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st1988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的有效应用能够非常好地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验证和理解,让学生通过实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的使用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師要积极开展并改革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能力 培养
  物理学科是典型的实验性学科,很多物理理论和现象都需要通过实验进行证明,教师要积极培养,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一、课前小实验的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物理实验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十分必要,当人们对某件事情感兴趣后,会主动地探究知识内容,甚至主动地进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为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需要通过实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对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所以在事物探究内驱动力较强的情况,教师能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氛围的创设中,对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求知程度有了解,这样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能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积极的影响。
  教师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小实验的引入,对知识有深度的认知。譬如,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学生讲授“摩擦力”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先要完成一个小实验,既让学生来到讲台上面,将物理书的书页进行交叠,并将粉笔压到这两本书的上面,教师让学生思考,若两个男同学来到讲台上能否将这两本书分开,要求每个男同学手扯书的一边。其实台下的同学对这类实验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有的学生感觉能,有的学生感觉不能,更有的学生犹豫不决。此刻,教师可以找两个男同学到讲台上将书分开,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了解到即使这两个男同学的力气很大,也不能将书分离开。此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出现,很多男同学都跃跃欲试,最终大家都无功而返,很多人直接向老师提出疑问,也有的同学开始翻书查找原因,此刻教师再为学生引入“摩擦力”的教学内容,学生能集中全部注意力听课,更能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积极思考。
  二、演示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结合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实验多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做,学生在下面看,虽然了解了实验的全部流程,但是实验的细节不是很清楚。且在进行实验的时候由于实验受到空间和条件的限制,学生对实验的观察不是很细致,部分实验细节也了解不多,所以教师最好在实验的时候使用一些方法将实验效果放大,使学生能清晰的观察到实验的全过程。另外,并非所有的演示性实验效果都很明显,所以教师在进行演示性实验操作的时候,需要灵活调整实验的方式,并结合具体教学情况,让学生能对实验有全方位的了解。
  教师应在教学中将探究性的实验融合到演示性实验中,这样学生们才能在实践中通过实验学习的方式,以物理实验为主要的方法,参与到实验研究中,之后再进行各类问题的归纳。譬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授有关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时,教师先要对串联电路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度,然后找出电流流动的特点并提出对应的问题,让学生了解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证明方法,并结合学生的猜想开展实验性研究,鼓励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找寻物品的规律,积极的引导学生,使学生能保持较高的积极性,通过高效的学习活动开设,让学生能感受到实验开设的乐趣。
  三、利用开放式实验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开放性实验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以模块化的方式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划分,要在仪器、时间以及空间上全部做好模块化处理,采用更具开放性的方法开展实验活动。实验中要将重点集中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验当中,从而最大化地提高学生开展实验和探究知识点的主动性。要做好实验室的开放计划和管理计划,使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对实验室加以合理应用,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实验研究。教学中,教师还要做好分层教学工作,对学生展开针对性地教学引导,为学生制定更加符合自身能力的学习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努力实现知识点的有效掌握,实现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学习电流以及电流表的使用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开展实验验证。教师先让学生利用导线与电阻、小电珠或者二极管组成一个串联电路,再布置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开展物理实验:串联电路当中的电流是否在电路的各处都相同?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实验的方式进行验证。
  结束语
  教师能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能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的方式,更好的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并在重点和难点知识内容引入中,感受实验的各个环节,通过优化实验理念的方式,让实验的细节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 潘绍炜.浅析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J].轻工科技,2017, 26(3):133-134.
  [2]潘素平.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 2016(1):31-32.
  (作者单位:安徽省宁国市宁阳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目前,国内的高中英语课教学还是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学生接受效果差,无法真正融入英语课堂学习中,采用体验式教学能够激发高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英语素养和英语水平。本文,首先定义了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并分析其特征,探析了如何构建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 体验式 课堂教学  前言  英语不是中国人的母语,是国家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接轨国际而设置的
【内容摘要】物理中很多内容都需要依靠抽象思维模式进行理解与深化,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关键时期,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提高物理学习效率。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信心,也能提升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初中物理属于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课程,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初
【内容摘要】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较多的数学思想,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时,只要将这些教学思想进行牢固的掌握,就能将各种数学问题顺利解决。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为学生讲解这些相关的数学思想知识。本研究就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的渗透数学思想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思想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渗透数学思想,能有效的帮助学生
【內容摘要】应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在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中,充分的调动学生们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合作中取长补短,共同激励。 小组学习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协作。明确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本角色,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促进小组学习的更强活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合作学习小组  从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改革初中英语教学的模式。通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积极地提高学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在政治教学中让课堂走进生活的方法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政治教学 生活化 社会实践  新课程提倡让课堂走进生活,呼吁让教学内容回归生活。建立走进生活的政治课堂,作为政治教师必须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下功夫。  一、建立生活化情境课堂导入,激活学生思维  任何教学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效就要让学生有想参与的欲望。为
【内容摘要】中小学数学衔接,需要关注学生需求。本研究从学生需求出发,认为要想实现中小学数学衔接,需要注重差异,促进学生学习心理的衔接,借助多种多样活动形式,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衔接。同时,积极转变举措,实现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和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关键词】中小学 数学衔接 学生需求  任何教学衔接,都不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不可忽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具体
【内容摘要】九年级的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且很多班主任会把这部分学生划分为差等生。事实上,每一位学生都是平等的,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班主任应该积极给与引导,加强心里管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心理管理方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九年级 班主任 心理管理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叛逆心理比较强,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了心理封闭
【内容摘要】新的发展时代让人们对于学习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让人们从在课堂内进行有效的学习向着终身学习和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方向转型。为我们现在说的微课就是以视频作为载体,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碎片化、可视化来进行学习,让拥有便捷显示的终端学习者能够全方位并且立体地进行学习。微课是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利用微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
【内容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当今教育领域对初中数学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业作为巩固学生数学知识的重要渠道,良好的作业形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数学素养。但我国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理念较为滞后,依然是以传统书本形式作业为主。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农村初中数学作业现状,进而提出优化途径。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作业现状优化途径  作业是教师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作业设计可以巩固新的知识,灵活运
【内容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当前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基于初中学段学生的基本学习水平,以语文知识勾连阅读与写作,指向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运用语言文字传情达意的能力。写作专题与单元内的阅读序列相呼应,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走向综合运用。  【关键词】统编教材 写作 阅读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一直有人呼吁:为了突出“写”的课程地位,希望有专门的作文教材或者在语文教材中能有独立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