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微课设计及应用探讨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man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探讨了微课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成效。将183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微课进行学习,对照组学生则不使用微课,沿用原有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比较两种学习模式的效果。实验组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从而得出结论: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理教学中合理使用微课可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微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8-0031-03
  生理学是在整个现代医学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承前启后重要作用的医学基础课程[1]。课程内容抽象,难于记忆理解。而现代护理岗位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水平的自主学习能力来胜任临床工作及保证护理服务的安全有效,培养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的首要责任就落在学校[2]。因此生理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教师不但要能够清晰阐述基础理论,还要能够化抽象为实例,帮助学生联系后期临床实践。同时生理学这一门很“活”的课程对学生也有很高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较强逻辑推导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教师面对的却是仅仅初步掌握了人体结构方面基础知识的一年级新生,且很多高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临床经验。因此传统“老师教、学生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护理职业教育的高效高质需求,生理学急需新的教学思路来化解这一困境。
  此时应运而生的信息化教学为生理教学开辟了新天地。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来参与教学活动[3]。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出现后即被应用于信息化教学。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4]。
  本文中涉及微课内容选取了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课程中“ABO血型”一节为例,从微课设计过程到应用实践等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 微课应用设计
  授课内容:血型和输血
  授课课时:理论教学2课时 实验教学1课时
  目标设定
  知识目标:①理解ABO血型的分型和分型依据。②理解输血的原则。③了解交叉配血实验原理。
  能力目标:①能够运用生理知识解释相关实验现象。②锻炼学生临床思维能力。③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目標:①培养对于护理职业的职业自豪感和归属感。②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工作能力。
  微课应用设计
  以微视频为核心资源,同时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其他辅助教与学内容如课件、习题等进行微课设计[5]。整个设计紧扣教学目标,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环境条件和实际能力水平。教师搭建起支撑体系引导并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力图使学生学前有目标,学中有支持,学后有提升。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二、微课视频设计过程
  1.设计特色
  (1)以各个问题为线索展开,逐层推进,理实结合,多方面提升学生。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6]。能够让学生学的有兴趣有效果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整个视频以多个问题循序渐进展开,从ABO血型的发现直到与血型相关的临床实际。锻炼学生思维的同时,也使学生强化了严谨认真的护理工作意识。
  (2)学生自己导演知识,有趣味的学带来有兴趣的学。相较于常见的教师出镜,在本微课视频中学生自导自演知识。该展现形式贴近学生理解角度,也更能让观看的同龄人产生共鸣,消除对医学知识的心理隔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育者们则负责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教学[7]。
  (3)增强可视化效果,画面语言清晰简洁。微课视频的特点之一就是短小精干。在本微课中文字简洁明了,图片形象生动,电脑模拟实验操作的演示直观性强。从多方面注重增强可视化效果,力求做到即看即所得。
  (4)多种微课类型相融合,多管齐下组合牌。本微课中结合了讲授类、实验类、表演类多种微课类型,是属于组合类型的微课。每个环节在斟酌考虑如何呈现时秉着按需选择的原则,紧扣教学目标,不做无谓的拓展发挥,避免流于娱乐化使得形式大过内容。
  2.视频内容
  整个视频用时约6分钟,具体设计见表2。
  三、微课应用效果情况
  1.微课应用研究方法
  我校2015级护理高职护理专业共有学生458人,学期初随机选取其中18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原始班级分为实验组92人,对照组91人。两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进度、授课教师均相同。实验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微课进行学习。对照组学生则不使用微课,沿用原有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教学结束后就第一章绪论到第三章血液学习内容,全年级统一考核,获取数据后进行统计分析。
  2.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因学生主要靠手机来观看微课视频完成课外学习,故在实验开始前对我校2015级高职护理专业所有学生就手机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8份,收回有效问卷446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手机使用过程中有以下特点:
  ①智能手机普及率高,但主要用于娱乐。调查结果显示智能手机普及率为96.06%。学生在手机功能使用方面,玩手机远超过用手机。但学生对于运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并不陌生,85.23%的学生进入我校后都曾使用过手机帮助学习。
  ②学生对于新信息接受程度较高,且乐于与教师交流。
  3.阶段考核结果及分析
  阶段考核中关于血型知识点的考题共占到7分,其中识记要求分值占3分,理解运用程度分值占4分。表7显示实验组得分情况优于对照组。   四、结论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智能手机普及率高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有条件运用微课开展信息化教学。但学生在时间管理、学习习惯等方面尚有欠缺。
  从考核成绩看。实验组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无论是识记层次还是理解运用层次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微课的使用可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将微课应用于生理教学的一点建议。①由于学生缺乏使用微课学习的经验,教师需给予引导为学生确立方向以保证学习效果。这也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在反复的教学尝试过程中注意积累不断进步。同时教学相长,学生有时反馈提出的问题也能给教师提供灵感开拓思路。②活用微课资源,循序渐进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以往上课即是听课的认知。翻转课堂的定义可以理解为翻转(FLIP)这个词的大写缩写。F—灵活的学习环境(Flexible Environment),L—学习文化的转变(Learning Culture),I—精心策划的学习内容(Intentional Content),P—专业化的教育者(Professional Educator)[8]。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9]。由于课程特点及班级人数条件的限制,建议筹建可共享共用的数字资源库。并以该信息化教学平台为依托,将翻转课堂模式设定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 课中教师重难点、疑点解析 课后师生互动反馈评价”。为方便学生自学,其中微课视频应重在解惑,时长不超过10分钟。③师生互动平台和多维评价体系相配合,教师有效实施个性化教学,刺激学生产生持续的学習积极性。教师借助校园网或微信、QQ等通讯工具建立师生互动平台。师生之间良好的实时沟通无疑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从学生综合能力测评角度出发制定过程性多维评价体系。在该体系中要增加学生参与度,削弱教师评价地位,使学生可在客观全面的评价中回馈到更多积极回应。
  总之,本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灵活设计和使用微课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是切实可行的。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形势下,微资源应向微课堂、微课程逐步推进。而多维评价体系的建立乃至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都是值得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大年.王庭槐.生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55.
