪着你,也希望老了,我们都能手牵手相伴一生好光景。爱无惧,无惧惊涛骇浪,但求细水长流。我们好晚才走到一起,余生请多照顾!我的幸福就是和你在一起,我爱你!”
  他说:“坚定快乐地一直走下去,志玲,我要在这里谢谢你的爱情,谢谢你赞成我,谢谢你相信我,我会让你成为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志玲,今天很开心我们成为夫妻了。”
  看到这里,在手机屏幕前的我也被深深触动了。林志玲在自己的前半生演绎了无数偶像剧爱情故事,也在剧里穿了好多次婚纱,但没有一次是为了自己。就像两年前在极限挑战中,黄渤对林志玲的祝福一样:“人生如戏,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中平凡的角色,朴实平凡的陪伴才是爱情,希望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平平凡凡的真爱,露出剧本之外的真正幸福的笑容。”
  今年45岁的林志玲,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港湾,把余生交给了对的人。正如网友评论的那样:那个一直为他人导航的志玲,如今也找到了家。
  从刚开始林志玲公布婚讯,就一直是大家议论纷纷的话题。有人说,这段跨国恋情不会长久,也有的人因为国籍问题攻击林志玲,说她选错了人。
  但我觉得,真正对的人,真的无关国籍,无关地域,无关年龄。因为感觉对了,因为认定的那个人,就是你。
  决定一段婚姻能否长久的,也从来不是外在因素,而真正在于我们对于婚姻的理解和信念。
  正如六月时林志玲在微博公布婚讯时写下的话:“有人说,爱情是一瞬间的礼物。我想,需要勇气、包容、无私、妥协、天真,才能将一瞬间化为一生的陪伴。”
  尽管之前经历了很坎坷的爱情,但她从来没有丧失对爱情的憧憬,反而是对爱情与婚姻的领悟更加深透。她懂得婚姻的意义和价值,懂得自己需要什么。
  爱情和婚姻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呢?
  我相信大部分女人都会问老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以后我老了,你会不会就不爱我了?会不会想要离婚?”
  尤其是做情感行业这么多年,太多的奇葩离婚理由早已屡見不鲜。而且,在这个上了床就不用负责任的年代,一张结婚证早已不能给足安全感了。
  在面对女人的这个敏感问题上,很多男人的回答也各自不同。然而迄今为止,我看过最满意的一个回答是这样的:
  丈夫回答说:“说实话,要找一个比你年轻、有趣、温柔的女人,一点都不难,但是要找一个和我经历了风雨,有着共同的酸甜苦辣记忆的人,却很难。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无可复制,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真的爱一个人,真的无关乎TA的外表,而在于有趣的灵魂,踏实的感觉,放在心里的信赖。
  人这一辈子,会遇见很多不同的人,但是,真正能走进彼此心里,走过几十年的光阴的却少之又少。你有多少个几十年可以和一个人经历生活,领悟生命?要把這几十年的记忆全部清零,再去重新认识、了解一个人,谈何容易?没有人会那么傻。
  那些一起的时间和经历,日积月累的默契和懂得,是最最珍贵的东西。因为它花费的是永远无法倒流的时间,和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的生命。
  感情和婚姻如何维持,真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也许并不需要那么多心动、激情、浪漫或是热爱,而是经年累月的懂得和习惯、陪伴和扶持。
  这些可能是很多追求新鲜、贪于享乐、一心想着出轨的人所不懂的,也无福享受的。
  当我们习惯去谈论心动、情欲、三观之类的条件时,却很少注意到生活中很微妙的养分,这些才是婚姻大树历经几十依然枝繁叶茂的根本。
  你年纪越大,这份信任才越值钱,越珍贵。TA也许并不完美,但总能在你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你温暖,懂你所需,知你所想,这样的相处,一点儿都不累。
  每个人都是这世间普普通通的一粒尘埃,正因为有一个深爱你的人,才让平凡的你拥有不平凡的爱和生活。
  去了解,去付出,去陪伴,去度过,相知相伴,相互扶持,终其一生,才不虚妄。
  曾经陪伴我们多年的志玲,终于在几十年的寻寻觅觅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希望每一位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能在生命的长河里,不放弃,不将就,寻找属于自己的平凡的爱,长相厮守,幸福此生。
  摘自《人生与伴侣》
其他文献
1  结婚后,我和老公很快就从热恋过渡到了平淡。婚前,我俩形影不离,恨不得每时每刻都黏在一起;婚后,我们却像同居室友一样,你玩你的,我过我的,简直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心里充满失落,一股怒火在心中慢慢升腾。  一个周六,我约老公去逛街,他连连摆手说:“我又不想买衣服,你自己去吧!再说我还有事呢!”“你有什么事,能比陪新婚小娇妻逛街重要啊?”我有点不满地问他。他嬉皮笑脸地说:“结婚了就是老夫老妻,扯
期刊
