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formyw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也是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经调查发现,现阶段高中物理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大部分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加之高中的物理知识更具抽象性,单一的教学方式下,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极易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对物理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据此,针对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物理;应用
   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物理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很多高中生因为思维能力的缺乏,认为物理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进而影响了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深化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能有效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思维导图的应用。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思维导图的应用,首先能够激发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缩短学生学习的时间,运用线条和关键字能够使学生的物理笔记更加清晰,便于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相应的物理知识[1]。其次,思维导图可以使重点更加明确,也能引发高中生的深入思考。因此,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应用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
   由于长期深受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因此,部分高中物理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通常都是生搬硬套教材中的内容,并未在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加之每节课的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很难反映出总体的知识结构和联系[2]。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编写教案,为教师在课堂上呈现完整的教学思路提供有力的支持。
   例如,在开展“重力与弹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立足本节课的知识点做一个思维导图,清晰地呈现本节课的全部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更为清楚和直观地了解到重力与弹力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利用思维导图备课、设计教案,能够让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清晰明了地揭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从而有效提升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2.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
   “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意识到复习的重要性。如在学习完一个单元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和带领高中生运用思维导图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3]。通过复习,教师不仅能够了解高中生对本单元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帮助高中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将看似繁多的物理知识进行清晰化和直观化的呈现,以便于高中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物理知识,从而有效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完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这个单元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高中生回忆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将相应的知识点以图形和关键词的形式进行呈现,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图,从而将单元的重要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学生通过图形能够明确地看出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可将教师的思维导图附在单元后,以便于日后复习和巩固。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能够有效提升复习的质量和效率。
   3.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记笔记
   教会学生学习,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锻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让学生加强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帮助高中生掌握运用思维导图的能力,能够促进高中生的思维发展,也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例如,在开展“曲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高中生进行绘制思维导图的训练,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记笔记,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绘制思维导图、记录课堂笔记,教师则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以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思维导图的能力。这样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笔记的速度和质量,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还能促进高中生的思维发展。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思维导图的运用,以降低物理学习的难度,并锻炼和培养高中生运用思维导图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宏伟.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6(4):68-69.
   [2]肖政强.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智富时代,2018(6):128.
   [3]王洪妍.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8):96-98.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包含着许多富有内涵的内容,不仅涉及自然界中的现象,如力、热、光等知识,更包含了电路等复杂的知识体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物理是一门值得教师研究的学科,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和提升。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也成为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初中物理教师需要转变思想,不能一味地灌输单一的知识给学生,导致学生产生依
摘 要:时政教学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形成政治认同感,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内容复杂多样,对学生复习提出了挑战。通过分析中考试题与把握命题趋势,选取时政素材与指导时评方法,组织小组讨论与加强引导训练,从“前瞻性”“时代性”“多样性”等方面归纳时政教学的规律,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时政教学;复习效率;小组合作  
摘 要:首先阐述农村小学开展校园足球的重要性,以此确立研究基点;然后简述农村小学开展校园足球的现状:专业教师匮乏、球场建设不足、学生发展滞后;最后详细论述农村小学开展校园足球的方法:选派优秀足球教師、进行基础工程建设、实施科学规范训练。   关键词:校园足球;农村小学;现状;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普及和日益完善,大众日益关注学校教育的全面性和优质性,力求实现学校教育课程的全开全优。在此过程中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高中生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与传统的说教教学相比,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有着独特之处,为高中数学教学发展提供了有效帮助。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寻找高效的教学策略,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划分;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
摘 要:当前,越来越多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始广泛地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该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后知识充分结合在一起,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高中地理知识非常丰富,加上内容相对繁杂,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和记忆等,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   关键詞:高中地理;思维导图;运用方法   思维导图是比较新颖的教学手段,主要是将图片和文字相互结合起来呈现课堂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
摘 要:音乐作为小学阶段重点艺术科目,保证小学音乐教学效果对于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缓减学生日常学习压力有重要作用。而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还应强化体态律动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力度,这就可以保证学生在体态律动过程中感受音乐的艺术格调和美感。同时还应保证体态律动与小学音乐教学之间的结合力度,确保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学会演唱这
摘 要:物理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合作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合作学习這种形式历史较短,但是其内涵发展却越来越丰富,它的意义和优势也不断地凸显出来,在其与物理实验教学的结合中,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拟从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优势、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和物理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等几个方面出发,试图探析合作学习这一学习形式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摘 要:针对不同的教育模式,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当前高中体育教学来说,这种教学理念对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拓展活动;高中体育教学;实际作用   一、拓展活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拓展活动就是在原有的活动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同学之间友情、增强自身灵敏度的运动。对于学习压力很
摘 要: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这一课程的教学中,对于这一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对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简单的探讨,随后从生活化教学视角出发,总结分析了这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最后具体探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  
摘 要:考察探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活动方式,要求学生在考察中学会探究。重点探索项目考察课的实施策略,对开展考察探究实践活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项目;考察方式;实施策略   教育部在2017年出台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纲要》提出,要广泛开展考察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考察,并在考察中学会探究。设计项目考察课,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深度认知。   一、对项目考察课的深度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