  [2]林岑,刘树麟,刘哲军.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2,27(4):62-65.
  [3]任安经,钟纪根,章卫平,病理生理学实验的信息化教学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4):280-281.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2-63.
  [5]李海英.“微课”高校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价值工程,2014(12):282-283.
  [6]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7]王欣,杨泽伟.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4(5):76-78.
  [8]Pearson.Flipped Learn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EB/OL].(2013-10-15)[2014-05-13].http://www.pearson-school.com/flipped learning.
  [9]温萌,鲁兴梅,张娅妮,刘剑波,张春燕.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5(13):76-78.(编辑:郭桂真)
其他文献
“诚善·5自德育课程”的实施,要求老师与课堂为依托,将学生的人格塑造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必须变革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一、班级文化建设  一个班集体建立的初期,班级的凝聚力是关键,如何在一个班级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而一个班级的凝聚力正是在活动中得以促进。  “班级文化建设”是我校“诚善·5自德育課程”体系的一部分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传送红头文件一直是党政各级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实现上传下达的正式渠道。每天都有大量的公文输出,用于协调各级行政机关的沟通和正常运转。但是作为重要沟通文书,红头文件同时对打印机有着更高的标准和更苛刻的要求:包括打印质量、色彩、速度、保存性等都有着更高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也要求更完美的解决方案来配合各单位使用。爱普生C110是红头文件打印的最佳选择,下面详细说明这款打印
我的家乡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地方。  春天,小草穿上了翠绿的衣服,小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最耀眼的还是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花——桃花绽开了粉红的笑脸,远远望去,就好像一只只婀娜多姿的粉红色蝴蝶;油菜花穿上了金黄色的连衣裙,好像紧紧簇拥在一起的一群群萤火虫,在阳光温柔的抚摸下闪烁着金灿灿的光芒;雪白的梨花也睡醒了,精心打扮之后,终于露出了黄色、红色、粉色、紫色等颜色的花蕊,它們的花瓣也舒展开了,白得纯洁,白得
7月9日下午,阳光灿烂。我和爸爸带上要卖的书,到了泉州市区二手书市——鲤城区肃清门广场。  来到广场后,我看见一个老爷爷在洒水,估计是想让即将开张的书市更凉爽些。等了许久,开始有工作人员到现场摆放桌椅,同学们也陆陆续续地来了。我把自己的书摆上一个书摊,码放整齐,开始卖书咯。  “大家快来看哪,最好看的动画书!”我开始吆喝。这时,有个同学出了“跳楼价”—— 一本卖一元钱。结果,他第一个就把书全卖完了
读王金涛老师的《未来阅读》,使我经历了一次阅读与学习的过程,接受了一次新阅读、大阅读的洗礼。  《未来阅读》是金涛的力作,是他阅读研究心血的凝结,是他教学研究视角的抬升,是他实践经验的深度提炼。可以说,是他目前所有著作、论文中最有分量、最有“研究”含量的,因而是最为优质的作品。我为他这本著作的出版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表示诚挚的祝贺。  金涛在大数据时代重新定义阅读,重新定义语文课程,重新定义学习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于移动终端的探究式学习成为教育教學发展的前沿趋势,本文以互动探究式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基于“天喻慧教云”互动平台,引入移动终端学习设备,凸显互动平台和翻转课堂融合的教学模式,并提出适时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移动终端;探究式学习;具身课堂;教学策略  *本文系2018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指导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立项
看到这个题目,你可能会感到很奇怪:管电梯的阿姨怎么会唠叨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假期里的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在楼道里玩游戏。我们玩得正欢,突然,电梯门开了,电梯里站着一位“门神”。说是“门神”,其实是一位管电梯的阿姨。不等我们反应过来,她就开始“放机关枪”:“哎,你们是谁?你们在这儿吵吵闹闹干什么?”“我们……”“不要在楼道里打闹,会影响别人休息的。哎、哎哎,听见了没有?……”我们经不住那“门神”
“早安!哈先生!一杯海怪特饮!”嘀嗒敲了敲吧台的台面。  吧台里面的绅士小熊憨憨地点了点头:“你好,嘀嗒小姐,今天要拿什么故事来跟我交换呢?”  “我看了一个外星球的故事,等一下讲给你听。”嘀嗒眨了眨大眼睛,露出海豚般的笑容,“不过,我要先喝到我的海怪特饮。”  “嘀嗒小姐就快满十四岁了吧?”绅士小熊厚厚的手掌在吧台上轻轻一拍,一个杯子就翻了个跟头,立在他的面前。原本和杯子一起倒扣着的金属调酒壶也
【摘 要】 在作文教学中紧扣“观察”两字,以“兴趣”为法,从生活实践入手,求真务实,保护学生的写作动力,力求学生在习作的芳草园中开出芬芳之花,结出累累硕果。本文着力探究“观察”在学生写作中的作用及运用。  【关键词】 观察;学生写作指导  在作文教学中,许多名师、大家倡导了各种方法,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基层的教学条件以及农村儿童的实际情况,我在作文教学中紧扣“观察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课内教学,也需要重视课外的有效延伸环节,这是确保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笔者以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为研究中心,先对目前课外作业设计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其课外作业设计需坚持的原则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优化课外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旨在为相关教育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有效延伸;设计策略  众所周知,课外作业是对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