在武汉市汉阳区,李英红是一个老幼皆知的名人。作为企业家,她把艳阳天汉阳分店经营得风声水起,名播大街小巷;同时,她又习惯于做一些“向善而美好的事情”。这些事看似家常事、细微事,但如水长流,并升华成了一种自觉行动,那就是一个以情动人的大工程了。  一副柔肠  早在1993年初秋,李英红就经营着一家小餐馆,其门面仄居于汉阳区翠微街车站社区辖地内,与古迹名胜归元寺相近。归元寺是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也是著名旅
期刊
1  从小,可能父母就不断告诫我们:“别去麻烦别人,能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凡事都要靠自己。”于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们不少人都成了不肯轻易开口求助的人。  但前两天,阿默讲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她怀二宝的时候,刚好遇到她们公司改制。阿默在新注册的公司缴纳生育险没到1年,原以为这次生孩子要自己支付全款了。这时,她看到公司有一项新政策,但没明确说明生育险能否报销,于是她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认
期刊
这是我在美国学习时听闻的故事。  以前的修道院虽然已经电气化,但还十分有限,那是个还没有电烤炉的时代。某个修道院的料理值班人用烤箱烤早餐用的面包。他先烤单面,再翻过来烤另一面,一次要在烤箱里烤很多面包,然后盛到盘子里,端给在食堂等待的修道者们。  厨房的人虽然总是留意着,不过偶尔会不小心把吐司烤得焦黑。但是,因为扔掉了可惜,所以,那些焦黑的面包还是那样被用大盘子盛着端到食堂去。  以前的修道院自然
期刊
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几名业务员。前来应聘的人挺多,经过一轮笔试之后,业务主管赵阳刷掉了一半人数,留下12个条件比较符合的人选。他从简历里面了解到这十几个人全部都是大学生,且都是来自城市的。公司只需要3至5名业务员,因此赵阳还得加设关卡,淘汰掉绝大部分的人。他通知这十几个人于下周一早上7点30分从公司出发,在半个小时之内赶到另外一个集合点进行面试。并且,所有人使用的交通工具只限定于公交车和自行车这两种
期刊
12岁的时候,我有过少年的友情,是和学校里的一个同龄女孩。她的家和我的家隔了城市中央的一条河流。夏天下着暴雨的午后,我记得她撑伞等在楼梯的下方,来接我去她家里吃冰激凌。潮湿的阴影里,她的面容像一朵皎洁的山茶。我们在大雨中光着脚踩水。在她宽敞的家里一边吃冰激凌一边看诗集,然后疲倦之后拥抱着睡在一起。她浓密的长发散发出清香,在睡意蒙眬的时候兜了我一头一脸。我用手去拨,窗外是滂沱的雨声。  那时候我是一
期刊
冲破富豪家庭  获奥斯卡影后  1929年11月12日格蕾丝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裕家里。她父亲约翰·凯利是位企业家,还曾获奥运会划船金牌,母亲是宾州大学的体育教练。  格蕾丝是家中的老三,她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和妹妹。她害羞、温柔、弱不禁风。和父母不一样的是,她不喜欢体育,却从小热爱表演艺术,著名的女演员英格丽·褒曼是她的偶像。  格蕾丝的父母都不喜欢她。在这个家中她就像一只丑小鸭一样,得不到父母
期刊
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情加重了,我不得不住院治疗。  我住的是一间双人病房,另一张病床上是一位老奶奶,看上去大约七十多岁的样子。聊天中,我得知老奶奶患的是坐骨神经痛,腿尤其疼得厉害,老人经常被病痛折磨得龇牙咧嘴。  每天陪护老奶奶的是她的儿子,名叫刘刚,平时工作缠身,只得请了一段时间的假专门来陪护母亲。老奶奶的儿媳经营着一家饭店,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只能时不时地抽空来医院一趟。  刘刚憨厚实诚,每天
期刊
老同学聚会,酒过三巡,大家开始回憶往事。有人感叹:“如果当初我选择出国留学,而不是毕业后就结婚,生活肯定风光无限,不会像现在这样过得碌碌无为。”  这番感叹,立即引起众人的共鸣,大家纷纷附和:“如果当初我选择另外一个专业,肯定混得比现在好!”“如果当初我留在北京,而不是回家乡小城,现在肯定也混成精英了!”“如果当初我读研究生,而不是毕业后就工作,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升职无望!”  最后,大家的话题全部
期刊
从小我就害怕父母,尤其是父亲。在父亲面前,我做事得处处小心翼翼,总怕一不小心,就惹来他的飞脚。  一个叫做时间的东西,把一个小小的我变成了大姑娘;把一个年轻力壮,外貌帅气的父亲,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小老头。渐变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开始不害怕父母了,有时候跟着妈妈和姐姐也敢和父亲开玩笑了。  長大了,父母在我做错事时,也不像以前那样批评我,只是轻轻地说几句,生怕我一生气摔门或者不吃饭而去。近几年父母的“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