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从低年段开始培养小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y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常言道:“好文章是靠改出来的。”但小学生常常害怕写作文,更怕修改作文,因此,教师应该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从“改好四素句、写作起步”开始,通过“示范修改,学改习作;自读习作,自我修正;互改习作,共同提高;展示习作,分享成功”等教学手段与方法,以期培养小学低年段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打破他们怕改作文的尴尬局面。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自改习作;写作教学
  一、改好四素句。写作起步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一、二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此可见,小学低年段的写作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一年级学生的写话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段完整的具体的话,但需要写完整的一两句话,旨在检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初步运用情况。尤其整个小学阶段,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是学生的写作任务。因此,从一年级上学期起,教师引导学生写四素句(一个句子里包含了时间、人物、地点、事情四个要素),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一个很好的起步。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写四素句时经常会漏写其中的要素。对此,笔者要求学生在写完四素句后,用红笔划出句子中的四个要素,如:
  学生在逐一划出要素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自己漏写了哪一部分,并自觉把句子补充完整,也由于笔者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句子的四要素,学生的责任感增强了,修改起句子来更加细心。
  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在语句完整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把句子内容写具体。有一次,笔者要求学生用一个四素句来写班里的好人好事。有学生写了:“一天,小红在路上扶起小花。”这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四素句,但笔者并不满足于此,继续提示学生:“小红为什么要扶起小花?小红是怎样扶起小花的?”经过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各抒己见,如:“一天,小红在路上看见小花摔倒了,就马上跑过去,用力把她扶起来。”经过类似这样多次的补充训练,学生慢慢地学会把句子内容写具体,为二年级的写话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示范修改。学改习作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学会自改习作,才能写好文章。”
  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写作练习时,笔者对每个学生的草稿都仔细看一遍,先不提出修改意见,但心中有数。然后,笔者选出其中的好、中、差习作各一篇,同时显示在屏幕上。进行作文评讲时,笔者先评讲“差”的这篇习作。这时,笔者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专心听讲,不能动笔,仔细看笔者是怎样修改作文的。然后,让学生仿照笔者刚才修改的方法去修改其他两篇习作。对中等水平的那篇习作,笔者着重引导学生把句子内容补充具体,词语运用力求丰富。例如在写《校园的早晨》时,针对“清早的雾气很浓”这个句子,大家都认為写得太笼统,不够形象、具体。有学生认为,应该写成:“清早,白茫茫的一片大雾笼罩着大地。”也有学生说:“清早,雾气弥漫,校园像盖着一层厚厚的白纱。”再如,在描写校园花圃里的小花时,学生对“花圃里的小花很美丽”这个句子也不太满意,认为可以写成“花圃盛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花瓣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小珍珠。”学生兴趣浓厚,踊跃发言,笔者见“火候”已到,便马上引导学生去修改那篇“优”的习作。修改时,要求学生注意找出优美的句子,多读几遍,看看还可以用什么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更好的写法。就如《校园的早晨》这篇习作,有学生认为:“学校的早晨不但可以写景,也可以写人。瞧!有的同学在操场上快乐地做早操,有的同学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多么有朝气啊!”这时,笔者立即给予表扬:“这位同学说得多好啊!由景及人,更突出了校园的朝气与活力。我们要像这位同学一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那么,我们的习作就会修改得越来越好,写作水平也会越来越高!”教师的及时激励,让学生修改作文的劲头更足了。作文评讲课就应该符合这样的教学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
  三、自读习作。自我修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习作。
  1.初读。首先,教师让学生初读一次自己的习作,看其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结构是否合理。例如,题目要求围绕“我的妈妈既俭朴又勤劳”来写一段话。那么,学生就要仔细检查所写的内容是否体现了“妈妈既俭朴又勤劳”的特点。如果只是写了其中的某一方面,那就是不完整的;如果写了其他与“俭朴、勤劳”不相关联的内容,那就是离题了。
  2.品读。让学生品读习作,看习作是否表述具体。写人的多思考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事的多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景的多观察景物的颜色、形状、大小,感受四时不同的美等。
  3.细读。让学生细读习作,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读,让学生思考每个句子有没有错字、漏字,标点符号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
  4.大声读。让学生拿起自己的习作大声朗读,投入到文章的情境中,读得流利,读出感情,体会文章是否写得生动传神,是否反映真隋实感。
  四、互改习作,共同提高
  在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后,笔者还提倡学生之间互相“揭短”,互读互改,互改习作。可以是同桌互相交换互改,可以是“小组合作”同改,也可以走出座位“自由组合”研改。
  “小组合作”同改时,以四个学生为同一个学习小组。组内有优、良、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一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余三位倾听后提出修改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学生就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用“兵教兵”的方法,带动中下习作水平的学生参与其中、共同商讨,在愉悦的倾听与表达氛围中提升了修改习作的能力。
  有时,课堂上还可以更“开放些”,让学生走出座位“自由组合”,与自己喜欢的小伙伴一起研讨,充分发表各自的看法。在互改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敞开心扉提出意见,共同研究,共同进步。这种方式是学生最喜欢的,因为教师给予了他们充分的选择权。但是,这种方式要求教师有比较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过程中,要巡看学生是否胡乱瞎扯,讲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如果是作文水平有待提升的学生去找了同样作文水平的伙伴时,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指导。
  五、展示习作。分享成功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认可。所以,笔者经常把学生修改前后的习作贴在班里的“学习园地”上,让学生之间进行前后对比、鉴赏评析,笔者给认真完成的习作写上了评语和一些鼓励的话语,在修改进步明显的习作上贴上鲜艳的小红花。红花越多,证明修改得越好。此外,选一些优秀的文章投稿到学校的广播室进行全校播报。低年段的学生虽然写的习作比较短小,但是充满了童真童趣,笔者帮他们把习作投稿到一些少年儿童读物杂志社,争取发表的机会。从班级、学校、社会,为学生提供展示习作的平台,体验成功的欢乐,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修改习作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形成了“自改习作”的良性循环。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一律精批细改、一手包揽,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不明就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懒于思考,甚至抄袭,出现“作文同化”现象。教师却因此既负担过重,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从小学低年段开始,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作自改的能力,能为学生打下比较坚实的写作基础,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高三的专题复习,不是简单地对高一、高二新课的知识性重复,而是在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是把知识作为一种解决具体情境问题的一种工具.虽然高三的
沙蚕作为海陆交错带的关键性物种,常被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生物。沙蚕生态毒理学已成为生态毒理学研究中又一大有发展前途的研究方向,而有关其耐受高污染胁迫机理的研究则会促进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非点源污染因为危害的普遍性和长期性成为继点源污染之后又一重要的水环境问题,受到了各学科研究人员的广泛
学位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因此,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除了实现让学生获取语言信息、扩充英语知识、掌握语言技能、了解外国文化、增强国家意识、拓展国际视野等目标之外,关注学生的文本情感体验也不容忽视。而优质的绘本阅读材料是文质兼美的作品,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价值和情感因素。笔者就如何在小学低年段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目标进行了
近几十年来电力系统迅速发展,电力需求日益增长,电网规模日趋庞大,电网结构和电网的运行模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然而,相对于社会用电需求的激增以及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的快速发展,配电网建设的速度明显滞后,其中无功设备配置不合理、投运率不高等现象所造成的电压质量偏低,网络损耗偏高的问题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围绕配电网的建设,无功设备补偿点的选择和无功设备容量的配置这些课题愈加受到重视。寻找合适的无功补偿位置,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笔者就如何创建高效的阅读课堂进行了相关探索,并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图文结合,提高理解课文能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习积极性;以读代讲,在读中落实教学目标;课外拓展阅读,开阔学生阅读视野。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和蜡状芽胞杆菌(B.cereus,简称Bc)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好气芽胞杆菌,两者的表型和基因型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同属于蜡状芽胞杆菌群。
摘要: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数学课程目标得到落实,就必须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领会和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文章分析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几点有效策略: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技巧;三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不断渗透,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同时也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学生的阅读教学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文章从阅读教学的价值分析入手,针对当前教学之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但是语文教学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更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以课本为载体不断提升学生
细菌染色体DNA复制起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复制起始蛋白DnaA顺序结合到复制原点oriC中特定的识别位点(DnaA Box和AT-rich region),继而形成开放性的复制起始复合物(